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湖南有一群这样的女人,她们或身出名门,或学有所长;她们个性鲜明,各有成就;她们虽然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却用自己的大爱、资源、财富和艰苦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为抗战难童撑起了一片天空。
抗日战争爆发后,抢救战区儿童成为一项重要的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3月10日,爱国人士在汉口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长沙人曹孟君任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保育委主任。1938年6月5日,湖南省战时儿童教养院召开成立大会。会议由湖南省湘乡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妇女运动先驱、教育家张默君主持并致词。会后,推举理事会成员35人,并选出张默君、洪希厚、曾宝荪、刘舜华、徐舒、周荇荪、阳名清、朱王浣青、龙慕兰、易文斌、陈洁、徐幼芝、谭振群、张素我、吉哲15人为常务理事,推定张默君为常务理事会主任。从1938年7月到1941年,该理事会先后建立了5个儿童保育院,收养了2000多名年龄在5岁到15岁的少年儿童。儿童保育院辗转湘西、湘东、湘南,历经艰难,为孩子们建造了家园,让他们接受了教育。在2000多名难童中,不少人后来上了大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1938年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湖南分会副主席洪希厚与丈夫、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合影。
1946年湖南第五保育院奉命改为省第五育幼院时全体教职员与学生代表合影,照片上写着“为了无数苦难的孩子我们的精神是永远在一起的”。
战时儿童保育院把孩子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长沙人曹孟君(1904—1967)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湖南分会主席、湘乡人张默君(1882—1965)
《战时儿童保育院院歌》词作者、田汉夫人安娥(1905—1976)
湖南第二保育院院长、宁乡人齐新(1907—1998)
湖南第四保育院院长、长沙人李融中(1906—1986)
湖南第五保育院老师张文远(中)与孩子们。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