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李德富 高射炮校顾问(正师职)战斗在长城上的八路军,使用缴获日军的歪把子机枪。(资料图)李老自述:1924年7月,我出生在河北新城县(现高碑店市),5岁随母亲、姐姐投奔在山东临城(现枣庄市薛城区)工作的父亲。15岁那年,我在山东加入了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五团。我们团在鲁南山区艰苦的环境中被锻炼成为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
来源:中华网军事
2020-06-14 09:06
在每年8月19日,我总会被防空警报吓一跳,我急忙躲在妈妈身后,妈妈却平静的说:别紧张,这只是纪念八一九大轰炸。妈妈说:1939年,重庆连遭几次大轰炸,蒋介石准备逃往乐山,日本人想让他没有藏身之处。8月19日,日本人驾着许多飞机来轰炸乐山,死了许许多多的乐山同胞,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记下中国人的耻辱,在每年8月19日,在乐山天空中总要响
来源:通讯员-谢家俊 讲述人-余品良小朋友
2020-06-08 11:06
左权,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陨落时仅37岁。他谱写了自己辉煌的革命生涯、军事生涯,撰写和翻译了大量军事理论文章和著作,但很少谈及自己。所幸他为后人留下了一摞鲜活生动的家书,才使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情感细腻的威风男儿。七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家书的纸张已变成了枯黄色,字迹也淡化了许多,然而,这字里行间蕴含着的绵绵深情却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2020-06-04 16:06
在抗战烽火岁月中,无论军人、艺术家,都投身其中,并不乏建立深厚友谊之例,相差十多岁,同籍江苏的著名画家徐悲鸿,与抗战勇将邱行湘即为一例,两人论交,情缘深厚,邱行湘曾将战马,赠给徐悲鸿,以利创作;以曾为徐悲鸿抢运国宝,以求保全,徐悲鸿对邱行湘,也始终关心爱护,徐悲鸿去世后,邱行湘特别为文纪念,笔墨间,记录下徐悲鸿坎坷奋斗的一生
来源:《宜兴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纪念徐悲鸿专辑》
2020-05-28 14:05
(王兆相将军)历史是一面鉴往知今的镜子1982年7月,在北京总参某部维护一大队服役不到半年的我,被组织挑选担任王兆相将军的警卫员。第一次见王兆相将军,是在一个晴朗美丽的夜晚,我在兵种部首长秘书徐周选引领下,来到兵总部甲院王兆相将军家一楼客厅,身材高大、英武康健的王老穿着一身军服便装,很随和地与我握了握手,用地道的陕北话亲切地问
来源:延安公益促进会
2020-05-26 15:05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我读书的县立师范校址被国军溃退伤病员占据,只好停学肄业。面对山河破碎,我抗日救国心切,在中共地下党的教育影响下,毅然决然参加了铁军。1938年10月中旬,汝南县委王锋和特派员胡泽民派我到素有小延安之称的竹沟镇新四军老8团留守处——河南省特区举办的党训班(对外叫新兵队政训班)受训,学习党建、统战、论持久战、游
来源:北京新四军研究会1师分会
2020-05-25 16:05
我和蒋纬国交往有半个多世纪了,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可以说已经数不清了,但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给他写信的来由。1941年我高中毕业后,同时报考了河南大学和黄埔军校,在等录取通知期间,我到洛阳河南大学旁听,没有课的时间,我就常常到由于抗战搬迁到这里的中央图书馆看书,一来二去,就跟陈少白馆长相熟了。有一天傍晚,我看完书后正要回到住处,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张慕飞 汤礼春
2020-05-21 09:05
1937年12月12日黄昏,南京城内火光冲天,南京保卫战已进入尾声。位于长江下游上元门附近的永清寺庙门,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击声。开门之际,一名年轻军官仓惶而入。次日,他穿上僧衣,剃去头发,开始了为期近八个月的佛门避难生涯。他便是南京保卫战中任教导总队工兵营营长兼团附的钮先铭。日军攻占南京城钮先铭慌乱撤退钮先铭,1912年
来源:文/老书开花
2020-05-14 08:05
在这个书信渐渐被遗忘的时代,大家能否理解战时一封家书的意义?抗战时期,戴安澜、阚维雍、唐仁玙……这些在广西生长或生活过的将领都已战死沙场,他们的家书,既有热血军人的壮烈绝笔,也有夫妻之间的款款深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如果史书记载的是他们不朽的事迹,家书,则承载着他们心灵的温度……戴安澜为国战死,事极光荣1942
来源:广西新闻网
2020-05-08 09:05
柯棣华大夫赵尚武烈士在烈士们的葬礼上,左四为胡朋。编者按又是一年七月,关于那场战争,还有什么故事是我们未曾听过的呢?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胡朋是八一厂的老演员,提到她曾扮演过的角色——《烈火中永生》的双枪老太婆,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胡朋的老伴胡可先生的本篇文章,从另一个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几段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来源:人民网
2020-04-25 11:04
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一个小学教员的悲愤呼喊我对他了解很少,今年71岁的上海老人姚慰瑾在电话中对记者这样谈起她的父亲。在她4岁那年的1938年,父亲离开已经沦陷于日寇之手的上海到外地谋生,仅仅半年后便杳无音讯,据说因贫病交加而死,但无从知道死于何处。她已记不清父亲的模样,也只能在长辈的叙述中大略勾勒出他的形象:他叫姚稚鲁,是一
