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国五个博物馆呼吁全国志愿者团队收集抗战老兵手印以来,我团队积极投入到收集全省抗战老兵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已在辽阳、锦州、沈阳等地完成了收集工作。2016年10月30日,我团队志愿者三人自沈阳出发驱车至辽阳、海城两地完成原国军39集团军新八军新六师16团2营机枪2连中尉副连长张海龙老兵、新一军30师90团卫生队担架排卫生员杨德林老兵的手印采集,同时完成本季度陪伴、敬献礼品。
抗战老兵张海龙
上午十时许,我团队志愿者一行三人来到了位于辽阳县隆昌镇的养老院,而我们今天拜访的第一位老英雄正是居住在养老院里抗战时期手刃数位日本鬼子的抗战老兵张海龙,当年艰苦抗战日寇凶残张老头上、手上、腿部等都受过伤。见到了张老,老人亲切地和我们一一握手,反复要求全部志愿者都坐下,说明此行来意后张老立着站在手印册前,多次请求他才肯坐下。有力的大手放在印泥上,手按在手印册上,每一个动作严肃而认真,但由于当年受的伤左手手掌已经无法展开,之后老人用在手印下用苍劲的字体认真书写了当年所在姓名、部队番号、日期。我们了解到,张老身上佩戴的数个来自民间和政府的勋章,于老人来说是半步不得离身的,除去晚上睡觉其他时间都认真佩戴。
由于时间匆忙,将张海龙老兵手印采集结束立即前往海城,驱车到海城杨德林老兵家中已是中午,杨老居住在一间很小的房子里,院子里种了些蔬菜,推开了小屋的门看不到一件除了电灯以外的“西式”电器,闻到了经久为闻的柴火味;进入里屋,醒目的民间抗战纪念章、台湾颁发的抗战胜利纪念章挂在床旁边,敬献礼品之后给老兵及家人说明来意,当即开始了手印采集工作。老人听力欠佳,耐心大声地沟通之后开始采集,由于杨老没有文化,手印下的姓名、部队番号、日期等由志愿者代签。
正在摁手印的杨德林老兵
我团队于下午2时结束了手印采集,回沈已是三点半。今年省内走了几位老兵,但人走了故事还在,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人力尽团队最大的努力完成对老兵的核实、认可、关注,采集他们独一无二的手印,认可他们当年报国参军、抗战杀敌的卫国之举,记录他们曲折抗战、艰难抗战、传奇抗战的故事,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义务。
挥手道别的抗战老兵杨德林
笔者小记:
这是第二次前往辽阳、海城参加老兵公益活动、看望张杨二位老兵,两位老人与沈阳黄耀武是我最为牵挂的,张老是个李云龙式的传奇人物,杀鬼子数人(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身上的伤足以证明当年杀敌之英勇;张老13岁时父亲被日本人杀死,从那以后就立志杀敌报仇,几经周折中午找到了抗日队伍成为高树勋将军警卫员,说到这里老人泪流不止,紧紧我住我的手紧紧重复参军杀敌的经历,在我特意把老人所在部队番号给他看以便书写时被资深志愿者提醒――不用了,这些事早就深印在骨子里了。
杨老是相对贫困的抗战老兵,更是为数不多的远征军卫生兵,印象深刻的他在第一次见到自己老军长孙立人将军是自然而然的敬了军礼,当团队志愿者初次到他家核实并认可他就是抗战老兵是他泪流满面,哭咽无声。是的,他应该泪流满面,在此之前他说他是抗战老兵,他是卫国抗战的一份子,遭到别人的讥讽――你是抗战老兵那你为什么没有国家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因为这句话老人曾经自杀,当来自民间和台湾的纪念章送到他手上时他想用最盛大的仪式迎来这迟到的勋章,他用最热泪盈眶来迎接这迟来的认可。
团队志愿者与老兵及家属合影
附:相关老兵资料
1.张海龙
老兵姓名:张海龙
出生日期:1925.11.09
老家:山东省乐陵县前生张家子村
部队番号:39集团军新八军新六师16团2营机枪2连
退伍前任职:机枪2连中尉排长、代连长
部队长官姓名:军长高树勋,师长张汉全(此处有疑问,新6师师长是马润昌,后来是范龙章,而张汉全是暂编29师师长,是否有具体原因未知,后续走访中再核实),团长王继新,营长杨(老人有些回忆不清),特务营营长高金兰(高树勋)
