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厚德先生(1885—1949)是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舒家人,字石父,后以字行,是我国最早赴日本学习军事科学的留学生。舒厚德的父亲是著名科技翻译家舒高第。舒厚德1896年入上海广方言馆,习英文。14岁时他去报考清朝第一期官费留日学生,因品学兼优且个子特别高大,他在报考时说自己已经16岁了,故被录取。1898年11月,他与吴锡永、陈其采、许葆英一起被浙江...
来源:政协宁波市江北区委员会 区政协教文卫体委 谢振声
2018-03-23 15:03
内容提要“渡边”是国民党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高宗武的代号,乐清市高岙村人。“高陶”是指高宗武、陶希圣(湖北黄冈人)二人,系汪伪集团核心人物。他俩原先仇视共产党,勾结卖国贼汪精卫,亟力主张同日本讲和,被定为汉奸。《日汪密约》签订后,高陶深感其卖国罪名昭著,反省归正,在黑社会头目杜月笙的策划下,逃离上海抵达香港,于1940年1月22日在香港《大...
来源: 政协乐清市委员会 毛德传
2018-03-23 10:03
[摘要]日本帝国主义发动野蛮的侵华战争,造成中国近代以来一次最大规模的难民迁徙。本文认真考察了抗日战争期间华北、华中、华南等地难民潮的形成与迁徙过程,分别阐述了国民政府与陕甘宁边区的难民政策及其实施,展示出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斗争精神。[关键词]抗日战争,难民,迁徙,安置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战争期间,日军铁蹄践踏之处...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同起
2018-03-23 09:03
1937年7月爆发的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全国抗战随即开始。这场中日两国倾尽国力的大战,波及到了中国东部、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域,近4亿人口直接卷入了战火硝烟。这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战争打断了中国社会与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也使中国社会形态与结构发生了若干重大的不规则变化。政权控制区域一分为三1927-1937年间,国民...
来源:论文网 作者:江沛
2018-03-23 09:03
面对国家危亡,民族危机,负有民族责任感的国内医药界广大爱国贤良,都表现出了医药救国的崇高理想与奋斗精神,踊跃而机智地投入到抗日斗争战线,成为当代中国医学文化的旗帜和精髓。1931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广东中医药院校立即通电全国,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暴行,组织义勇队声援抗日。1936年,时任中国国医馆馆长的著名中医学家焦易堂,...
来源:论文网 作者:尧乡
2018-03-22 09:03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战史上,国家祭祀作为神圣庄严的政治文化仪式,书写出一页页震撼人心的时代华章?祈祷祖陵:祭祀轩辕黄帝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成为仁人志士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的邵元冲,努力促成了南京国民政府继承文化传统,重新祭祀中华民族始祖――轩辕...
来源:论文网 作者:李俊领
2018-03-22 09:03
孙汉章,1911年出生,梁村乡孙村人。7岁入国民小学读书,14岁考入县立第一高小(简称一高)。一高校长李调元,教师刘大风、石仙洲、李渭川均为中共党员,因此,学校进步空气浓厚。受进步思想薰陶,孙汉章积极追求革命。一高毕业后,孙汉章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一中学。1929年,经刘同方介绍,孙汉章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参加并组织了反对校长薛起昌压制...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濮阳市委员会网站
2018-03-22 09:03
马天胜,原名李本桥,字景温,1917年出生于河南省南乐县小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马天胜少年时代曾在韩张小学和韩张高小读书。这期间,他父亲兄弟4人分了家,不久父亲病逝,马天胜深知家庭供他上学艰难,所以学习非常用功。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简称大名七师)。大名七师是冀鲁豫地区建立中共党组织较早的地方之一,是直南的革命...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濮阳市委员会网站 陈军超
2018-03-22 09:03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难当头,热情似火的多情湘女,奋勇投身于抗日烽火之中,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敌御侮的壮丽篇章。建立妇女抗日救亡团体抗日救亡,人人有责。广大湘女纷纷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抗日救亡团体,反对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支援抗战。1937年8月7日, 湖南省妇女抗敌后援会在长沙成立。8月27日,改称为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
来源:论文网 作者:戴安林
2018-03-22 09:03
2006年盛夏的一天,为纪念安吴青训班成立70周年,50多位在京的安吴青训班和延安泽东青年干校的老领导、老学员相聚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抚今追昔,重温历史。他们曾是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霜染两鬓的耄耋老人。在他们中间,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有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李昌,有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江平……其中一些老人拄着拐杖,有...
