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 位于韩集镇刘岗村。1937 年11 月,日军侵占曹县城,中共曹县县委从县城迁至刘岗村。1939 年7 月,中共鲁西南地委在刘岗村成立。刘岗村成了曹县以及整个鲁西南革命的中心。此后建立的曹县抗日政府、鲁西南专署、鲁西南军分区均在此办公。刘岗、曹楼、伊庄3个村庄相距两三里,成品字形排列。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南地委、曹县县委在这...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3 10:12
吕沟抗日模范村纪念碑吕沟抗日模范村纪念碑 位于张湾镇吕沟村,1999 年群众自发捐资修建,占地面积4 平方米,目前保护状况良好。抗日战争时期,吕沟村村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张耀汉曾命名吕沟村为抗日模范村。1939 年春,建立了村青年抗日救国会,7 月成立了村党小组。1941 年2 月,吕沟村建立了村...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3 10:12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湖西公园) 位于单县南城街道,占地面积420亩。湖西公园原名湖西区抗日烈士陵园,又名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45年7 月,由原湖西地委、行署、军分区为安葬和纪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在湖西大地上的革命烈士而建。1946 年,国民党军队进犯单县,陵园遭到严重破坏。1952 年,湖西地委予以重修,并更名为湖西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烈...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3 10:12
成武县独立营成立旧址 位于大田集镇陈胡同村。为建立和加强成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武装力量,1941 年8 月,中共巨南工委和五县联合办事处派遣唐刚到成武, 以陈建三的农民游击队为基础组建独立营,并任教导员。陈建三是陈胡同村人,其游击队由本村的七八十人组成,目的是为了在乱世中保家护村,后来在抗日的旗帜下, 他与八路军建立了联系,由九团派贺...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3 09:12
五大村抗日反顽纪念碑 位于柳林镇政府西邻,2003 年6 月建成。五大村指巨野县柳林镇西部的葛集、李大楼、蒋海、马楼、徐堂。抗日战争初期,五大村人民群众由葛心振、王锡义、徐超胜、李绪奎、蒋曰贞、马兰营等组织起来,成立了五村联防的抗日反顽联盟。他们高举大刀长矛,手持土枪火炮,与顽匪卞长久部英勇拼杀。在历尽曲折、迷茫困苦之际,找到共产党...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3 09:12
郓城县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县城东宋金河畔,占地面积29970 平方米,始建于1959 年。陵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堂、烈士纪念碑、群英革命烈士纪念亭、著名烈士墓等纪念性建筑物11 座,共安葬烈士1546 名。革命烈士纪念堂是一座两层建筑,位于陵园中心,建筑面积612 平方米,砖石结构。纪念堂一楼为展览室,分为东西两大展厅。西展厅有郓城县革命战斗史, 陈...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3 09:12
菏泽市革命烈士陵园 原位于市区丹阳东路,始建于1970年,占地72亩。2011年4月5日,迁至菏鄄路刘寨集北路东,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约4万平方米。园内有烈士纪念馆1座,纪念亭6座,田位东、赵登禹、何思乾著名烈士纪念碑3座,冀鲁豫边区纪念碑和沙土集战役纪念碑各1座,烈士墓20座,安放41名烈士的骨灰。纪念馆是陵园的主要建筑物,分为综合...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3 08:12
无棣县烈士陵园 位于无棣县城荣昌路西侧,始建于1971 年,之后多次修缮改造, 2005 年3月新陵园落成。陵园占地面积98 亩,分墓区和悼念区两个部分。墓区建有革命烈士墓,悼念区由纪念碑、悼念广场、烈士纪念堂、革命历史纪念馆组成。悼念广场位于陵园中央, 占地面积2700 平方米。纪念碑高20 4 米,碑体为三支步枪造型,基座南面镶嵌着14 6 平...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3 08:12
阳信县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遗址 位于流坡坞镇流坡坞村。1937 年11 月10 日, 南侵日军由庆云县境内渡过马颊河纪王桥,驻扎在距流坡坞村以北三四里的地方,准备次日南下侵犯惠民县城。流坡坞村横跨南北大路,是日军南侵惠民的必经之地。根据敌情,阳信县党支部于当晚研究了阻击日军的作战方案。首先组织群众破坏公路,设置路障,并且把北门用木头、碎砖...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3 08:12
渤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旧址 位于惠民县委、滨州中心医院、惠民县人武部及滨州市结核病防治医院一带。1944 年1 月,渤海区由冀鲁边区、清河区合并而成,它位于天津以南、胶济铁路以北,西界津浦铁路,东临渤海,面积5 5 万平方公里,辖6 个地委、42 个县( 市), 人口1000万。1945 年8 月中旬,渤海区抗日军民对日伪展开全面反攻。8 月30日,...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3 08:12
