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素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互动与多重认同”阶段性成果。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成为中华大地参与抗战时间最早、历时最久、苦难最深的地方。从白山黑水到滇桂大地,从内陆中原到宝岛台湾,从沦陷区到大后方,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赴国难、共御外侮,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少数民族的抗战活动构成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强。
关于抗日战争的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每次随着抗日战争胜利逢十纪念年的到来,两岸学者都会推出大批成果,并在一些重要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国外,欧美的中国抗日战争研究出现了崭新局面,日本的抗日战争研究也在持续开展。这些研究的推进,不断加深和提高了人们对于抗日战争意义的认识,彰显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是抗日战争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数十年来整理、翻译、出版和发表了较多数量的资料和论著,使抗日战争研究的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然而,与其他研究热点相比,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的研究显得极为薄弱,在观点、方法、领域、材料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
01“70周年”纪念及其学术进展
2015年,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迎接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年的到来,中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2014 年,政府通过立法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许多重要场合,如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 周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 周年庆典、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大会等等,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抗战历史的讲话。2015 年9 月3 日,中国政府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大规模阅兵活动,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的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由于抗日战争史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关于抗日战争的研究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每次的逢十纪念,都会有数量庞大的资料和论著出版;同时,亦会对下一个的逢十纪念产生推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禁区还没有完全打破,在许多问题的研究上还局限于传统的视角和观点。1990年代以后,随着史学观念的巨大转型和中外学术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抗日战争研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史料的运用更加开放,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在领域和深度上继续扩展,在研究对象上更加全面和丰富,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不断推陈出,从大型丛书到研究专著都有不少力作出版。
在这些研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思考抗日战争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中国近代百年抵御外侮的斗争中,抗日战争是各民族人民参与最广泛的一场爱国主义战争,也是中国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战胜国最光荣的历史。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而辉煌的胜利。对此,中国国家领导人也不断予以强调。相应地,学界推出了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为书名的论著。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步平、荣维木主编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为最新代表作。该书系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它力求真实地反映晚清以来中华各族人民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艰难历程。对许多在以往与抗战相关的史书中或被忽略,或没有解说清楚的问题,如日本侵略中国的诸多因素、中国遭受侵略的诸多原因、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战争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变化、抗战中的中国情报工作、战时复杂的国际关系、战后问题的处理等等,在这部书中都进行了重新探讨并予以客观评价。
这一时期,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的改变的研究,也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抗战史著名学者步平认为,抗日战争开始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无足轻重,没有与强国平等对话的资格。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仍被国际社会视为一个弱国。到了抗日战争后期,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这种变化,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经过长期浴血奋战获得的。1942 年1 月,美、英、苏、中、法等26 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1943 年11 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会议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作为四强之一的国际地位;1945 年6 月,中国作为展开反法西斯战争最早的国家,被列为《联合国宪章》的第一签字国;1943 年中美、中英新约的签订,从法理上获得了与西方国家平等的地位。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是中国人民近百年不懈奋斗的结果,更是中国坚持抗战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因此,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重获大国地位。2005年,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 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指出:“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政府领导人的讲话,不仅重新确立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地位,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抗战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国际学界的重视。这种情况直到近年来才出现了明显变化。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加强,以及欧美学者中国研究中“西方中心观”和“美国中心观”的改变,包括欧美学者在内的相关研究成果,都将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入二战史的框架下进行考察,由此重新发现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例如,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拉纳·米特(Rana Mitter)在《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一书中,强调了中国在二战东亚战场上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地位及对整个二战战局的重要作用,认为“数十年来我们对这场全球冲突的了解,没有赋予中国适当的地位。如果中国被提到,它也只是小角色,在美国、苏联和英国扮演相当重大角色下,它只是个跑龙套的。事实上,中国是1937 年第一个面对‘轴心国’猛烈攻击的国家,比英国和法国早了两年,比美国早了四年”,“这个贫穷、低度开发的国家牵制住一个全世界最高度军事化、科技先进的社会的八十万雄师劲旅。此后四年,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法国著名国际关系史专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等主编的《1937—1947:战争—世界》,也从全球视野下重审二战,明确将中国战场认定为二战的起点,颠覆了欧洲人对二战始于1939 年的普遍认知。书名中选择了1937 年这个年份,是因为1937 年爆发的中国全面抗战具有标志性意义。美国世界史学会前主席、夏威夷太平洋大学历史系教授马克·吉尔伯特表示,抗战胜利的一个突出意义是,中国重获自鸦片战争之后逐渐丢失的国际地位,开始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列昂尼德·鲍罗德金认为,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牵制住了日军“北进”西伯利亚,1941 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苏联才大胆将部署在远东地区的兵力调往西部前线,“这为苏军成功抵御德军进犯莫斯科提供了决定性支持”。
