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四个区。1938年5月,一二九师主力进入冀南,徐向前首长亲手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8月20日,宣布成立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与抗战时期成立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同驻河北省涉县,后迁至邯郸市。
刘伯承、邓小平在邯郸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成功地进行了陇海、定陶等一系列战役。为野战军南征、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里召开了华北财经会议,刘邓大军南征会议。这里还是《人民日报》创刊号诞生地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印刷地。
根据地简介
又称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位于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陇海路以北,正太、石德路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四个区。全区拥有县城105座,面积60万平方公里,人口2550万。
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进入太岳和太行山区,创立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一二九师主力进入冀南,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进入冀鲁豫地区,与地方党组织建立冀鲁豫、鲁西、湖(微山湖)西三个抗日根据地。8月20日,宣布成立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与抗战时期成立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同驻河北省涉县,后迁至邯郸市。
刘伯承、邓小平在邯郸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成功地进行了陇海、定陶等一系列战役。为野战军南征、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里召开了华北财经会议,刘邓大军南征会议。这里还是《人民日报》创刊号诞生地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印刷地。
发展阶段
在从1937年冬创建至1948年夏并入华北解放区的十一年中,它经历了两个战争时期的六个战略阶段。
抗战期间
(一)1937年冬至1940年底为创建和开辟阶段。从1937年10月中旬起,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第三纵队,先后进入太行山地区,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一面打击日寇,一面与晋冀豫省委配合,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和武装,进行抗日的组织工作。到1938年4月,成立了晋冀豫军区,在潼关、郑州、石家庄、太原之间的晋冀豫地区全面展开了游击战争,基本上掌握了晋东南各县政权,形成了以我党为主的抗战局面。
1938年1月,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挺进冀南平原地区,与冀南特委一起,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4月成立冀南区党委、军政委员会和军区,陈再道、宋任穷为军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8月14日,成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辖三十余县。这样,位于高邑、安阳、禹城、东光之间的冀南根据地基本形成。
1937年冬至1938年底,我党在山东西部和河南东北部,成立了鲁西特委和第十支队,泰(安)西特委和第六支队,苏鲁豫特委和挺进支队,直(隶)南特委和黄河支队,鲁西南党组织和第五支队,并建立了几个小块根据地,为形成冀鲁豫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战略相持阶段开始后,晋冀鲁豫各个根据地相继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开展了交通斗争,打击了日寇时"囚笼政策",击退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1940年春,直南、鲁西南党政机关合并为冀鲁豫区党委和直南专员公署,第三四四旅等部组成八路军第二纵队兼冀鲁豫军区,受北方局和第十八集团军总部领导;而泰西、鲁西军政机关合并为鲁西行政主任公署和军区,成立湖西军区,受山东省委和第一一五师领导。6月,第一二九师除原有的第三八五旅、第三八六旅和冀南军区外,又成立了九个新编旅、以及太行和太岳两个军区。8月1日,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亦建立起来,下辖冀南、太行、太岳三个行政区,共十五个专区,一百十五个县,行政上初步实行了统一领导。
(二)1941年和1942年为坚持和巩固阶段。1941年以后,日寇更加残酷地进攻我党我军。两年内,日寇五次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对晋冀鲁豫根据地"扫荡"五百三十四次,实行绝灭人性的"三光"政策,使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加上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和经济封锁,一些地区又遭灾荒,财政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根据地军民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展开全面对敌斗争,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同时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终于渡过了难关。1941年7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杨秀峰为主席,薄一波、戎子和为副主席,辖太行、太岳、冀南、晋豫四个行政区。随后,鲁西、冀鲁豫、湖西根据地则合并为冀鲁豫根据地。这样,位于郑州、徐州、禹城、安阳之间的冀鲁豫根据地即全部形成。1942年,根据党中央9月1日的决定,太行分局正式成立,邓小平为书记,领导太行、太岳(晋豫并入)、冀南三个区党委,李雪峰、薄一波、宋任穷分别为区党委书记,并实行了一元比的领导。
