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罄 (1893 ~1933年),男,字润吾,回族,河北保定市人。自幼志向不凡,常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励。中学毕业后.即考入山东武术练习所,练得一身精湛的武艺。l917年,安德馨参军,开始军旅生涯。安德馨为人忠诚,作战勇敢,迅速得到升迁,历任司务长、排长、连长等职。l920年参战军被改编,安德馨进入奉系张作霖军中任职。l925年秋,安德馨被保送到东北讲武堂第6期步兵科深造。1927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担任奉军第23师少校营长及本师副官长。l928年,东北"易帜"后,第23师缩编为东北军独立步兵第9旅,安德馨任第626团第1营中校营长。l932年,第9旅在榆关(即山海关)一带驻防。l933年1月1日,日军进攻榆关,安德馨率全营500名官兵扼守榆关南城,抱定"誓与榆关共存亡"的决心,沉着应战,与日军殊死搏斗,多次打退敌人的冲锋。
1933年1月1日夜10时,日军在榆关南门外寻衅,企图偷袭,被安营击退。随后他即命官兵加固工事,做好迎敌准备。2日上午9时,攻了一天多仍未攻进城的日军,没想到会遇到这样顽强的抵抗,日军秦榆守备队的指挥官发疯了,命令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南门城角,随之儿玉中尉率领日兵利用地形作掩护,接近南门,开始架梯爬城。安德馨一声令下,官兵们掷出石块、砖头、手榴弹,猛击来犯之敌。儿玉中尉毙命。而后日军又集结大批兵力,以重炮、飞机、坦克为掩护,向榆关发动了全面进攻,并重点轰击南门。安德馨率领部下沉着应战,击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1月3日上午10时,日军又向榆关发起猛攻,关东军第8师团铃木旅团担任主攻,攻击的重点仍为南门。日军8架飞机轮番扫射轰炸,停泊在榆关以南海面上的日军舰也猛轰山海关。南门一带民房全被轰塌,安营阵地被炸毁大半。日军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攻至南门城下,架梯爬城,安德馨站在城墙上,镇定地指挥士兵,猛烈射击爬墙的日军,使敌人无法爬上城墙。在敌人多次进攻下,官兵伤亡惨重,安德馨手部、肘部、腿部受伤,血流不止。但他仍沉着指挥作战,打退了日军的进攻。突然日军用重炮将城墙轰开一巨大豁口,敌坦克、步兵乘机攻入。安德馨身负6处重伤,却奋不顾身,身先士卒,手挥大刀,带领士兵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战至城内清真寺附近,连砍数10敌人,不幸头部、腹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40岁。遗体运至保定安葬时,举行了隆重的吊唁仪式。
榆关之战,在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和兵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激战两昼夜,日军死伤六百多人,其中在安部防区仅南门一地,日军死伤就有三百余人。独立第九旅伤亡甚大,安德馨所部一营生还者仅二十人左右。安德馨及其所部的抗日义举,充分显示了不畏强暴,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极大的激励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日斗志。
安德馨的壮烈牺牲,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安德馨殉难时,因战事吃紧,草草掩埋在榆关水西门旁。战火停息后,当地回族民众冒着生命的危险,将其遗体运往秦皇岛清真寺。1月18日,当其遗骸由专人护送到北平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表王以哲将军及各界代表、回族民众共千余人,到车站迎接。次日,在停放其遗体的教子胡同清真寺内,北平各界举行了公祭大会。北平军政机关首脑、民众团体代表和广大市民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与哀思,纷纷踏雪而来,致祭人数达万余人。
此外,南京、天津、开封、镇江等地各界民众,也都为安德馨及死难士兵举行了追悼大会。天津《大公报》、《国闻周报》,上海《申报》、《生活周刊》,南京《中央日报》、《中央时势周报》等报刊都用大量篇幅热情赞扬了安德馨及所部一营与“天下第一关”共存亡的爱国壮举。《世界日报》发表社论说:“人莫不有死,军人以身许国,尤不当惜一死。军人必如安君,始无愧为国干城”。
安德馨及其所部的榆关抗战,是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第一次以武力抗击日本侵略者,表现了中国军人守土御侮的爱国精神,是自“东北事变以来第一次最光荣之争斗牺牲”,在抗日战争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安德馨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染了中国人民,全国各地也都为山海关死难烈士举行了公祭,同时安德馨也是东北事变以来第一次最光荣之争斗牺牲的回族抗日将领。2月12日,上海回族群众在举行悼念山海关阵亡将士和安营长的会上,决议捐购“安德馨号”飞机两架,用于抗击日寇。作为榆关之战指挥者和殉国者的安德馨,是回族人民的优秀子孙,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