来源:人民网
2020-04-25 10:04
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在被押赴刑场的车上,给儿子写了两封信,随后从容就义。然而,直到二十年后,儿子才看到它们。在这两封仅有百余字的遗书背后,凝结着一段民族大义、骨肉亲情和信仰追求的传奇。赵一曼烈士。图片来自人民网一、勇士赵一曼是十四年抗战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民族英雄,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牺牲的勇士。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0-04-24 09:04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而96岁的抗战老兵钟飞接到一个新军令: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阅兵仪式,加入老兵方阵,随受阅部队一起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世界注目。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18岁的钟飞意识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于是1938年春,钟
来源:人民网
2020-04-22 10:04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斗。1926年秋,被派到苏联学习,1927年初回国。8月参加南昌起义,到贺龙部队任营长。1928年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1931年9月赴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长、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20-04-17 15:04
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男,分别慈严,未接一信,挂念得很,不知堂上双亲玉体康泰否?今接严谕,诵读回环,一切知悉,不胜欣喜。家中均各安好,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呀!但男现在部队在敌后,驻在泾县杨村。每天只是出操、上课,快乐得很。男之身体比在家时强壮得多。为了国家,凡是有志之男儿都应起来奋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的新中国
来源:学习时报
2020-04-14 15:04
追忆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十分难忘的事使人为之动容、激动不已……我像采撷珍珠,将之拂去泥沙,把它们一颗颗串起,用它们的光芒,燃烧我的生命之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7年了,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56年前,我有幸面对面地聆听周总理的亲切教导,使我铭记在心,一生受益无穷……仅以此文缅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1957年4月,前苏
来源:人民网
2020-04-11 16:04
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男,分别慈严,未接一信,挂念得很,不知堂上双亲玉体康泰否?今接严谕,诵读回环,一切知悉,不胜欣喜。家中均各安好,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呀!但男现在部队在敌后,驻在泾县杨村。每天只是出操、上课,快乐得很。男之身体比在家时强壮得多。为了国家,凡是有志之男儿都应起来奋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的新中国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0-04-11 15:04
一心一意地在欢迎你回来来:正以你为念,接到泰隆信,知你昨夜睡眠好,不曾受日间多人谈话的影响,悬念着的心,如一释重负,而感到恬适轻松!真的,自从你入院,我的心身与精神,时时是在不安悬念如重石在压一样。特别是在前一周,焦虑更冲击着我心,所以,我就不自禁地热情地去看你,愿我能及时地关切着你的病状而能助你啊!现在,你一
来源:人民网
2020-04-11 15:04
与父母:扔了两个反封建的炸弹1920年7月,16岁的邓小平怀抱工业救国的理想,离开了家乡广安,赴法勤工俭学。初到法国,邓小平频繁与家人通信,讲述自己学习、生活情况。后来,邓小平在巴黎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在执委会做宣传干事,编辑《赤光》杂志。他既是杂志的油印博士,也亲自操笔写作辩论文章,宣传共产主义思想。邓小平还把
来源:人民网
2020-04-11 15:04
革命者谁无家庭?老一辈革命家,不论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代,都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的家书。信中他们或向家人讲述自己的近况、抒发报国的心志,或向家人询问他们的生活、留下教子的箴言。阅读一封封红色家书,我们能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不同的文风、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对国对家的深沉热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0-04-11 15:04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