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医院遗址
抗日战争时期“朝阳山抗联密营” 遗址,位于五大连池市(原德都县)东北60 公里的朝阳山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 126°25 ′,北纬 48°58 ′,海拔 560 米左右。朝阳山(又名大横山)是朝阳山区的腹地。北倚科洛河,东临沼泽地,南以克查山为屏障,西有迷魂阵、黑瞎子沟秘密通道。在这方圆百余里的广阔山区,中心区域的山脉边绵数十峰,原始森林茂密,山谷纵横,地势复杂。
1938 年 6 月,东北抗日联军三路军五师,深入到朝阳山地区,建立了第三路军后方基地。以后,抗联第九、十路军的部队也陆续到达朝阳山地区(后改为三路军三、九支队)。核心区在大横山(当地群众称朝阳山)、石营山(当地群众称石人山)、零点岗。这 3 座山连绵数十峰,边缘区主要由石营山东北 30 公里的金马驹圈,石营山东 10 华里的桂舟山、椅圈山,石营山南 10 里的克查山、西 10 里的迷魂阵构成。1939年5月30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在这里正式成立。李兆麟任总指挥,冯仲云任政治委员,许亨植任参谋长。下辖三、六、九、十二四个支队。设龙南、龙北二个地区性指挥部。这里从此便成为抗联三路军的总指挥部。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的成立,使北满抗联部队实现了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军事统一、纪律统一,内部更加巩固,有力地促进了北满抗日游击运动的深入发展。抗联在这里先后建立了医院、修械所、被服厂、军政干校等后方机关。1940年7月19日,日伪军骑兵“讨伐队”袭击朝阳山密营,第三支队政委赵敬夫率领教导队奋勇抗击。在战斗中,赵敬夫和省委委员张兰生等壮烈牺牲,密营也被敌人破坏。1985 年,在这些地方发现抗联住过的地窨子和作战的单兵掩体 38 处,墓葬 5 处,用火遗迹 1 处,人为林间空地 800 平方米。
朝阳山抗联三路军总指挥部遗址,位于朝阳山顶西北坡,始建于1938年初,地处小兴安岭五大连池市朝阳乡境内的朝阳山上。是由6间大小的木板房构成,在1940年的一次战斗中被炮火摧毁,至今尚未恢复。该遗址地点是由陈雷、马云峰等老抗联战士,于1986年实地踏查确定,是年由朝阳乡政府树立纪念标志。现存纪念标志(照片中),是2006年大庆市抗联精神宣传小分队捐款树立。
抗日战争时期“朝阳山抗联密营” 遗址,被德都县人民政府德政发 [1992]83 号文件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区, 1993 年 7 月被黑河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 年 2 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被黑河市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节,朝阳乡的学校和周围学校的师生及群众都来这里瞻仰凭吊抗联烈士活动,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三路军指挥部遗址
三路军指挥部遗址
张兰生烈士牺牲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