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黑龙江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内容正文

东北抗联八道林子、南北河后方基地遗址
来源:黑河党史   2018-10-19 14:27:39

  东北抗联八道林子、南北河后方基地遗址位于黑河市北安市通北林业局前进林场境内。

  1936年9月,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立,赵尚志为省委执行主席,冯仲云为省委书记。省委确定了发展抗联第三、六军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任务。遵照北满省委“开辟新区”的指示,第三军、第六军陆续开始向铁骊(今铁力)、庆城(今庆安)、海伦、通北进行第一次西征,并在通北境内的八道林子建立了后方基地。北满抗联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率部队从汤原出发,经铁骊、庆安,向通北南北河地区进发,开始第一次西征。1937年3月冰趟子战役结束后,赵尚志决定将张光迪率领的六师200余人留下,以八道林子为后方基地,在铁骊、绥棱、海伦、通北一带开展抗日活动。赵尚志军长又率一、五师和少年连150多人继续北进。同年7月,抗联第六军700余人在戴洪宾军长率领下,经过20多天的长途跋涉到达通北南北河八道林子,与抗联第三军六师胜利会师。在八道林子召开了第六军师以上干部会议,三军六师师长张光迪参加了会议。第六军在通北攻打宋家站(原通北县城),缴获大量物资,解决冬衣与粮食,9月返回汤原根据地,完成了北满抗联第一次西征。之后,八道林子后方基地成为抗联西征部队和第三路军后期指挥中心。

  东北抗联第二次西征,在通北境内的小兴安岭西麓山区南河和北河一带又新建了后方基地,史称南北河密营。1938年6月,北满省委第八次常委会决定,为保存实力,突破日伪军在松花江下游地区的包围圈,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先后进行第二次西征。是年8月出发的第三、六军西征部队于10月先后到达通北境内,在南北河一带山区新建了秘密宿营地,并留下部分战士在此地建了被服厂和医院,成为后续部队的休整地。随后第九、十一军陆续到达这里,密营扩大,人员增多。1939年5月,第三路军在新开辟的游击区德都(今五大连池市)建立朝阳山后方密营,但南北河密营一直是抗联比较稳固的后方基地。1940年4月下旬,北满省委在南北河后方基地召开会议,史称“南北河会议”,传达党中央声音,并将抗联的三、六、九、十一军整编为三、六、九、十二支队。1940年7月19日,德都境内的朝阳山后方基地被敌偷袭,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率总指挥部南迁到通北的南北河后方基地,继续指挥北满的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春开始,黑河地区抗日游击战争进入空前残酷阶段。为保存实力,除留下部分小部队继续活动外,大部队于1941年12月初进入苏联境内野营整训。

  北安市的八道林子、南北河密营,是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第一次西征和1938年第二次西征建立起来的后方基地和北满抗日斗争后期的指挥中心。这两处后方基地,在东北抗日联军北满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6月,东北抗联八道林子、南北河后方基地遗址被黑河市政府公布为黑河市文物保护单位(拟立标志)。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