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日本中央大学准研究员姚江鸿摘要以外媒的批评为契机,从1944年初开始,蒋介石曾打算刷新抗战七年来国民政府在行政和人事上积累的弊端,但后来由于日军发起一号作战,此计划终止。然而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其内部要求政治革新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并逐渐发展为一场要求改革人事的革新运动。面对内外各种压力,
来源:民国档案杂志
2022-04-29 09:04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冯明铭摘要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内部在侵华战略及具体策略上存在多重分歧。1937年11月7日,日本考虑到淞沪会战中上海派遣军的疲劳现状、限制第十军激进的用兵意向以及用较小代价实现城下之盟战略目标等要素,由陆军参谋本部在编组华中方面军的同时出台制令线,以限定该军的作战区域。然而为歼灭西撤的中
来源:民国档案杂志
2022-04-29 09:04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陆昆摘要卢沟桥事变后,上海局势日益紧张,8月9日虹桥事件的发生更使得形势急转直下。英美两国为阻止上海爆发战争,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强调中日均对上海和平负有责任并敦促双方撤军,但未能成功。上海战事于13日爆发后,英美对中国空军轰炸租界提出抗议,但中国方面强调其为抵御外侮,有权进入包括租界在内的全部中
来源:民国档案杂志
2022-04-28 14:04
作者:王悦,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1期,注释从略内容提要从1931年8月到1932年12月,甘肃政局连续发生马鸿宾被扣押、吴佩孚出山和邵力子被迫离任三次大的变动。杨虎城与甘肃政变的这三次浪潮均密切相关:杨和马福祥的暗斗是雷马事变发生的幕后因素,他也借此沉重打击了马福祥家族;吴佩孚出山本是剑指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4-28 14:04
作者:黄江军,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历史学系博雅博士后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1期,注释从略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治理模式及其关联的政治文化发生重大转型的关键期,整风运动在其中扮演着至为重要的角色。此前学界侧重从高层政治(政治史)和个体心灵(心灵史)层面考察整风运动,较少关注沟通两者的制度与技术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4-27 15:04
△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陈红民[摘 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为争取国际支持,以各种形式发动国际宣传,影响各国决策与国际舆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国民党中宣部国际宣传处档案中,有一组外国民众寄呈蒋介石的信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间外交的宣传效果。这组信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普通民众,代表了各国民间人士
来源:民国档案杂志 作者:陈红民、徐亮
2022-04-21 15:04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张太原[摘要] 以日记做史料,不能以记者的是非为是非;要进得去,出得来,特别是要充分了解所记之事存在的语境及前后历史之变化。以此来看蒋介石日记关于中共抗战的记载,则可发现一些无法遮蔽的历史事实。其中所记山西平型关击退敌军第八路军亦能听命也 共党之反响与瑞兆中共对抗战之态度表示积极等
来源:民国档案杂志
2022-04-21 15:04
作者:侯中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岗位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1期,注释从略内容提要中梵建交一波三折。九一八事变后,包括宗教界在内的各界人士出于对中国抗战大局的考虑,曾多次向国民政府建议中梵建交。相较于晚清以来的两次建交尝试,此时呼吁中梵建交固然与国民政府全力争取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4-21 10:04
作者:作者鹿锡俊,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1期,注释从略内容提要苏联在日德签订防共协定后,既进一步积极推动中国抗日,又为避免自身参战而拒绝谈判中苏互助条约。西安事变后,日本为拉拢国民政府,接受其以共同防共为名义的联日反苏,做出对华温和姿态,但因死守侵华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4-19 10:04
作者:桑兵,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历史学院)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1期,注释从略内容提要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以及与之相关的持久战论说与行事,是抗日战争的重大问题,也是重写大历史抗战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此类的枢纽性问题,看似已经不言而喻,实则误读错解不在少数的情形,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所在多有。要由碎立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4-16 15:04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4期,注释从略△作者吴佳佳,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2021年10月9日至10日,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南京大学中日历史问题研究中心承办的九一八事变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赵清主持,南京大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3-30 10:03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4期,注释从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吕文江《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日本历史上美学的军国主义化》(以下简称《樱花》),是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系教授大贯惠美子一本英文著作的中文版,该书出版至今,已有一些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做过介绍或评论,本文尝试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予以述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3-29 09:03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4期,注释从略作者荒武达朗,日本德岛大学综合科学部教授;译者娄卫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学院讲师(图略)。本书作者马场毅出生于1944年,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毕业后进入东京教育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博士课程时选择的课题是红枪会,其内容反映在作者上一本书《近代中国华北民众和红枪会》中,该书是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3-29 09:03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4期,注释从略△旅澳学者、江苏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兼任教授粟明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的善后措施之一便是审判战争罪犯,以厘清战争责任、伸张正义、警示世人。就太平洋战场的盟国而言,便是展开对日本战犯的审判。除了由盟国成员在东京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策划、准备和发动战争违反和平罪的甲级日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3-27 10:03
△作者金丸裕一,日本立命馆大学社会系统研究所所长、教授;译者朱海燕,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兼职讲师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基于日方史料,对近代日中关系恶化过程中,自认为和平旗手的日本基督徒的言行变化加以考察。近代日中两国的基督教都源起于欧美传教士的传播,进入20世纪,两国基督教开始共同面对独立的课题,并在爱和平等信仰之下,逐渐展开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3-24 11:03
△作者赵倩,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新光杂志》是华北沦陷区女性期刊之一,其不但从经济独立和培育独立人格角度,批判花瓶女性,倡导女性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美德,从纯粹的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而且从男女平等、社会分工等角度,号召女性走向社会,兼顾家庭和职业。《新光杂志》倡导的理想女性,既要成为家庭中的贤妻良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3-24 11:03
△作者王文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抗战期间,与国民政府军交锋的轴心国部队,不仅有日军,实际上还有泰军。泰国出兵北向,逼近中国国境南缘,与国军交火,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泛泰主义民族情绪,收复英属缅甸境内的掸邦,以及云南傣族生活的西双版纳等所谓失土,一方面也是泰军在珍珠港事变爆发之后,加入轴心国集团的具体表示。泰军一度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3-24 11:03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部壮丽史诗中最惨烈、最令人动容的篇章之一,东北抗日联军与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成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杨靖宇、赵尚志
来源:人民网
2022-01-30 20:01
伟大的抗日战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因此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话题。当下,在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回顾和讨论中,不时听到一些史实混淆、存在偏见甚至谬误的说法,它会影响人们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经验总结,这里,仅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讨论。将抗日战争延伸为14年是为了突出中共抗战的作用吗过去普遍称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东朗
2022-01-28 20:01
摘要:一号作战是抗战末期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的一场大规模战略进攻。由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好转,以及日军在战略和战术上针对此次进攻实施了一系列的匿秘和欺诈措施,因此对于日军一号作战的战略目的以及战略进攻方向,应战方基本很难研判和把握。
来源:姚江鸿
2021-10-21 10:10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