而在日本,尽管至今军国主义的阴魂仍未消散,少数右翼分子仍在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一些学者还是坚持正义,推出了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论著,对那些为侵略翻案的言论进行了批判,认为:“日本并不是被侵略的一方,而是日本去攻击中国、东南亚及珍珠湾,造成了三百多万国民的牺牲、数倍以上的其他各国国民的牺牲,这些战争是极大的错误,很遗憾地说,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而且,日本对台湾和朝鲜进行了殖民统治,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包括安倍首相在内的历代首相,在国会答辩等时都提到过侵略的定义尚不明确的问题。但是,从学术的角度看,这未必是正确的解释。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言论让人质疑,日本是否是在试图否认日本从1931 年开始进行的战争是违反国际法的侵略战争,而这一点已经是国际社会的共识。这样的言论,将给日本带来极大的不利。”从而敦促安倍政府“应干脆果断地承认这一时期犯下的错误。这种干脆果断的态度,才能让日本在国际社会中得到道义上的正面评价,也是我们日本国民值得自豪的态度。”
总之,数十年来中国学界关于抗日战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近十年来,出版了以《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为代表的新成果。但是,也还有不少领域的研究比较薄弱。“比如,在研究对象的区域上,研究战区多、解放区多,研究国民政府控制区域较少;从研究对象的国际视野上,研究中国内部的多,而研究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少,尤其研究中国政府与外部世界(包括与盟国、交战国)关系的少;从研究对象的党派上,研究共产党的多,研究国民党和中间党派的少。总起来说,研究前方和敌后的多,研究大后方的少,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尤其是抗日战争史研究中一个相当薄弱的领域。”
02抗战中的少数民族及其研究概况
日本是中国近邻,中日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的历史。然而到了近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日本帝国主义却把中国看作其对外扩张的主要目标,开始了长达70 年的侵华活动。1874 年,日本派兵侵犯台湾,第一次发动武力侵华。1894 年,日本挑起了大规模侵华的甲午战争,割占了中国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1931 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地区。1937 年,日军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除西北的陕、甘、宁、青、新和西南的川、康、藏以外,大部分省区都遭到了日本侵略军的践踏。
日本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国家和人民遭受的损失比近代以来任何一次外敌入侵所造成的损失都要惨重。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成为受害最深的地区之一,也是反抗最早和反抗形式多样的地区。2015 年8 月25 日,国家民委党组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的文章,全面总结了中国各民族并肩御侮、光耀千秋的抗日功绩及其历史意义。文章认为,民族地区是中华大地参与抗战时间最早、历时最久、苦难最深的地方。在日寇肆虐国土、家国危在旦夕之际,中华儿女共同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从莽莽太行到云贵高原,从东海之滨到新疆戈壁,广袤国土上各族人民奋起行动,“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抗日救亡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正是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共赴国难的精神,这种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使饱受欺侮的中华民族经过八年全面抗战,彻底打败了穷凶极恶的侵略者,赢得了百年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不仅如此,这种精神更让我们从松散的民族联合体,转变为一个统一的、稳固的、团结的中华民族,自此以崭新的生命、以蓬勃的力量,踏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这篇文章,可以说反映了当前学界对少数民族抗战史的深刻认识。
少数民族抗战史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组成部分,在抗战史研究的通论性和地区性的著作中,一般都包含有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抗战的内容。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抗战史研究中,例如云南抗日战争史、广西抗日战争史、东北抗日联军史、海南抗日战争史稿等等,少数民族抗战的内容不可或缺。但是,目前笔者所见的专论性的著作,只有杨策的《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和王希亮的《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团结出版社2015 年版)。20 世纪90 年代以前,革命史研究是中国史的主旋律,中国革命的主线是反帝反封建,所以少数民族革命史中也包含有抗战史的内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方素梅、蔡志纯等人的《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1840~1949)》(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年版)。此外,一些通论性的民族史著作如《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和《中国近现代民族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也包括了少数民族抗战史。此外,还有一些族别性或专题性的抗战史(如事件、人物等)著作。
总之,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如果将少数民族抗战放入中国抗日战争研究这个大领域来考察,那么就会发现,无论是从论著的数量还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来说,少数民族抗战史都还处于一个比较薄弱的状态。例如在史观上,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学界就已经对抗战史被束缚在中共党史和革命史的框架中进行了反思,但少数民族抗战史至今也没有摆脱中共党史和革命史的框架。迄今选择抗日战争时期与少数民族有关的主题为博士或硕士论文的数量极少,且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中共的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或者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凝聚等内容上。这与这些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的专业局限在中共党史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在史料运用上,关于少数民族抗战的研究很少使用到外文资料,档案的挖掘和整理也远远不够。