会仙村惨案遗址(三官庙战斗遗址) 位于西董镇会仙村村西。1938年2 月5 日拂晓,邹平、周村等地的日军400 余人从邹平扑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驻地,妄图一举消灭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五军将士在廖容标、姚仲明等指战员指挥下,利用有利地形与日军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一天,打退敌军10多次冲锋,歼灭日伪军100 余人,杀伤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日军因正面战斗失...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2 10:12
辘轳把胡同战斗遗址 位于纯化镇东王文村。1940 年3 月3 日,日伪军500 余人偷袭驻东王文村八路军部队,八路军战士在群众的支援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东王文村街道呈辘轳把形,从村外看是死胡同,实际上互相贯通,大胡同又通着若干小巷,日伪军认为是死胡同不敢轻进。八路军战士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利用地形优势,从村西杀到村东,从前街杀到后...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2 10:12
沾化县烈士陵园 位于沾化城区北1500 米处,徒骇河东岸。1945年,为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渤海行署要求各县都要兴建抗日烈士祠堂。沾化县委、县政府以参议会为主,成立建祠筹委会,县长石清玉任主任。工程于1945 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动工,1947 年冬竣工。落成后,将散葬于全县各地的烈士遗骨用棺木盛殓,移于陵园。共有烈士墓199 座,其中有...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2 10:12
沾滨第三抗日小学旧址 位于梁才街道北石居委会。1942年冬,沾利滨工委成立。工委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教育工作,按照民族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教育方针,逐步开展改造旧学制的工作,原伪政府及村民自费开办的学校接受了党的教育方针,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变成了抗日学校。沾滨第三抗日小学前身为国民政权控制的一处中心小学,1943年秋更名为沾滨第三抗日小...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2 10:12
中共东阿县委成立旧址 位于顾官屯镇西程铺村西南角。1936 年2月,中共东阿县委在西程铺村成立,苏民任县委书记,刘万明任组织委员,何有信任宣传委员(后因怀疑其暗中加入国民党将其清除出党,秦延彬任宣传委员),谭炳岱任军事委员。县委成立后,决定各委员分片负责具体领导党员开展活动,刘万明负责柳林屯、大姜一带,秦延彬负责大秦一带,谭炳岱负责谭...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2 10:12
张家楼惨案遗址 位于茌平县城西南10 多公里的张家楼村。抗日战争时期,张家楼是个大村,全村千余人,群众基础好、革命人员多,仅参加茌平县大队的就有40 余人,八路军、县政府经常在此活动。1944 年9 月11日,县委派县大队副大队长凌林帮助张家楼建立民兵联防队,有队员300 人,张承岗任大队长,张承新任副大队长,下分三个中队。接着,纪庄、周庄、...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2 09:12
冠县烈士陵园 位于冠县城区滨河路北侧,一干渠南岸。陵园始建于1951年, 原址在县城东北一干渠南堤边,1973 年迁至现址,占地面积15 亩。正门于1983 年修建, 门高5 米、宽8 米,为牌坊式砖混结构,门上方中央横写烈士陵园。正门至烈士堂有80 米水泥花砖铺面甬道。甬道两侧铺砖面广场2500 平方米,广场内有两个20 平方米六角花台。烈士堂坐北朝...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2 09:12
吕世隆牺牲处 位于莘县县政府院内。吕世隆,字道宏,泰安县李家庄(今属泰安市岱岳区) 人,1909 年生,革命烈士。1926 年在泰安省立三中读书,1929 年秋考入山东省立高级中学。1931 年秋,参加济南学生组织的罢课示威游行和爱国请愿运动。1932 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1935 年参加了北平爱国学生一二 九运动。1936 年1 月参加北平爱国学生南...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2 09:12
郭魏陈战斗遗址 位于阿城镇郭魏陈村内。1942 年6 月24 日,驻阳谷日军清川中队长率日军1小队约30 人,伪军1 个中队增援徐楼伪军据点。阳谷县抗日基干大队, 冀鲁豫军区七、八团各1 个连共500 余人在郭魏陈村设下埋伏,待机歼敌。日伪军进入伏击圈后,各部集中火力射击后面日军。伪军未敢回援,仓皇逃去。此战全歼日军, 而抗日部队无一伤亡。随...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2 09:12
李子光烈士墓正面李子光烈士墓 位于东阿县城东南香山脚下。李子光,原名李怀名,东阿县铜城街道王庄村人,1911 年生,出身贫寒,幼年仅读过几年小学,休学后,在本村村公所任管账先生。1934 年,受聘到孙道口小学当教师,其间,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触青年知识分子。七七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工作,经以卖文具为掩护的地下工作者张殿芝的帮助,1938 年...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12 09:12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