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北日军为稳定后方,配合太平洋战场。发动空前惨烈的大扫荡,特别是冀中五一反扫荡(日本战史中称为冀中作战(又称三号作战))损失最为惨痛。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关于五一反扫荡的文章多存在明显出入。网络上各类自媒体文章,更是错漏百出,特别是宋庄战斗(部分称宋庄战役或宋庄大捷)争议颇多。本文将依据中日最权威史
来源:抗战史记
2022-06-18 14:06
中国抗战领袖—蒋介石笔者近期研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时,发现一篇自称姚斌(不排除化名可能)的普通民众向蒋介石检举川岛芳子在天津伪组织的呈文。经初步核查及文中内容显示,作者姚斌很可能为天津普通民众或国民党底层人员。该文虽多有错漏,且关于川岛芳子组建伪组织情报有限。但说明当时华北民众或底层人员已深感日本华
来源:抗战史记
2022-06-18 10:06
中国抗战领袖—蒋介石1928-1938年,中德十年军事合作。总共五任德国军事顾问团长或总顾问中,最知名者有塞特克,法肯豪森。鲜为人知的是任职时间最长的第三任总顾问佛采而将军(又译佛采尔,魏采尔),其对中国对日备战主要工作和成果学界研究甚少。笔者近期研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时,发现了疑似1934年佛采而离开中国
来源:抗战史记
2022-06-18 10:06
在封建时代里,村庄是松散的农村聚落。20世纪初的清末,村庄作为摊派对象,逐渐被国家视作一个整体单位。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华北,国家权力持续向村庄渗透,但未能抵达村庄内部,而且出现了乡村社会的失序。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重塑了村庄的政权结构和权力结构,深入到村庄内部,对农民进行革命文化启蒙。在中共领导下,根据地的村庄成为抗战的最基本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作者:齐小林
2022-06-11 16:06
安源,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近代工农革命运动的策源地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及主要爆发地之一。由株萍铁路和萍乡煤矿合称的安源路矿,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许多革命先辈都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是一块具有红色基因的土地。安源煤矿全景在那场那场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安源这块土地同样被抗战将士和安源儿女的鲜血
来源:李建华
2020-04-14 15:04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