来源:论文网 作者:周燕
2018-03-22 09:03
白潜,原名贾宪武,又名尚武,字振仙。1918年3月出生在河南省南乐县谷金楼乡西小楼村一个书香门第。他幼年丧父,由伯父贾子岚抚养成人。7岁时,在伯父创办并任校长的南乐县官庄私立小学校(校址在县城西花园)接受启蒙教育。毕业后,考入县立乡村师范就读。他在乡师读书时,就在官庄小学代课,被人称为“小先生”。1935年他从乡师毕业后,先后执教于官庄小学...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濮阳市委员会网站
2018-03-22 08:03
1931年9月,日本发动突然袭击一举侵占了中国东北多数城市,为了在世界上遮人耳目,炮制了一个傀儡政权,即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这个日本的殖民工具,留给中国的人的是耻辱和仇恨的记忆。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沈阳第二天,关东军便讨论了控制东北的方式。有部分军官曾提出要将其作为日本一部分治理,东京多数军政要人认为这种露骨行动会招致国际上的强...
来源:央广网,作者:国防大学教授徐焰
2018-03-21 10:03
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有一批龙的传人,从海外千里迢迢回到祖国,充实了中国空军的战斗力,他们就是华侨飞行员。这些爱国华侨放弃了在海外的安逸生活,归国效力。他们有的阵前杀敌,功成身退,淡泊名利;有的为国捐躯,长眠于故乡的土地之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这些飞天赤子——华侨飞行员的抗战经历。抗战中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华侨航空学校从军...
来源:凤凰网
2018-03-18 09:03
福建的党组织与华侨的关系,特别是与东南亚华侨的关系尤为密切。抗战全面爆发后,福建各地党组织对海外华侨的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积极进行国际宣传工作,不断向南洋各地报道新四军和国内抗日救亡动态,同时发动组织回国工作队、服务团等,号召全体侨胞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踊跃支援祖国抗战。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数百万的海外闽...
来源:福建日报
2018-03-18 09:03
在伟大的民族战争中,广大海外华侨以空前高涨的爱国之心,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支援祖国的抗日救亡运动,爱国华侨输财出才,贡献最多,为祖国的抗战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其中如陈嘉庚、李林、南侨总会、南侨机工等。陈嘉庚与南侨总会 1938年10月,为了更大限度地团结侨胞,更加有效地支持国内的对日斗...
来源:搜狐网
2018-03-18 09:03
到目前为止,关于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的研究成果大多侧重于 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组成的背景、动机、目的及活动等问题的论述,而较少关注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也是侵略战争受害者这一历史事实。这篇文章拟通过青少年义勇军的悲惨遭遇,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本国人民的暴行,阐明侵略战争不仅是对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对本国人民也是深重的灾难,警示日本当...
来源:论文网,作者:景小挺
2018-03-17 16:03
民兵英雄1920年5月,高祯云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县(今平度市)高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仅上了两年私塾,就因家里无力承担学费而辍学了。生活的艰辛让高祯云很小就开始从事体力劳动,在劳动中,他常常搞一些小发明,给家人和乡亲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方便。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长达6个...
来源:论文网,作者: 张枥
2018-03-17 11:03
1931―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日战争,在这场惨烈的对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中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1937年7月30日,国民党军队因伤亡惨重被迫撤离天津,...
来源:论文网,作者: 冯应先
2018-03-16 15:03
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3月。其时,抗日战争坚苦卓绝,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刚刚爆发,内战与和平、团结与分裂、独裁与民主之斗争愈演愈烈,国共两党矛盾日益尖锐。为了争取和平与民主,调停国内尖锐的政治矛盾,以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张澜、沈钧儒、黄炎培、马寅初等知识精英多方奔走,自觉组织起来,在周恩来同志的积极支持与鼓励下创建了由三...
来源:论文网,作者: 赵 丽
2018-03-15 16:03
初期关系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抗战前的中苏关系微妙。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苏联旗帜鲜明地声援中国抗战。7月13日《真理报》发表文章,14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接见中国大使蒋廷黻,表示愿意援华,国民政府开始加强对苏关系。8月21日,中苏两国代表在南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无疑是苏联对中国的重大道义支持。签约后,蒋介石派军委会参谋次长杨杰...
来源:论文网,作者: 杨耀健
2018-03-13 15:03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