特别提出的是,抗日战争研究的主要机构对少数民族的关注也是不够的。如果将1985 年(抗战胜利40 周年)以来的抗日战争研究综述或评议仔细研读,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关注的焦点及热点中,很少甚至没有提到少数民族。《抗日战争研究》杂志也极少发表少数民族抗战的论文。有学者认为,在国内的抗日战争史领域,研究前方和敌后的多,研究大后方的少,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尤其是抗日战争史研究中一个相当薄弱的领域。而战时的大后方,即主要指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和西北地区。进入21 世纪以后,与中华民族复兴口号的提出有关,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成为热点,研究中华民族,少数民族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少数民族与抗战研究势在必行。
03深化少数民族与抗战研究的思考
抗战胜利70多年来,学界关于抗日战争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中共中央非常重视抗日战争的研究,将之提升到现代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考虑。特别是70 周年纪念之际,国家领导人发表的一系列讲话和国家组办的一系列活动,充分突显了抗日战争研究的意义。
2015年7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我们的抗战研究还远远不够,要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主持召开加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专题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加强抗日战争研究的重大意义和任务要求,增强责任担当、提升行动自觉,加强总体规划、加强统筹协调,把抗战研究作为一项国家工程切实抓好。按照中央的指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将重新编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列入“十三五”国家规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依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担编写任务。
从数量和种类上来说,我国关于抗战的学术著作、论文,以及各类资料和宣传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不可谓不丰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中国近代百年史,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历史,其中全国人民了解最多的,可以说就是抗日战争历史。那么,如何深化抗日战争研究?习近平在2015 年7 月30 日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上强调,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
我们认为,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之融合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的框架中。换句话说,在主流学界的重大成果中,必须重视反映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步平指出:“在日本军队大举入侵、中国面临亡国危险的紧急关头,过去曾经是一盘散沙的中国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角度研究与撰写抗日战争史,是近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色。”以中华民族为整体来看待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这是极为正确的。但是,步平在这里所谈的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角度来研究抗战史,实际上指的是要超出党派之争来评价这场战争。
任何研究都以细部或基础研究为支撑,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组成的,深入考察各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客观反映反抗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共同建设现代国家的这一历史事实。比如说,抗日战争对于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原因除了各民族共同面临家破国亡的命运,以及国共合作及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使全国拧成一股力量以外,国民政府边疆政策的调整、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形成、少数民族精英的宣传与努力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其次,20 世纪30 年代爆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近代国家观念催化成熟的重要转机。少数民族的参与对于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以及国家认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仅以抗战时期回族人士在报刊发表的抗战言论和开展的国民外交来看,处处体现出爱国、救国的思想。因此,除了加强中华民族整体研究,在抗战全史中给予少数民族抗战史应有的地位之外,还要加强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抗战史个案分析。
其次,要从历史悲情走出,进一步认识战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对后世的意义。譬如说,我们应该怎样纪念抗战?随着时间流逝和时代发展,对于抗日战争的认识应该也有变化。全国政协委员郝时远在2013 年就提出要建立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他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抗日战争往往实行“勿忘国耻”的悲情式爱国主义教育,就容易产生一种倾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切齿痛恨,甚至延伸到当代的“抗日激情”之中。如中日足球赛中球迷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以及抵制日货甚至伤害使用日货的国人等行为,都充满了对“小日本”的痛恨之情。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应该怎样纪念这一历史事件?除了“勿忘国耻”的悲情外,我们必须立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立场,以“振我国威”的豪情来赞颂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历史业绩和精神力量。他认为,建立雄伟、庄严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就是凝聚、升华这一民族精神的最有效的方式。
再次,要突破革命史框架的束缚,将研究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等等。每一场战争不仅仅是国内外各方政治力量的武力较量,同时也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地位、民众生活乃至历史走向产生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笔者认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少数民族社会、沦陷区的少数民族及其社会变化、受日本侵略者影响的少数民族,以及抗战胜利之后的复兴和建设等,都是值得深入扩展的领域。
又次,在研究方法上也要寻求突破。比如量化史学的应用已经取得一些成果,包括伤亡将士、捐献、灾害损失的统计,但是做的还不够。特别大后方研究中量化史学运用不多,其实通过统计可以更加客观地彰显中国共产党和少数民族的贡献。另外,还要注意避免主观或片面的分析方法。比如近年来的抗战研究或抗战纪念都与中华民族这个主题紧密相连,2005 年抗战胜利60 周年之际,大多从中华民族凝聚力来强调;2015 年,大多从中华民族精神、伟大复兴来谈。但是,无论是媒体还是学界,目前大多根据中央领导人的谈话来进行阐释,没有深入探讨何谓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什么是走向复兴?如何才能复兴?此外,在谈到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时,也要认识到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出现高度统一的情况。国民政府的政策也有过激和过度的成分,比如强征和抓丁,导致一些老百姓逃亡等等。
最后,就是文献、档案、文物的搜集、整理、保护和研究,而这些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曾经作为大后方及抗战前线的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抗战时期的文献、档案及文物的搜集、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有待更加深入的开展,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学界的重视、组织和投入。
文章来源于《满族研究》2018年第3期。文章和图片版权归作者和原单位所有。篇幅原因,注释从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