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得判断出照片的拍摄地是哪里?在照片上仅有的日文标识是东边道匪首“占山”。我首先查阅了资料得知道是民国时期设立在省级与县、市之间的监察区域。东边道属于东北的行政区域,民国期间,东边道共管辖安东、兴京、通化、本溪、海龙、辉南、柳河、临江、辑安、长白、安图、抚松、抚顺、金县、复县、岫岩、庄河等20余县,大致相当于现在辽宁东部吉林西南部。在这么广阔的范围,我想查找一个人真不异于大海捞针。
我率先通过一些研究东北抗战的新浪博主求援,但是他们都不了解这个人,期间我又去东北一些抗战纪念馆去请教,但是他们也说不出来。我只能在旧书网上高价购买上百册关于东北抗战历史的书籍和这20多个县的地方资料来查找,寒来暑往,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从浩如烟海的书籍资料中仅仅查到为数不多的记载,记载处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是已经足够了!
通过三年的努力我终于得知了照片上烈士的籍贯、真实姓名与活动地区。这样就大大的缩小了范围,后来经过一番曲折与磐石市的抗联一军研究会的会长高永良老先生建立了联系,据高老传送过来的磐石地方资料详细地记载了此人的情况:“占山好”就是抗日山林队的姜振东,他被宋国荣编为磐石抗日义勇军第四支队长。他曾参加过1932年9月10日由宋国荣指挥的攻打磐石城的战斗,1932年11月23日为第四支队司令与副司令盖长风一起攻打桦甸东门,24日组成敢死队攻入桦甸县城。1934年2月21日“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下辖的第七支队长。他与盖长风是亲属关系,二人共同抗日。(此部分在我所掌握的资料中得到了印证)其后部队被抗联第一军独立师改编为抗日联合军第七师,杨靖宇将军与宋铁岩等为其部进行整顿,后部队进入抚松县内进行游击战争,1938年秋为配合抗联一军向东转移,他率部返回磐石进行战略掩护,在一次作战中被俘,后被日军杀害于磐石城东磨盘山南欢喜岭的西沟,余部编入方振声部。(此后半部分为磐石的地方文史专家邓晓溪去找其家属问询得来,这段不可考证,我手中现有资料无法得到印证,但是死亡时间与被捕地点确实是磐石无疑)。
紧接着我把照片送到了烈士的牺牲地,并且把照片给到了烈士的后人手中。
(辽宁沈阳晚报对此事的报道)
(吉林江城晚报对此事的报道)
我去实地凭吊了英烈,到磐石去看了他们就义的地方。或许在冥冥之中我与烈士有缘,购买了当时的鬼子相册,从而发现了他们的照片,继而通过众多文史资料抽丝剥茧般找了他们的信息与资料。虽然他们没有进入民政部门公布的烈士名单,他们中或许没有留下后代,但是他们是牺牲在了抗日的战场上,都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他们无愧于中华民族!
感谢60年代与80年代的文史工作者,正是他们整理第一手材料才便于今日的比对研究抗战照片。
在此郑重感谢研究抗联一军历史的高老为我邮寄了一些抗联资料,使我能够解开照片上文字背景与疑点。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