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员及时间:苏绍龙、黄飞、杜燏洲、郑晓光,2013年8月8日)姓名及出生年月:阮深泽,1923年3月10号部队番号:53军炮团地址: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云南驿镇某村抗战经历:据阮深泽老人回忆,作为家中第三个儿子,1944年三丁抽一政策被抓丁入伍,由祥云前往弥渡编入53军炮团(番号已想不起来),军长周福成,绰号周大麻子。先为炮兵,
来源:我们爱老兵网
2019-03-24 11:03
(采访人员及时间:苏绍龙、张欣、秦昊、马甜、杨文辉、马抒雅、郭宁溪,2013年7月25日)姓名及出生年月:钱天泽,男,1928年部队番号: 93军步兵暂编第22师走访地点: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云南驿某村参战经历:1944年,16岁的钱天泽本作为一名初中生就读于大理中学(现大理一中)。一方面由于当时的三丁抽一制度,另一方面年轻的钱天泽志
来源:我们爱老兵网
2019-03-24 11:03
(采访人员及时间:杨文辉、王玥敏、师玮璐、郑晓光,2013年8月7日)姓名及出生年月:李腾林,男,1924年部队番号:93军第6旅,93军23师2团直属炮连地址: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抗战经历:李腾林读过小学,家中有四兄弟,16岁时哥哥被抓到保山当兵,因当时哥哥已结婚,家中也无法负担,于是他一个人到保山去换回哥哥,代替哥哥当兵。在
来源:我们爱老兵网
2019-03-24 11:03
(采访人员及时间:师玮璐、杨文辉、王玥敏、郭希柱,2013年8月8日)姓名及出生年月:环向余,男,1925年10月部队番号:大理三塔寺的十一集团军滇西干部训练团地址: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抗战经历:环向余1943年初中毕业,进入位于大理三塔寺的十一集团军滇西干部训练团学习。环向余回忆,时任教育长为宋希濂,副团长为李根源。进入干训团
来源:我们爱老兵网
2019-03-24 11:03
(采访人员及时间:苏绍龙、郭希柱、黄飞、杜燏洲,2013年8月7日)姓名及出生年月:高兰兴,男,1918年3月19日部队番号:云南驿机场守备团地址: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云南驿镇某村(安徽阜阳)参战经历:据高兰兴回忆,家中有四个弟兄,老三已经参军,但政府要求剩下的三兄弟也要抽出一名当兵,高兰兴抽中16号签,于是就入伍。高兰兴于1943
来源:我们爱老兵网
2019-03-24 11:03
(采访人员及时间:keener_j,2009年11月26日)姓名及出生年月:付心德,男,1902年12月13日所属部队:隶属西北军、19路军、71军、中尉地点:龙陵县龙山镇龙山社区(原 籍:河南)参加战斗:参加松沪、台儿庄、武汉会战及松山战斗河南项城人(并非襄城)。71军87师第二野战医院少校军医。曾参加淞沪、南京、武汉、长沙抗战(并没有台儿
来源:我们爱老兵网
2019-03-23 10:03
8月的剑川,漫山遍野都是绿,人的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有着“文献名邦,旅居福地”美誉的剑川小城在抗战期间出了很多英雄,我们此行,就是寻访那些健在的抗战老兵。老兵马国树知道采访组要来,早已在家等候。老人的眼神恍惚,视力退化,但耳朵还能够听得见,笑容满面地一一和我们握手。老人的家虽然简陋,却打扫得干干净净。马国树的老伴健在,她坐在他身...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4 08:04
从下关驱车四个多小时到达云龙县诺邓村,它安静祥和,民风淳朴,在滔滔历史洪流中,它保存了千年前的风貌。自唐代南诏时期开始,它就被称为“诺邓”,是名符其实的“千年白族村”。老兵董印文就出生在这里,60多年前的炮火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他的命运也由此改变。16岁时,董印文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和五个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国军60军当炮兵,后来,五个同学...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3 15:04
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七十多年,然而在滇西边陲一个小山村里,苦难与悲痛的记忆,让已经96岁的张益商老人难以忘怀。提起诺邓镇石门社区董印文老人,老人突然面露喜悦,说:“我们都认识,我们现在是样样都好。参加了抗日战争,我觉得是为国为民,菩萨会保佑我们的。”他腿脚不灵便,希望我们将他对董老的问候带到,说到这里,老人几度哽咽。他们曾是战友...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3 15:04
“没想到会过上今天这么美好的生活,儿孙都有了自己的工作,我对现状很满意。”这是一位抗战老兵对我们说的话。老人叫陈厚中,他安祥地坐在凳子上,慢慢给我们讲述了70多年前那段艰苦的岁月。“1942年,我正在下关学习手艺,时仅16岁的我遇上了抓丁,来到部队后,被编入了中国远征军后勤部,随部队来到缅甸,负责运送枪支弹药到前线。我们200多人一起负责...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3 15:04
