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抗日 药房变成地下联络站
杜伯华,原名杜维汉,字华昌,1904年生。原籍河北省,幼年的时候,他随父亲逃荒到吉林榆树县,在福安乡夏宝村落脚。杜伯华的父亲是位乡间医生,因常给小孩子种牛痘,人们称他“杜花先生”。他同情劳苦百姓,常常免费为他们治病,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受父亲的影响,杜伯华从小就很懂事。
邻近百姓的穷苦生活,特别是有病无钱医治的痛苦情景,给杜伯华触动很大,他决心随父学医,帮助他们解除病痛。学有所成,他便开始在乡里行医。他治病不分贫富,谁请都去。对那些拿不起治病钱的穷苦人,有时不取分文,有时还为病人支付药费,很受百姓赞扬。1931年,杜伯华在吉林省榆树县城开办了“华昌药房”。他还学习西医,医术出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恣意横行,人民饱受蹂躏,激起了他的愤慨。他的表弟是一名共产党,在表弟的影响下,杜伯华决心抗日。
图片来源:共产党员网
杜伯华开设的“华昌药房”成了榆树县首个党的地下联络站,杜伯华为联络站的负责人,负责搜集敌伪组织的情报、掩护抗日工作人员、以物资接济抗日武装。
当时抗日武装缺乏医药,特别是红伤药,杜伯华想尽千方百计筹集运送药品。抗日队伍缺胶鞋、枪支弹药,杜伯华也一次次地搞到送去。
1935年春,杜伯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指挥作战 革命工作样样出色
1937年初
杜伯华和战友驻守在北平西城粉子胡同25号煤铺,秘密开展地下工作,8月中旬开始参加游击战争。杜伯华随部队冲进北平德胜门外的河北省第二模范监狱,营救出政治犯、刑事犯七八百人。
1938年3月下旬
敌人分路进攻晋察冀根据地,阜平遭敌机轰炸,损失严重。五支队奉命前往增援。4月2日,五支队抵达涞源南时得到情报:有一股敌人押送20余辆马车的军需物资,从紫金关运往涞源城,4月3日上午9时许路过浮图峪。支队立即决定:在二道河子村西的山沟里打伏击。战斗部署是一总队埋伏在后山岗,放敌人进山沟后堵死退路;三总队埋伏在西面,从前面向后打;杜伯华、王建忠带二总队隐蔽在南山,担任正面围歼任务。第二天,当敌人钻进五支队布下的“口袋”后,顿时满山谷里枪声大作,杜伯华指挥二总队战士从南山冲入山谷。受到意外攻击的敌人,还未来得及还枪,已人仰马翻,溃不成军。战斗打到中午,有一架敌机到二总队阵地低空扫射。杜伯华命令两挺机枪对空射击,竟将敌机打中,坠落在北面的山谷里。这次战斗,共消灭日军近百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予敌重创。
1938年4月下旬
五支队开回平西。这时,军区指示抽调一批主要干部,整顿、充实地方政权和加强地方武装。同时,决定新建房(山)良(乡)联合县,县政府设在五区长操村,杜伯华任县长。他到任后,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加紧县、区、村的政权建设,唤起民众共同抗日。在党的统一战线和联合抗日政策的感召下,经过杜伯华的工作,先后有60多名知识分子到县政府工作,壮大了抗日干部队伍。各村政府和各级抗日救国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也相继建立起来。对四区、五区的保卫团,从思想、组织、纪律等方面进行改造,改编为平西游击四支队即房良县大队,三个大队的400余人布防在房良抗日前线。为壮大队伍,杜伯华还积极动员和组织青年参军参战。一时,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兄送弟共同上战场的动人情景。
杜伯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房山五区自卫团团总谢景波,是当地颇有影响的人物。杜伯华亲自做他的工作,把他争取过来,安排到县政府任财政科长。北安村的罗化之,当村长,开煤窑,有权势。杜伯华耐心给他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帮助他弃家从戎,投身革命,后在同日军作战时壮烈牺牲。当地的一个土匪“司令”胡振海,有抗日的愿望。杜伯华就抓住这一点,积极开展工作,与其订立互不侵犯、共同抗日的协议,促进了房良县统战工作的巩固与发展。
