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溪渡战斗要图》。《潘溪渡战斗详报》首页。 山东郓城潘溪渡,地处黄河冲积平原,西靠黄河旧堤,西南公路接连日军郓城、侯集两个据点。1941年初,鲁西军区洞悉敌情,围点打援,巧妙设伏,在此地打了一场堪称经典的平原歼灭战。 解放军档案馆珍藏的《潘溪渡战斗详报》记载,1940年下半年,驻郓城、侯集等据点日伪军,频繁扫荡鲁西根据地,我根据地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郭彩虹
2025-09-11 14:09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抗战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此领导、发起的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遵义会议后,党的路线已经走上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但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杨思聪
2025-09-11 11:09
1944年,龙居店据点被拿下后,部队经过短暂休整,接受了新的战斗任务:围攻张许据点,为解放利津城扫清外围。我们利用战斗空隙编印第一期《火线画报》,画报为红色油印8开两版单张。第一期的内容,除了报道夏季攻势战况外,还报道了一件趣事:8月13日,我博兴一区中队打埋伏,活捉了利津伪军教官、日寇竹田大尉,并缴获了一挺重机枪。 由于亲身参加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赣
2025-09-11 10:09
80年前,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那硝烟弥漫的岁月里,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武器简陋、物资匮乏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智慧,从敌人手中缴获大量武器装备。这些武器不仅成为打击侵略者、赢得胜利的重要工具,更是中国军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徐平
2025-09-11 09:09
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九月十二日敌万余合围枣南形势图》。第一二九师司令部编印《一九四二年作战材料》九一二枣南反合围首页。 枣强县位于河北东南,地势平坦,域内除索泸河两岸有少许沙丘外,别无高处,实为易攻难守之地。抗战时期,冀南军区机关及第六分区部队曾驻守于此。1942年,敌后抗战进入异常艰苦时期,日军以重兵反复扫荡我抗日根据地,仅枣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孙瑾
2025-09-11 09:09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后,120师主力一部奉令挺进冀中,战斗剧社随师政治部同行,通过同蒲、平汉两道封锁线,于1939年1月经由晋察冀边区进入冀中平原。 我们一进冀中,正遇到敌人对冀中进行第三次围攻,我们的部队立即投入战斗。这时战斗十分频繁,一仗接一仗,几乎每天都要打仗、每晚都要转移,经常和敌人相距只有一二十里。但我们仍利用战斗间隙,想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西林
2025-09-09 11:09
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史,亦可称是一部水利建设史。从国人耳熟能详的郑国渠、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红旗渠,到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利事业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也为后人留下一笔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陕甘宁边区的杨桥畔水利工程亦是这样一个范例。较之西北地区同时期的水利建设,虽然它在工程规模、建造技术等方面略逊一筹,但在推动边区农
来源:《文史天地》 文/冉思尧
2025-09-08 16:09
红1军团部分指战员合影。红军十周年纪念章。1945年发行的《中共八一建军纪念》邮票,全套1枚,面值1角。邮票采用锌版印刷,无齿孔。票幅为26 5×19 5毫米。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代表军委为华北特种兵部队授旗。1930年红1军团纪念八一起义活动1930年6月,红1军团总指挥朱德、政治委员毛泽东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取南昌,攻九江,夺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徐平
2025-08-01 14:08
巩固团结 抗战到底(版画)刘岘 作中国美术馆藏当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华大地时,美术工作者们以一种通俗化、大众化的宣传方式,勾勒出炽热的抗战精神图景,在我党我军宣传思想战线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我军的美术工作是在抗战烽火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关抗战的街头标语、黑板报、漫画、壁画等,成为这一时期最直接、广泛的传播方式。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红
2025-07-23 14:07
