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一段佳话。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位黄埔同学:吴鸢、罗文浪、陆承裕,他们志趣相投,为报效国家、抗日御侮,结为袍泽兄弟。他们的高情厚谊、生死不渝,值得我们黄埔后人所敬仰。吴鸢,1910年生,江西铅山人,中央军校驻豫军官团第一期、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第九期毕业,先后任第74军51师参谋、军部科
来源:“天下黄埔”微信公众号 供稿:江西黄埔亲友李建华、吴仪东
2024-06-18 09:06
韩汉英将军早年供职粤军,注重军校教育与训练,历任广西军事政治学校步兵科上校科长、教育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副主任、主任,历经第12至19期近7年,先后训练数万学员,为华南抗战培训与储备军事人才,作出杰出贡献。在粤军中奋起韩汉英(1897—1966)别号平夷,别字辱夷,广东文昌人。1897年2月6日(另载民国前十五年一月五日)生于文昌
来源:《黄埔》杂志2020年第1期 作者:陈予欢
2024-06-18 08:06
韩汉英将军早年供职粤军,注重军校教育与训练,历任广西军事政治学校步兵科上校科长、教育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副主任、主任,历经第12至19期近7年,先后训练数万学员,为华南抗战培训与储备军事人才,作出杰出贡献。在粤军中奋起韩汉英(1897—1966)别号平夷,别字辱夷,广东文昌人。1897年2月6日(另载民国前十五年一月五日)生于文昌
来源:《黄埔》杂志2020年第1期?作者:陈予欢
2024-06-18 08:06
闫秉心生于1918年10月,如今已是年过百岁的世纪老人了。他的籍贯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河口镇。闫姓是当地诗书传家的大户人家,辛亥革命时,其父闫肃和伯父闫懋均为绥远最早的同盟会会员,闫肃还是托克托县同盟会的支部领导人。武昌起义后,阎锡山的革命军遭到满清追兵剿杀,二人因协助革命军从托县撤回山西而被满清政府追查、抄家和通缉。闫秉心的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6期 作者:闫贺 赵焰
2024-06-17 15:06
薛岳将军曾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校长、主任,广西军事政治学校(第4期)校长,柳州军官学校校长,一度主持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对于黄埔军校教育序列颇多擘划。后任庐山中央训练团总队长,第6路军总指挥部兼干部训练团团长,兼任贵州省干部训练团团长,湖南省及第九战区干部训练团团长,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军事教育与训练有过贡献。现据过往史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6期 作者:陈予欢
2024-06-17 15:06
袁嘉猷(1906—1981)字鸿逵,号仲虎,汉族,祖籍云南省昌宁县温泉乡里睦村。袁嘉猷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袁恩锡(字羡臣)系同盟会会员、云南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的顾问高参,袁嘉猷系袁恩锡之次子。1924年,袁嘉猷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期,曾担任何应钦的警卫随从副官,后历任警卫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高参、县长、专员、市长、陆军少将、副司令、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6期 作者:李军裔
2024-06-17 15:06
1941年1月,美国记者卡尔?迈登斯夫妇接受美国著名杂志《生活》周刊的派遣,抵达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由此开启了一段长达数月的中国抗战采访之旅。这一路上,他们先从重庆到成都,又远赴西北重镇兰州,而后一路向东进入关中,经宝鸡、凤翔、西安,最后到达陕西黄河防线的要塞——潼关。在这段令他们难以忘怀的西行路上,迈登斯夫妇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6期 作者:王翀 蒲元
2024-06-17 15:06
国父孙中山先生召唤中华民族魂,筹组国民党,肇建中华民国;国魂党魂,振砺长存。黄埔军人,八年抗战,驱逐日寇,跻身世界四强。黄埔军魂,驰烟驿路,跨海台峤;举目圆山,俎豆春秋,英灵如在眼前。奈何日本余孽李登辉,盗窃民国宝鼎,拱手辟让扁英;三人前后倡言,台湾独立。二十年于斯,军魂党魂俱遭践踏;中华民族魂迭遭重创,军魂党魂与国魂,在台湾竟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6期 作者:林宪同(中国台湾)
2024-06-17 15:06
童年抱负荣耀先,字辉庭,蒙古名谦登若宪,考入黄埔军校后,自号一介。1896年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察素齐镇一个蒙古族家庭。荣耀先少年时期,父母送他到本镇私塾读书。荣耀先聪明好学,认真刻苦,成绩优秀。191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归化城(现呼和浩特市)土默特旗高等学堂(今呼市土默特学校)读书。土默特高等小学校的前身是启运书院,清雍正二年建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六期 作者:陈贵敏
2024-06-17 14:06
马维驯先生,呼和浩特市人,1925年11月10日出生在绥远省凉城县,一个以诗书传家,农商为本的家庭。爷爷马增荣(又名马寅栋)务农经商,经营益生永商号。爷爷以儒家礼义仁爱为人生宗旨,经常以财物周济贫困乡亲,赈灾、修路、搭桥等善举当仁不让,深得民心。马维驯的父亲马鸿图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于1938年去绥西从事教育工作,抗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6期 作者:马云生 马志生
2024-06-17 14:06
