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了。9月初旬的一天,在台湾的日本第十方面军举行台籍官兵解队式,当晚日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在台北东门町兵营设宴,表示惜别。日本将校和台籍官佐都到了,分席列坐,酒过三巡,一台籍准尉起立发言说:今天的宴会,既然是送行惜别,应当尽礼尽欢,一视同仁,为什么席上日本人饮上等洋酒,台湾人饮劣酒,待遇要不同呢?日本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14:10
日本人将台湾的原住民统称为蕃人,视其为野蛮人。由于原住民居住的山林地带蕴藏着大量日本殖民者需要的宝贵资源,所以,日本占据台湾后不久,即开始制定对这些原住民的征服计划。从1906年开始,殖民当局先是采取了设置隘勇、地雷、电网等措施对付原住民,继而又于1910年开始动用大批军队、警察对原住民进行了连续5年的讨伐。经过血腥的征服,日本殖民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10:10
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达半个世纪,是台湾历史上的黑暗时代。日本的野心和欲望及政策手段的狠毒,都远过于昔日的荷兰殖民者。尽管它的统治手法时有不同,或武力镇压,或政治防范,或经济剥削,或文化愚弄,其目的都是为了把台湾变成贯彻其殖民政策的基地。日本人在台湾的近代化建设方面虽有所建树,但却不是为了台湾人民,而是以日本的利害为中心。日本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10:10
甲午战争,清廷战败,于是在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全台震愤;有志之士纷纷投入武装抗日行动,而这些抗日斗士中,以台湾三猛之一的林小猫最负盛名。初次见到小猫二字,可别觉得好笑,他是日本统治者的眼中钉,恨不得将他除之而后快,但在台湾人的心目中,林小猫可是一位抗日大英雄!林小猫(或称林少猫),又名林义成。凤山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10:10
简大狮,原本名叫简忠浩,出生在台湾淡水。年青时随族亲到福建南靖县梅林乡长教村祭祖省亲。当时正好长教村简德润大宗祠开设武术馆,聘请武林高手,教授族中子弟练武强身。简大狮身高体壮,对武术很有兴趣,就留下来习武。他力气很大,宗祠门口两只石狮子,一般人都挪不动,他能举起来绕行宗祠一周。众人称他力大过狮,于是改名叫简大狮。出师后,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10:10
罗福星(1884-1914),字东亚,号国权,生于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今梅州市蕉岭县)高思乡大地村。19岁时(1903)随祖父来到台湾,住新竹苗栗一堡寮庄,就读于苗栗公学校,未毕业即于1905年随其祖父回到广东,途经厦门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归抵故乡后任小学教员,在本村小学任教两年后,于1907年春赴新加坡,任新加坡中华学校校长。因水土不适,任职两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10:10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被割让给日本。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6月初,日本侵略军攻占基隆,台湾巡抚唐景崧仓皇溜回厦门,致使作为台湾门户的台北不战而陷。在此危难时刻,台湾人民纷纷组织义军,掀起了一场轰轰烈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09:10
杨逵,原名杨贵,笔名杨建文等。1905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县新化镇的一个贫苦之家。青少年时曾就读于台南二中(现为台南一中),喜爱文学,尤其喜爱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及雨果的《悲惨世界》,这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4年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攻读文学。因家境贫寒,他只好半工半读,从事过多种劳动,包括送报工。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09:10
台湾在日据时期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异族的统治;日本更以其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西化)经验,试图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全方位地将台湾人改造成新日本人。然而,台湾除了少数原住民以外,几乎全为大陆的移民,他们保持着祖先带来的汉文化传统。面对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关闭书院、打击私塾,并拟以国语(日语)学校全面取代传统的汉语教育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09:10
日占时期,殖民者想方设法在台湾推行同化政策,扼制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但台湾人民采取多种方式抗拒文化上的同化,千方百计地固守和播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初,由于殖民者采取军事镇压和思想文化上的严密控制,台湾的文化人士采取比较隐蔽的斗争形式,在全岛掀起汉学运动。它以读汉书、写汉字、作汉诗来对抗殖民者在文化上的同化。上层文人通过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09:10
