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军队三次较大的受降:1945年12月26日,驻江苏高邮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步兵第626大队自大队长岩崎学大佐以下891人向新四军华中军区粟裕部投降。5天后(1945年12月31日),驻山东禹城的日军第47师团步兵第13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也率领所部613人向八路军投降。最大的一笔收获发生在东北。1945年10月,日军第101教育飞行团第4练成飞行大队大队长林弥一郎率所部17名飞行员,24名机械师,27名机械员,180多名地勤人员在辽宁本溪向八路军(八路军第16军分区21旅政委刘光涛)投降,为日后中共建立空军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洪部”受降
粟裕指示:受降仪式由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主持(建国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
仪式开始,一名日军军官出列,向日军司令官岩崎学大佐行军礼后,说了几句报告词之类的话,双手把一叠日军花名册、军械、军需登记册呈交给岩崎学,后退一边。岩崎学向韩念龙行一军礼,而其他军官行的是注目礼。然后便将这些花名册、登记册又双手毕恭毕敬地呈交给韩念龙后也退站在一边。韩念龙接过后稍稍翻阅了一下,忙和身边的姚政委商量了片刻,即命令岩崎学指定专人陪同我军人员去广场和仓库清点交接武器和物资,另派多人随同我军一营政治教导员徐持平同志一起到集中点上去受降,并宣布了三条纪律:一是投降的日军官兵仍各回原住处待命,为了安全活动范围仅限于院内,不得外出;二是战死的日军官兵可按日本国习俗火化,骨灰收好以备带回本土;三是受伤的日军官兵,将由我方医务人员协同日军医务人员予以救冶。
这三条宣布完毕,简短的受降仪式即告结束(六十六团一营去受降的地方,300多个日军已排成三行站在那里等待)。而一向不愿张扬、厌恶招摇一直没有暴露身份的粟裕司令员及随从就挤在我新四军士兵中,从头到尾地观看了受降全过程,直至一声不响地微笑着悄然离开。
高邮城内的890多名日军全部向新四军缴械。“鬼子投降了”“鬼子投降了!”的声音到处都是。老百姓们纷纷在家门口挂出红灯笼、燃放鞭炮、拿烟拿糖、倒茶递水出来欢迎新四军,街上到处都是欢蹦乱跳的老百姓。新四军部队大部撤到城外,并严格执行城市纪律,配合地方政府有条不紊地做着接收工作。整个高邮城里丝毫没有一点儿战后的混乱现象,只有胜利的喜悦。时任新华社华中二支社、人民报社记者甄为民同志奉命调任随军记者,参与了那天的高邮受降报道。
12月29日,粟裕接见缴械投降的日本军官。当由陈超寰用日语向日本军官介绍粟裕司令员时,日军人员才得知受降时粟裕也在场,并且穿的还是普通士兵的军服。日本军官惊讶异常,连连表示:“不胜感激之至!”连连念叨:“不胜荣幸之至!”
日军司令官岩崎学大佐竟双手捧起一把紫光闪闪的指挥刀,高高举过头顶向粟裕深深地鞠躬,心悦诚服地说道:“谨以这柄远祖相传的紫云刀敬献给久已仰慕大名的中国将军!”
高邮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挺进师北上抗日战略任务的最后完成。当时,日军曾要求粟裕将军主持受降仪式,但粟裕将军对这伙侵略者嗤之以鼻,由韩念龙上校代表我军受降。粟裕将军本人却在士兵和群众中间观看了整个受降仪式。此事连韩念龙也未发现。直到三天后,粟裕司令员在高邮城接待日本军官时,人们才知道此事。日本军官仍非常惊讶,深表“不胜感激之至”,连连念叨“不胜荣幸之至”。日军岩崎大佐十分庄重地肃立在粟裕司令员面前,把一件紫光闪闪的冷兵器,双手高高地举过头,又双肩近膝地深躬,口中念念有词地说道:谨将这柄远祖相传的紫云刀,敬献给久已仰慕大名的中国将军。这次受降仪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四军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受降仪式,也是日寇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投降的最后一次受降仪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