新华社哈尔滨6月29日电(记者张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嫩水江畔,一块写着江桥抗战纪念地的石碑庄严矗立。江水冲刷着堤岸,当年老江桥仅存的半截桥墩淹没在水下,无声诉说着94年前的硝烟与过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的江桥抗战纪念地(6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启明 摄江桥不是一座桥,而是泰来县的一个小镇。在位于江桥蒙古族
来源:新华网
2025-07-01 11:07
上海苏州河北岸,光复路1号至21号,肃穆的混凝土建筑外墙上,悬挂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行仓库抗战旧址的铭牌。向西数十步开外,纪念广场上瞻仰者众多,人们仰望四行仓库西墙在抗日战争期间留下的累累弹痕,立正、鞠躬、献花,向抗战英雄致敬。在上海四行仓库奋战的中国守军壮士(资料照片)。新华社发88年前,这里是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
来源:新华网
2025-06-27 10:06
1938年10月,新四军第3支队官兵在马家园战斗中坚守前沿阵地。八路军配合忻口战役示意图。八路军第120师官兵炮击敌碉堡。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15师骑兵营向晋察冀边界山区挺进。一支中国军队快步前行,增援据守台儿庄抵抗日军的部队。1937年8月,国民党军在淞沪会战中抗击日军。武汉保卫战中,国民党军对敌发射迫击炮。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点燃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杨涓 朱姝璇 等
2025-06-27 09:06
抗日战争是一场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政府的期许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是一个全民抵抗侵略的号召。就抗战的事实言,持久的对日抵抗,激发了中国民族民族意识的成长,抗战一般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催化剂。作为全民族反侵略战争,民众的投入当然是这场战争最显著的特征,不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5-06-10 17:06
抗日战争初期,河南省驻马店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相继进驻确山竹沟,刘少奇、李先念、朱理治、彭雪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组织领导河南和中原地区的抗日战争,使驻马店这片红色热土成为河南乃至华中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战略支撑点。我党在驻马店革命老区培养
来源:中国老区网
2025-06-09 10:06
【精彩提要】粮食是维系兵民生命力的直接纽带。抗日战争时期,黄河与长江中下游等重要粮食产区先后沦陷,国内粮食供求矛盾十分尖锐。粮食作为极重要的战略物资,直接关系到战争胜负。保障粮食供应,对于保证人民基本生活、确保大后方稳定和坚持持久抗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抗战时期,谭平山非常重视解决粮食问题之于抗日救亡的时代意义,深入思考
来源:《团结报》 作者:王文浩
2025-06-06 16:06
抗日战争时期,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严酷的战争环境里,八路军是如何开展后勤工作,保障粮食供应的?从2010年起,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孔家峧村陆续发现、公开了一千多份八路军军粮账单。这些账单,揭开了当年百姓帮助八路军保粮、藏粮、运粮的秘密。孔家峧村农民郭海波家保存及发现的部分八路军军粮账单。新华社记者刘扬涛摄保粮今欠太
来源:微观三农公众号
2025-06-06 14:06
在山地上大量开荒的人民群众陕甘宁边区财政困难全国抗战爆发初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基本精神,确定了休养民力,恢复与发展人民经济的政策。边区政府成立之初的1937年至1940年,边区的财政来源主要是依靠外援。外援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国民政府发给八路军的军饷,一部分是海外华侨和进步人士的捐款。1938年日军占
来源:《党史博览》 陈 钰
2025-06-06 14:06
从天才神童到工程界巨擘,凌鸿勋在中国铁路史上可谓极负盛名。凌鸿勋(1894—1981年),字竹铭,出生于风气开化的广东番禺(今广州),尽管幼时家境贫寒,但因天资出众,得以在亲友的帮助下接受教育,191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同年被派往美国桥梁公司实习进修,1918年学成归国。30岁时,凌鸿勋出任交通部南洋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曾是中国最年
来源:《文史天地》2025年第6期 作者:陈 哲
2025-06-06 09:06
20世纪30年代的卢沟桥。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出城抗击日本侵略军。身背大刀的中国士兵坚守卢沟桥。守卫卢沟桥的官兵抵抗日军。1937年7月7日那个闷热的夏夜,卢沟桥上的石狮见证了屈辱而悲愤的一幕。在附近举行军事演习的日本侵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第29军官兵被迫奋起反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杨涓 朱姝璇
2025-06-05 14:06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作者:彭训厚
2025-06-02 16:06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