筹粮款支持抗战,是县政府的一项主要任务。杜伯华善于做群众工作,他布置的任务群众都积极完成,不仅要粮有粮,要钱有钱,还搞到油印机、电池、手表等紧缺物资。
正当县政府的工作逐步开展起来的时候,五支队司令员赵同叛变逃跑。为充实主力部队,驻房良县的五支队三营和房良县大队先后调走。房良空虚,形势随之急剧变化:九区的民团头子杨天沛、杨万方制造了“王家台惨案”,抗日游击队一个连的战士惨遭杀害;四区的殷耀东投靠日军,引敌向房良县进犯;9月,日伪军分九路向平西根据地大举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杜伯华奉命带领县区干部和警卫人员迅速西撤,经峨峪、马水口、涞源、灵寿,到达一分区的地界。不久,我军相继击溃了敌伪军对平西的进犯,又平息了房山九区杨天沛、杨万方的叛乱。杜伯华遂率干部、战士返回房良。
八路军战士在冀中的麦田里进行伏击战 新华社图片,图片来源:共产党员网
不忘初心 坚持医疗救人
杜伯华不仅精通军事、政治,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医生。在他从军、从政时期,曾凭超人的医术为不少军人、干部和群众看病。
有一次,一名战士在战斗中受伤,小腿骨折。医生要给这名战士截肢,杜伯华说:“截肢就不能打仗了,我看看。”他为战士问诊后,亲自上山采药、配药,制成膏药贴给战士敷上,战士的骨折在一段时期的治疗后果然好了。五支队三营教导员史进前得了瘟疫加伤寒,病得不省人事,杜伯华见后很痛心,亲自采药制药并精心照顾,史进前病愈后重新投入抗日战场。
为加强党对中医、中药工作的领导,1940年夏季,党组织任命杜伯华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指示卫生部长游胜华:伯华同志到卫生部工作,你应充分发挥他的专长,特别要把制药工作搞上去,以粉碎日军对我之封锁。杜伯华到卫生部后,他的医学知识得到了充分应用。他和边区制药厂的工人们克服种种困难,采用土产原料,实行土法生产,制造了解热镇痛药、防腐药、镇咳化痰药、消炎药、利尿药、止疟药等药品,产量、质量都有提高。这些药品,除满足晋察冀边区的需要外,还供给平津、晋冀鲁豫、晋西北等根据地。还有一部分药品,则用来从敌占区交换伪钞,购进化学药品和医疗器械,对粉碎敌人的封锁起了重要作用。
1941年2月20日,聂荣臻司令员签发的《关于自制代用药品问题的训令》指出:“自敌对经济封锁加紧后,西药之购买与输入日益困难,而我们边区土产原料炮制之各种药品……虽因技术设置所限,提炼尚不纯良,外观不若舶来西药之精致,但所采用之原料亦多系含有西药成分之原料,或按中医验方所配成,屡次试验极有效。”聂总肯定的这些成绩,与杜伯华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以身试药 研制新品不幸殉职
负责药品工作的杜伯华每研制一种新药,都要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以掌握第一手资料。1941年6月30日,杜伯华在参加试验新药品时中毒,经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
晋察冀军区在红沟陈家大院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送了挽联,上面写着“悼死励生”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追悼会后,杜伯华的遗体安葬在河北省唐县神仙山麓,与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为伴。
为了纪念他,他生前创办的晋察冀军区制药厂改名为“伯华制药厂”。1981年,榆树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原华昌药房所在街道命名为“华昌路”,让杜伯华的名字永远留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