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蒋介石以德国的军事技术与经验作为中国整军建军的借鉴,积极引进德国军事顾问协助中国军事现代化。为此,国民政府仿效德国军制设立军政部、参谋本部和训练总监部。军政部下设军需署,其署设总务处辖4司(即会计司、储备司、营造司、审核司):会计司掌管各部队、军事学校和军事机关经费的给与;储备司掌管粮秣、被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5期 作者:单补生
2024-06-17 14:06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群学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以不怕牺牲的悲壮气概,英勇抵抗侵华日军,最后打败敌人,这就是黄埔军校的学生。硝烟散尽,幸存者只剩下一个名字——老兵。老兵严天元,出生于1919年农历二月,今年100岁,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青年时代的严天元从漳州的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5期 作者:严华
2024-06-17 11:06
李扬敬将军是广州黄埔军校本部第6、7期教育长,后任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副校长,并在粤系军队负责军校教育与军事训练多年,对于黄埔军校教育多有奉献。抗战时期任武昌珞珈山军官训练团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训练委员会委员兼主任秘书,中央训练团总团副教育长等职,对抗战干部培训与储备,有过积极贡献。在粤军中崛起,致力黄埔军校教育李扬敬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5期 作者:陈予欢
2024-06-17 10:06
史世珍,字聘珊,1899年6月出生,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西门村人。出身世代书香门弟的史世珍自幼天资过人,少时从父读书,后入九江同文书院读书。史世珍同文书院创办于1867年,取《中庸》普天之下,车同轨,书同文之意得名,是中国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在九江的分馆。在同文书院,史世珍勤奋颖悟,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很为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3期 作者:胡丽斌
2024-06-17 10:06
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中,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黄埔师生驰骋疆场,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全体中国军民一道,抛头颅,洒热血,表现出中华儿女非凡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他们以生命和鲜血淬炼出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抗日战争时任副团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3期 作者:朱玉林
2024-06-17 10:06
黄埔军校值学生毕业之际,除印制本期同学录(影像类)外,还印制各省籍同学通讯录(文字类),涵盖同时期本校附设班团(营)队之受训学员生,以达联络同学感情,永守亲爱精诚,发扬黄埔精神之目的。笔者收藏了一本民国铅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豫籍同学通讯录》,布面烫金书衣,尺寸12×9厘米,纸本56页,内有总理遗像、蒋校长像,篆体校训亲爱精诚及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3期 作者:单补生
2024-06-17 10:06
这是一张诞生于全面抗战之际的任命状,保存得相当完好,至今已有82年的历史。陈绍法将军的任命状。这张任命状的纸张是优质道林纸,长41公分,宽38公分。状眉中央印有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头像两侧印有总理遗嘱(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3期 作者:左中仪
2024-06-17 09:06
陈济棠将军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雄据华南叱咤风云的广东军政人物,借着其在广东早期军队中的影响力,对黄埔军校的创立颇有支持。他创办的广东第八路军军官教导队,在黄埔军校广州本校结束后,续办广东军事政治学校两期,为黄埔军校在南京以外之地方延续,及对于现代军事(军校)教育多有策划和奉献。追随孙中山革命,在粤军中崛起陈济棠(1890—195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3期 作者:陈予欢
2024-06-17 09:06
天下黄埔微信公众号 曾庆榴黄埔军校(1924至1927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从筹创之日起,即有共产党员在其中工作和学习。列名于最初组织官长表的,有10多人是共产党员。第一期学生入校前已加入共产党者,有30多人;中山舰事件时,该校有共产党员500多人;至大革命失败时,在该校工作、学习过的共产党员,共达千人以上,目前能查到姓名者,有780多
来源:“天下黄埔”微信公众号 作者:曾庆榴
2024-06-14 08:06
【精彩提要】1924年,孙中山根据共产国际的建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结出的一大硕果。在参与创办黄埔军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开始接触军事实践,为后来创建革命军队积累了初步经验。▲孙中山01黄埔军校的筹建辛亥革命后国民党屡次失败的教训尤其是陈炯明叛变,使孙中山逐渐觉悟到革命不能依靠旧
来源:团结报 文/卢 毅
2024-06-07 16:06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