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峰(1897—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二师师长。
原名王庆忠,出生在黑龙江宁安县一个农民家庭。1916 年参加东北军,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一腔报国热情,脱离东北军,拉出一支反日队伍,加入到王德林的中国国民救国军,开展了积极的反日活动。
1933 年救国军失败,王德林等退出国境。王毓峰坚持抗日,他拥护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于是率残部二百余人参加李延禄领导的抗日救国游击军,被编为游击军第二团,任团长。1934 年2 月,绥宁反日同盟军成立,率全团参加。6 月,王毓峰率部在师长李荆璞的领导下,在宁安境内同伪军进行激战。他们进攻小城子,焚烧了伪电报局和四家汉奸的房子。随后又进攻宁安与延吉之间的八城子街,收缴了东京城等处农村伪军的武装。
1935 年1 月,日伪军向同盟军大举进攻,为避免与强大的敌人正面作战,保存我军实力,分散敌人的兵力,同盟军分成四部分与敌人周旋,王毓峰率部在南湖头活动。同年3 月,同盟军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王毓峰任第一师第二团团长。7 月,二团随西部派遣队到额穆县活动,与敌伪进行多次战斗。在开辟西北山区游击区近一年的斗争中,二团给日伪军以一定的打击,不仅在群众中提高了抗日部队的威信,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的队伍,二团的人员扩大了一个连。同年,王毓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 年底,王毓峰任第一师参谋长,随五军转移到中东铁路道北一带活动。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东北各地群众反日情绪高涨,抗日游击战争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抗日部队主动出击,给侵略者以重创。7 月以后,五军在松花江下游两岸频频向日伪军进攻,使敌伪遭到很大打击。8 月22 日一师三团在参谋长王毓峰的领导下,将在刁翎的伪军张营第三连缴械,击毙伪军十余人,收缴步枪七十二支,弹药万余发,皮大衣百余件。随后又解除了一个自卫团的武装,得步枪十七支。
抗联四军由于战争环境残酷,损失严重,部分官兵的思想发生动摇。1937 年9月,王毓峰随周保中调往四军工作,1938 年1 月任第二师师长。2 月25 日,王毓峰身患重病,留在富锦张珍炭窑休养,负责护理的几名战士趁警卫员疏忽,将师长杀害后逃跑投敌。王毓峰牺牲时41 岁。
王毓峰长期以来一直抱病坚持战斗, 他为抗日救国的伟大民族斗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人民将永远记住他。
(资料提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