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一碗饭,送去作军粮;剩下一尺布,送去做军装;剩下一个娃,送他上战场。当红日又一次照遍东方,抗日的烽火化作鲜艳的国旗随着自豪和眼泪冉冉升起;当三军列阵,铁甲生辉,和平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顺次在天安门前通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当七十响礼炮在世界最大的广场随历史的钟摆铮鸣奏响,当镌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鎏金大字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与全国十三亿中华儿女一同静默、焦急等待,当歼击机、轰炸机、空中加油机、战斗机纷呈列队呼啸而过,这注定是一场历史与现实,正义与和平,光荣与梦想,浴血奋战与凤凰涅槃的华丽展示。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更为了缅怀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明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披挂上阵的抗日老兵悬配血染的军功章再一次威容严整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七十年前,在硝烟弥漫的炮火中,他们毅然决绝,为了不受奴役,为了自己的同胞不受欺凌,更为了战胜邪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苍茫的松花江上,铁壁铜墙的太行山上,黄土弥漫的延安都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也许子弹还不时在耳边噩梦般的呼啸,也许同胞们虐血的呻吟还鼎沸般一次次从记忆的深处荡来,也许日军的铁蹄与狂笑还时不时刺激着神经,但一切都已经过去,这些用鲜血和生命丈量和平与正义的老兵更能深刻理解爱国的意义。重新穿上戎装,再敬一个标准的军礼,苍老的脸庞上分明滚动着浑浊的热泪,个中既有幸福、自尊,更有些许的遗憾。因为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大多血染疆场,马革裹尸,与敌人血战到底,直至成为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些代表自己更代表战友前来受阅的老兵百感交集,祖国作证、人民作证、历史作证,荣誉属于自己更属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民族的独立自由与解放不惮于前驱的勇士。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拥有英雄而且知道如何尊崇并传承英雄精神的民族才是一个绵延不息、愈挫愈勇,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民族。全场肃立是向抗日英雄致敬,更是向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致敬。
中国军队将再次减缩员额30万。当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从沙场秋点兵的北京迅速传遍世界,让人们再一次有理由相信“国强必霸”和“中国威胁论”的不攻自破,国际社会多极化不断发展,世界仍然很不太平。当一些国家极尽教唆、威逼利诱之能事,一方面用“假惺惺”历史的标签让中国不要过度纠结历史、忘记前嫌,另一方面却用对历史的否定和愚弄的态度在不断地百般挑唆着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神经时,中国展现的是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自信和庄严承诺。
削减军队员额是珍爱和平、面向未来,为了即将流逝的烽火岁月而隆重铭记同样是秉持正义,憧憬明天。纪念不是为了积聚和放大仇恨,而是为了回眸我们走过的艰难困苦历程,而是为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之后让我们的子孙永远不重导历史的覆辙,能够在尊严、和平、宁静、祥和之中享受生活的美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寄予在黑人和白人平等、和谐共处之上,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是寄予在百折不挠的炼狱中绽放。当国民党老兵和共产党老兵冰释前嫌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七十年前那场延续十几年的战争是全国各阶级力量同仇敌忾、英雄不屈艰难奋战的结果。当历史以巨大的包容透过迷雾而呈现本来真实面目时,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会受到巨大的震撼,是教育更是启迪。
排山倒海、气势如虹的阅兵场上我们还应该致敬还有那些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而作出重大贡献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难忘苏联红军出兵东北,难忘美国飞虎队将士的英勇果敢,难忘“驼峰航线”运送战略物资的困难重重……他们中有的伤痕垒垒,有的献出宝贵的生命永远长眠在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这片热土之上。沉甸甸的纪念勋章里同样镌刻着他们的热血、正义凝聚的历史之魂。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选择以阅兵的国之盛典来庄重纪念另一个重要目的则是唤醒人们对历史的真实感触和爱国热忱的科学释放。当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江姐等等这些彪炳青史的英雄人物都被反复质疑无厘头恶搞的时候,当西方颜色革命一阵阵汹涌澎湃地涌来的时候,当舶来文化成为年青人不加选择的新贵,本土文化日渐式微的时候,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廓开迷雾审视我们从哪里出发,为什么要出发和怎样才能更好地出发。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人的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当血气方刚的青年人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至上的思想所缠绕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能再奢望永久的和平,又怎能享受安居乐业的美好。我们不需要战争,但是我们必须有捍卫国家和平和民族尊严的勇气与能力,否则,落后就要挨打,暴戾和欺凌就还可能上演,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在这二战中伤亡人数最多,损失最为惨重,时间持续最长的东方主战场的国土上全世界热爱和平人们隆重聚集,心连心、手挽手用追思和纪念的方式来表达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伤痛的铭记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和渴慕,步履铿锵,歌声嘹亮,军仪严整。当七万羽白鸽随着胜利的鼓点凌空飞起的时候,当人们激扬澎湃的呐喊汇成“鼓”与“呼”的滔滔洪流的时候,每个人的心中一定都会油然升起无比的自豪,因为历史在不断演进,我们业已创造历史……
(作者单位:杞县纪委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