1895年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后,台湾人成为法律上的日本人。1910年日韩合并以后,朝鲜人也成为法律上的日本人。日本对台湾、朝鲜等殖民地的统治方法,和英法等国的欧洲式殖民地统治方法是有极大不同的。英国人并没有想把印度人改造成为英国人,而日本人却试图把台湾人、朝鲜人改造成为日本人。1930年代的日本教科书描述大日本帝国时说:大日本帝国是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09:10
推行日语教育。殖民当局早在1896年就分别设立了最早的日语教学机构国语学校,国语传习所。国语学校类似以后的中学,传习所又分为甲、乙两科,分别以成人和儿童为对象,其目的是对本岛人教授国语(日语),作为日常生活之用,并养成本国之精神。日语教育非常严厉,在学校不准讲汉语(台湾话),一讲汉语即施予各种处罚。建立奴化教育体制。1919年殖民当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09:10
那时台湾人被侮称为清国奴,没有任何基本的政治权利。台湾的较高级官吏和公吏,几乎完全为日人所独占。直至1945年,全台167位敕任官,本岛人只有1人,且为与行政无关的医学博士。日本人不仅独占了绝大部分公职,而且还依法享受特别加俸(较同职级本岛人高50—60%),退休后则继续任同业组合、公共埤圳、农会、水利组合、街庄长等职,仍享受优厚待遇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09:10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资源丰富,又扼海运交通要道,早就引起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凯觎,1895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卖国条约攫取了台湾。日本占领台湾后,对台湾人民进行了非常残酷的经济掠夺,以此来增强日本的经济实力,为其进一步的侵略扩张服务。农业台湾,工业日本 起初,掠夺土地是日本最赤裸裸的一项经济政策。日本殖民者刚刚确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09:10
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赔款割地的《马关条约》,日本以刀架在清政府脖子上的方式,强行获得了觊觎已久的台湾。消息传出,全国舆论大哗。台湾人民在听到割让台湾的消息后更是悲愤交织,以进士丘逢甲为首,台湾绅民数度上电清廷,反对割让台湾;台北人民在《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二天鸣锣罢市,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09:10
丘逢甲(1864年—1912年),台湾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护台的民族英雄。他原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仓海,也称仓海先生,诗文中常自署东海遗民、台湾遗民。《马关条约》签订后,为抗击日本对台湾的侵占,丘逢甲亲率义军,与日军抗争。护台失败后,他内渡大陆,广兴新学,以图强国。逝世前,丘逢甲仍不忘光复台湾。丘逢甲至今仍为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7 15:10
雾峰林家,台湾发展史上与板桥林家齐名的"台湾第二家"。祖籍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 戎干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埔坪林姓有青年叫林石,随族亲一起渡台,在大里代(今台中大里市)创业肇基。大里代是漳州人开发的聚落。林爽文起义被清政府镇压后,大里代林姓尤其遭殃。林石被俘病死狱中,日产充公,林石的长媳黄端娘携子林琼瑶、林甲寅迁雾峰。雾峰是番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7 15:10
客家人,是汉族的八大民系之一,世居中原,因战乱或灾荒,几经迁徒,辗转至闽粤赣边 区,散居世界各地,共有6562 429万人。大约在康熙年间到民国时期,客家人分五次大规模从大陆迁往台湾。在台湾2300万人口中,客家人有460万,约占l 5。在异常艰苦的迁徙岁月中,客家人养成了一种开拓进取、不畏强暴的独特精神,保存着一种爱国爱乡、深明大义的文化意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7 15:10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被割让的消息传到岛内,人民悲愤异常,纷纷拿起武器,与日军进行斗争。虽然最终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但台湾人民反对日本殖民奴役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伴随日本在台湾统治的加强,台湾同胞斗争的方式也逐渐从武装反抗转向和平运动。因为早在1907年梁启超就曾对林献堂说过:祖国在今后三十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7 14:10
林献堂是台湾中部大地主之后代,倡导台湾民族运动,以汉人本位的思想(一生不说日语、不穿木屐,坚持汉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从事对于日本大和民族的抗争,是位有道德勇气与使命感的民族运动先驱。一八八一年十月二十二日林献堂出生于台中雾峰,七岁开始接受私塾的启蒙教育,有不错的国学造诣。他父亲林文钦好学、温和、慈善的性格,对林献堂影响颇深,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0-10-27 14:10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