(三)1943年至1945年9月为恢复和再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晋冀鲁豫根据地军民坚持"敌进我进",大力瓦解伪军、伪组织,打退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开辟豫北、豫西新区,发展豫东地区,战胜严重灾荒,开展整党和生产运动,进行局部反攻和大反攻。1945年8月20日,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邓小平、薄一波为正副书记;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滕代远、王宏坤为副司令员,薄一波、张际春为副政治委员。从此,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等四个根据地组成统一的晋冀鲁豫战略根据地(后称解放区),成为全国七大战略区之一。8月20日,宣布成立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与抗战时期成立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同驻河北省涉县,后迁至邯郸市。
抗战后-建国前
(四)1945年9月至1946年6月为过渡阶段。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制止国民党军的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一面对敌作战,一面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同时编组野战军(共六个纵队)和练兵,为解放战争作准备。到解放战争开始时,解放区人口增至三千万,县城一百一十座。
(五)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为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按照党中央和毛主席制订的方针,晋冀鲁豫解放区一面进行战略防御,粉碎敌人的进攻,一面进行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翻了身。同时,从各方面为战略进攻作准备。
(六)1947年7月以后为战略进攻阶段。晋冀鲁豫解放区主力部队由本区挺进中原,留下的部队在内线肃清残余敌人。1948年5月9日,与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贡献及评价
晋冀鲁豫根据地战斗的十一年。虽然斗争极其艰苦,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仅到1944年8月,部队就伤亡十万七千多人),但为革命战争作出了卓越贡献。八年全面抗战中,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军民作战3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9万多人,八路军等抗日武装发展到29万余人。具体来讲,其成就有:
首先,晋冀鲁豫根据地歼灭了大量敌人,使本地区获得了解放。在抗日战争中,晋冀鲁豫根据地坚决贯彻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制订的持久战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同日寇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歼灭日伪军四十二万余人,收复国土十八万多平方公里,县城一百零五座,解放人口两千四百万,均占各根据地总战绩、总面积、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地区的抗战任务,而且对夺取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在过渡阶段,晋冀鲁豫解放区首当其冲地抗击了国民党军的进犯,首次进行了上党、邯郸等战役,歼敌约十三万人,占各解放区歼敌总数的三分之一,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战胜国民党军进攻的信心,配合了重庆谈判,对打击蒋介石的内战阴谋,堵住华北南大门,掩护我军向东北的战略展开,促进我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毛主席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在解放战争初期,晋冀鲁豫解放区认真贯彻党中央、毛主席制订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进行了定陶、同蒲、巨(野)金(乡)鱼(台)、豫皖边等十三个战役,粉碎了敌人打通平汉路、津浦路,歼灭我军主力的企图,配合了山东、苏北战场的作战,初步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1947年夏,晋冀鲁豫解放区还首次在豫北、晋南举行战略性反攻,破坏了敌人联系东西两战场枢纽地区的防御体系,有力地配合了山东、陕北我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作战,也为我军战略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该区一年内歼敌近三十万人,为解放战争第一年度总战绩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同蒲路南段阻击战、出击陇海路战役和定陶战役打歼灭战的经验,则成为毛主席、党中央"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作战指导思想的主要典型。
