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国立十五中的一个学生。在国共合作的抗战时期,由于宋庆龄、宋美龄支持当时妇女组织,从民国二十七年(1938)开始,在后方各省陆续建立保育院。国立十五中也是他们创办的学校。当时在邓颖超、史良、曹孟君诸位的积极推动下,使流落异乡缺吃、缺穿、缺住的孤儿有了归宿,在各地妇代会的领导下,先后收容了战区流落儿童三万余人。国立十五中是在民国三十年(1941)建立的唯一专收保育生的一所完全中学。来自全国各地的保育生要经过甄别考试,成绩优良者编入普通中学班,成绩一般的编入职业班,未达入学标准的退回原保育院。国立十五中最先设在永川红炉场,由于地方偏僻,继后,在邓、史等人的督促之下,由当时的教育部门拨款,于荣昌县城南面的白象山,修建一些平房教室和寝室,还修建了一座礼堂兼学生食堂。民国三十二年(1943)春天就把永川红炉场的一部分学生迁到四川荣昌卧佛寺来了。卧佛寺的大部分建筑物成了学校用房,只有底层一间正殿供有睡佛一尊,神台前刻有“睡老乾坤”四个金字。紧挨着卧佛旁边的一间小厢房住了个老和尚,他坚持早敲钟晚击鼓,伴随我们同学早起床夜读书。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夏天,国立十五中在荣昌县有了第一届初中毕业生。这批人本应升入高中读书,但由于保育总会的经费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更加短缺,所以难以支付保育学生读高中的费用。该事反映到宋庆龄、宋美龄那里去了。她们十分关心此事,与当时教育部商定,改国立十五中为国立荣昌师范。因为师范学校照惯例是要供应学生伙食费的。这样保育总会便可减少该校的1250个学生伙食费的开支。当时分师范与初中两部分,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一所有高中和初中的保育总会办的学校。
在抗日战争的民国三十三年(1944),宋庆龄三姐妹路过荣昌时,宋庆龄找了国立十五中校长吴加愚了解过保育生读书和生活情况。因此,在宋庆龄、邓颖超等老前辈的关心支持下,国立十五中培养了一大批建设人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