穿过一片绿油油的田野,我们走进了老兵海有泉家,院子里栽满了盆景和花,干净又舒适。海有泉牵着老伴的手两人一起坐下,向我们讲起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和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1943年,年仅15岁的海有泉在远征军运输第8团为抗日部队运送军需物资。老人说:“那时候没有运输车,靠人背、马驮,一路上,听到的是水流湍急声,路窄难走,头上是日本的飞机声、...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3 10:04
廖兴根,阿昌族。这个少数民族老兵,从2003年起就卧病在床,前几年还会偶尔下床走动,如今他已经下不了床,就连站立都十分困难,听、说能力严重退化。1942年,17岁的廖兴根入伍当兵,隶属远征军11集团军炮兵团2营5连。廖兴根对抗战的记忆几乎是一片模糊,采访中由于和老人沟通不畅,我们无法从老人口中得到更多信息,只知道他在腾冲打日本鬼子时,腿、眼睛...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3 09:04
从下关行车三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云龙县漕涧镇。这里位于云龙县城西南部,东与旧州镇相连,南与保山市瓦窑乡接壤,西与保山市汶上、瓦马相邻,北与怒江州泸水县老窝乡以打虎箐沟为界,漕涧镇地处大理、保山、怒江三地州结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门,也是通往怒江大峡谷的必经之地。雨一直在下,在何李春家人带领下,我们见到了现年85岁的老人,老人身...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3 09:04
漕涧的雨仍旧淅淅沥沥地下着,我们又寻访了镇上的段治中老人。已经90岁的段治中听力和记忆力严重下降,对于那段动荡残酷的战争岁月,老人无法再详细描述,但有些东西,他至今无法忘怀。问及当年参军的原因,老人说,当时,镇上的操场上有块写着“顶天立地,继往开来”大牌子,操场大门上写着“生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看得人热血沸腾。...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3 09:04
不知为何,想到杨祜老人,总让人莫名难过,那满面风霜的脸孔,曾几何时也青涩稚嫩,那失神迟钝的双眼,只有偶尔忆起他的峥嵘岁月时,才会神采焕发。70多年前,风华正茂的杨祜参军卫国。当我们在寻访抗战老兵的第一站洱源见到他时,这位曾经的龙云近卫已经年过九旬,身体状况十分不好,并患有失忆症,生活起居全由家人照料。岁月给这个曾经英姿勃发的身影刻...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3 09:04
雨后的茈碧湖镇,白云苍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让人沉醉的青草气息,路旁的木瓜树上硕果累累。我们穿过锦缎一般的稻田,寻访到了老兵王楠灿。王老年近92岁,身体却格外健朗,难得有客来访,老人显得十分高兴,早早在门口迎接。聊天开始之前,老人还牵着老伴坐在镜头前,对着镜头整理了一下衣服。1943年,王楠灿考入到黄埔军校大理干校游干班,那时的他还是一...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3 08:04
2014年7月23日是我们见到老兵赵伟的日子。95岁高龄的赵伟身体欠佳,近几年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为了给来看望他的采访组留下深刻印象,老人艰辛的准备了许久,最后终于把勋章佩戴在了胸前,那一刻,在场的人都不禁鼻子一酸。赵伟是地道的洱源人,作为家里的独子,他曾是是父母的心头肉。从小聪颖好学的赵伟,让很多人觉得他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然而,匪患猖...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2 17:04
一个世纪会发生多少沉浮变迁,一个世纪能见证多少悲欢离合,一个世纪能倾诉多少酸甜苦辣,一个世纪又能记载怎样的传奇人生……带着诸多疑问,我们走进了92岁抗战老兵杨志高老人家。在儿子的帮助下,老人戴上了助听器,开始讲述他的抗战经历。1937年,不满17岁的杨志高随大哥在机枪第二连当学兵。同年10月,杨志高所在的第四独立大队改编为滇军第3旅13团,...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2 17:04
1941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国军对日宣战。当时的征兵政策是“三丁抽二、两丁抽一”,苏显德原本有两个哥哥,大哥早逝,二哥出了钱没去。14岁的苏显德在凤仪学木匠,师傅常让他伺候抽大烟,他心想,跟着这样的师傅怎能学到好手艺,于是就收拾东西离开木器行,第二天就被抓壮丁的抓住了。苏显德就这样被迫加入国军,被编入16卫生大队担架队,成了一...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2 16:04
2016年8月的天说变就变,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雨,穿过一大片烤烟田,一个白族村落就在眼前,老兵王俊银的家就在这里。走进院子里,盆景摆放得整整齐齐,经过雨水的滋润,更加勃勃生机。房檐下放着烤烟叶,不时能闻到淡淡的烟草香味。据悉,王家还收购菌子,偏房里摆着一筐筐新鲜的野生菌。1939年,当时大哥二哥都外出务农,家里只剩王俊银一个男丁,13岁...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网站
2018-04-12 16:04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