1947年秋以后,晋冀鲁豫解放区后留部队,在人民群众大力协助下,继续在内线作战,进行了运城、临汾、晋中等战役,歼敌约十五万人,解放晋南、晋中广大地区,逼近和包围太原,为解放山西全省创造了很好的形势。临汾战役参战部队都取得了攻坚战经验,这对整个解放战争,"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大胜利"【注:《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第461页。】。
晋冀鲁豫根据地在十一年内,在本地区共歼敌约一百万人,是我党我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绩总和的十分之一,为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解放了这块土地和人口,使之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其次,由于晋冀鲁豫解放区对友区的支援,促进了整个革命战争的发展。晋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从人力和物力上大力支援了友区。1938年夏,第一二九师以第五支队和津浦支队(共五个营)增援山东冀鲁边区,迅速扩为四个团,帮助该地区摆脱了困境,增添了骨干力量。1940年,根据地以第二纵队一万三千人南下华中,增强了该地区的抗战力量,后来编为新四军第三师,成为苏北地区对敌斗争的骨干。1944年,根据地又以七个团和一批党政干部南下河南登封、新安地区,开辟了豫西根据地,成为中原战略区的重要部分。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了贯彻党中央的"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支援东北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晋冀鲁豫解放区在担负抗击蒋军进犯的繁重任务的情况下,仍从全局需要出发,抽调主力第一纵队和二十五个团的架子去东北,这些团架子成为东北民主联军扩大部队的一部分基础。战略进攻时,晋冀鲁豫解放区不仅全力地支持了主力部队出征,而且抽调一千多名经过训练的党政干部随军行动,成为开辟新区的重要力量。对中原突围来本区的部队,晋冀鲁豫解放区更在兵员、武器和物资方面予以补充,助其整训,并将其扩编为一个纵队,返回中原地区参加斗争,组成江汉军区。在十一年内,晋冀鲁豫根据地先后支援友区和延安的部队共约六十四个团,十几万人。这些支援,既对兄弟地区的斗争起了很大作用,也充分反映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崇高的集体主义的精神。
再次,晋冀鲁豫根据地是战略进攻的出发和补给基地,为加快战争胜利步伐尽了最大努力。解放战争经过一年的作战,敌人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陷入了被动。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性反攻,取得了主动,战略进攻的条件和时机基本成熟。在此有利形势下,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我军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并将进攻的重点置于敌人兵力薄弱且是要害的中原地区。晋冀鲁豫野战军首先开始转入进攻。从1947年6月30日起,晋冀鲁豫野战军先后以十个纵队(军)共约二十八万人,分两大集团,分别由刘伯承、邓小平和陈赓指挥,向大别山和豫西挺进,在敌人心脏南京和战略要地武汉之间插上一把利剑,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促进了全国各个战场转入战略进攻,加快了战争的进程,对夺取全国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
对这次战略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作了长期而又充分的准备。解放战争开始三个多月后,晋冀鲁豫军区就在敌人猖狂进攻时,分析了战争发展的趋势,作出了向中原出击的预见,拟制了进攻计划,并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批准。因此,第一年度就一面在内线作战,一面为向外线出击作准备。为了落实这个长期计划,1946年11月,晋冀鲁豫解放区在解放区和敌占区之间,建立了豫皖苏解放区,作为战略进攻的跃进基地,同时在组织领导上也作了分工,由薄一波、徐向前、滕代远主持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的日常工作,由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指挥野战军作战,在邓小平全面领导下,各有侧重地抓紧各项斗争和准备工作。全区各级政府都组织了战略进攻支援指挥部,负责筹集物资,以百万民兵民工组成支援供应线,以八万民兵民工随军参战。解放区除给原有的第一、二、三、四、六纵队和第三十八军各补充八千名新兵加以充实外,还将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军区各独立旅编成第八、九、十、十一纵队,将中原军区突围至晋南的部队编成第十二纵队,留下第八纵队,其余均作进攻的兵力。另又筹组新的独立旅和基干团,作为坚持内线作战的兵力。部队装备,除充实纵队炮兵营外,还建立了旅炮兵连(或营)和野司榴炮团,增加了火力。豫北、晋南攻势结束后,部队更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整训。弹药、物资、经费、粮食等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因此,部队出征时,做到了兵多将广,粮弹充足。而部队进至中原地区后,晋冀鲁豫解放区仍主动做后方补给基地,经常远程给补充兵员,运送经费、弹药和其他物资。不仅如此,解放区对进至豫皖苏地区的华东野战军部队也给予有力支援,保证其顺利完成作战任务。
另外,晋冀鲁豫根据地在保卫位于太行山地区、直接指挥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和第十八集团军总部方面,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坚固屏障。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