老人13岁时因父亲给日本兵带路稍有迟疑,眼看着父亲被日本兵用刺刀杀害,时年父亲52岁。当时弟弟10岁,还有两个姐姐。老人立志为父报仇,决定从军。老人瞒着母亲,到了离家18里路的宋哲元(29军军长)老家所在的村,当时宋哲元在乐陵县其老家招募青年、儿童从军,老人随即加入了学兵连(连里当时有百人左右),接受了文化课、军事训练和武术训练,其中大洪拳、小洪拳掌握熟练,训练时间大约一年,在高树勋来连里视察时,老人与一个叫小牛的小伙伴演练对打,同时被高树勋相中,老人被挑去当了贴身勤务员,正式参军。因高树勋并无子嗣,高军长及夫人对年少的老人十分疼爱。让老人学识字,几年长大后成为贴身警卫员。
老人有三次负伤经历,但具体负伤的时间地点有些模糊。
第一次受伤(地点不记得了),当时部队被鬼子包围,危急时刻,老人(当时是警卫员)与军长高树勋换装,故意在明处吸引敌人注意,将敌人引开,被俘虏。后因日军看管松懈,在被押上坦克车的时候跳车逃跑,日军射击阻拦,子弹滑头部而过,头上方留有子弹擦伤的痕迹。
第二次是在河南宜阳,在与敌人激战时,子弹从左侧大腿进去,从小腿出来,动脉被打穿,血流如柱,昏死过去,不知过了多久,被逃难回来的老乡发现还有气息,被背回老乡家,这位老乡开了个中药铺,懂得医术,经老乡女儿精心照顾,一个月后康复。老人认了女主人为干妈,女儿为干姐姐。待伤养好之后,部队又回到当地,随即返回部队重回警卫员岗位。
第三次是1945年3月22日在南召黄土岭阻击日军增援。军长认为到部队一线去锻练才会有前途,尽管夫人舍不得,还是安排去机枪连任排长。仗打了一天一夜,最后子弹打光,拼刺刀时面对敌人刺来的一刀侧身一挑,借势一刀重重刺穿敌人的胸膛,但自己左手被刺穿,小臂被挑开长长的口子,右侧肋骨被挑断。随后经野战医院简单治疗,被汽车送往西安陆军医院进行治疗,在西安二年的治疗期间老人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与护理自己的护士结婚(婚后育有一女)。之后转到军人荣军院,到咸阳修养一年,景阳修养一年,左手经多次手术才有了知觉,定为三等伤残。后因伤势无法作战选择退伍,遣散费是一块金条,老人用这块金条给妻子打了一个手镯。老人现有保存完好的住院证明,以及国防部颁发的退伍证明书,并有国民政府的钢印。其中有一项负伤栏里完整的写着老人的最后受伤地点及原因。
2.杨德林
姓名:杨德林
籍贯:河南南阳杨新庄
出生时间:1924年
现居住地:辽宁省海城八里镇罗堡村
部队番号:新一军30师90团卫生队担架排卫生员
主要经历:
20岁那年春天二丁抽一去当兵,从南阳、巴中到成都体检,辗转到昆明,由美国人第二次验兵,经过重重筛选后,出国远征飞赴印度。杨老在新一军30师90团当卫生兵,排长叫王羲语、王羲如(音)。主要任务是抢救伤员。据杨老说在国外没有住过房子,下飞机后在前边部队住过的营地里,主要住的是帐逢。杨老不识字,但明确记得到过密支那,每天只知道跟着部队走,在密林中抢救伤员。当时卫生队的编制是一副担架配一支抢,用于防卫,一个排四个班,一个班五个担架十多个人。吃的是饼干,没多少生活用品,穿的军装也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
想起当年的经历,老人常常独自流泪。对当年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但提起孙立人却两眼放光,自己的部队番号也是刻骨铭心,反复讲,山高林密,死人是一坑一坑的。
说到战伤,杨老忍不住痛哭,他正在战场上抢救一个机枪练连长,姓名不记得了,左腰腹侧中了一枪,贯通左腹,现在的伤疤还有十多公分长,据杨老家人说,老人记得当年是美国人给治好的。头上擦皮伤,是在南坎行军途中被流弹擦过,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好多年一直流水不止。1945年6月由缅甸腊戍机场空运回国;1945年秋,随新一军开赴广州、香港,接受日本投降,收缴枪炮、卫生用品等。1946年初,奉命由香港九龙岛搭乘军舰,历经十几天,于一天夜里在秦皇岛登陆。到东北后不愿打内战,部队行军到海城的时候藏到老乡家,流落在当地。
杨老一生务农,和老伴与大儿子同住,子女孝顺。到2016年5月初,在家人的要求下,老兵同意不再出去拣破烂。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