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国立中学 > 国立十五中 > 内容正文

弦歌再起在红炉场——回忆在国立十五中的学习生活(一)
来源: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网 作者:陆志轩   2017-05-14 08:37:46

弦歌再起在红炉场

(一)

——回忆在国立十五中的学习生活

陆志轩

  1941年夏天,我们直属第八保育院的二十几个五六年级的儿童,经过复习考试;再复习再考试;终于有十八名儿童取得了升中学的资格。于是我们离开万县,向保育总会通知我们去就读的国立十五中进发。

  一、我们的目的地——红炉场

  国立十五中设在永川县红炉场,所以我们一离开万县就想着红炉场。我们一行十八人由直属第八保育院的一位老师带领着来到重庆,在重庆陕西街万寿宫临时保育院住了几天,便乘汽车经过永川县城到了双石桥。下车后步行去红炉场。从双石桥到红炉场红三十华里。这一带,在地理上是属于四川盆地东部的浅丘地区,山不高,但却绵延不断。山上树木苍翠;山脚下是坡土,土里的红茹藤长得十分茂密;山沟里多是水田,水稻收割后还没有翻耕,显得十分空爽。我们行进在这乡间石板铺成的小道上,心情颇为畅快,于是唱起了保育院的院歌。

  我们不依赖爸爸,

  我们不依赖妈妈。

  我们自己求新学问,

  我们自己创新的家……(这是院歌第二段开头的几句)这个新的家就是红炉场国立十五中。到红炉场时已近傍晚,我们找到自己的住处,吃饭洗漱后就休息了。这是9月下旬的事。

  第二天,学校叫我们休息两天,准备参加甄别考试,这个安排给了我们一个熟悉环境的机会,于是我们相约去逛街。

  原来红炉场座落在一个山沟里,前后的山不高,但杂树丛生,郁郁葱葱,整个小镇就掩映在林木之中,给人以幽静的感觉。小镇的街道呈工字形,三条街加起来大约有三百公尺,街道也只有两米多宽。全镇有一百几十户人家,卖一些油盐纸烛、针头线脑、布匹鞋袜,小面米饭、白酒小菜之类,是典型的山村小镇的风格。这里叫红炉场,顾名思义,铁匠铺最多,铺子里打制一些钉耙锄头,砍刀留镰刀,铁钉抓钉等。打制最多的是亮油壶的铁架子。这种铁架子有一尺多长,一头安装可以转动的陶瓷亮油壳,一头有钩又有尖,可以挂在墙上或桌边,也可以插在地上。这在当时算是一种比较方便的照明用具了。

  红炉场是乾隆年间由几家铁匠铺逐渐发展成现在这个规模的。现在虽然是一百多户人家的小场镇,却有不算小的文庙和武庙。武庙是我们男生的宿舍,比较陈旧,所说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道光时扩建成现在这个样子。三十年代初期又进行修葺。虽然修建年代较久,但半斗拱飞檐,雕栏画梁依然存在,只是全无神的塑象。我们这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难童,当时剃光头的很多,自然不象武臣良将,倒有几分象瘦小罗汉。这些瘦小罗汉便成了这武神堂的主人。

  武庙是旧的,文庙可是全新的。武庙在场镇的西边,文庙在声镇的东边。文庙前面是一堵高墙,上有“宫墙万仞”四个大字,墙内是一个不太大的水池,名叫“泮池”,也就是平常说的夫子池。泮池上去是前殿,前殿两头有阁楼。前殿后面是天井。天井两侧是一楼一底的东西配殿。天井后面是正殿。说是文庙,其实也没有孔夫子及其弟子的神位。所有这些殿堂都作了学校的办公用房和教室。这文庙是当地人彭汝尊于1935年修建的。彭汝尊20年代在这里创立了一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同善社”,四处发展道徒,影响日渐扩大,人称彭统道。据当地居民说:在设打“国仗”的时候,时常有人到红炉场来参拜统道。彭汝尊不仅新修了文庙,整修了武庙,还在西场口修了佛泉寺。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是不能修文武庙的,彭汝尊居心何在,当时我们不了解。老百姓告诉我们说:彭统道就是因为修了文武庙(也许不只这一点),有人说他有野心,想当皇帝,便把他告了,家也被抄了,彭统道也不知去向了。不过他建造的这些房子却为在这里办学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佛泉寺是当时红炉场小学的所在地。原小学的地址则是直五中的女生部,女生的食住和上课全部都在这里。

  以上是我们初到红炉场时的所见所闻。住了一段,对周围的情况了解就更多了。比如红炉场是农历二五八逢场。逢场天人特别多,象要把三条小街挤爆似的,但为时不长,两三个小时高峰就过去了,小镇很快恢复了平静。

  给我们一点神秘感的是场背面山顶上的三吉寨。我们几次想进去看看,都被守寨门的老人挡住了。直到半年之后,与老人混熟了,才让我们进去看了看。其实塞子里不过二三十幢房屋,与普通的住家户没有什么区别。但守寨老人说:“你们不要小看这里,这是为防备土匪修的寨子,场镇上及附近绅粮家的金银财宝全集中在里面呢。”原来是这样,难怪守得那么严了。后来这个守寨老人死时,就草草地抬到山坡上埋了。我们好些同学感到不平,胡方太同学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守寨老人的死》,发表在一个文艺刊物上。

  由于当时不通公路,这里没有任何车辆;又因为没有电灯,一到傍晚店铺全都关门,整个场镇便进入沉寂状态。在战乱年代,要想认真读书,这个乡场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地方,这大概就是国立十五中选在这里建校的原因之一吧。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