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激起东北人民的无比愤怒。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帮助下,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警察部队爱国官兵,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反日总队、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武装进行抗日。这些武装由民众自发组织而成,是一种义勇行动,所以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作为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东北抗日义勇军,曾经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纵观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日斗争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过程。从九一八事变至1933年2月为前期斗争,1933年3月至1940年前后为后期斗争。本文仅就前期斗争做一简述。
从九一八事变至1932年3月,是东北抗日义勇军迅速兴起的时期。
一、辽宁省抗日义勇军遍地烽火,到处打击日军侵略
辽宁义勇军从1931年10月相继兴起,其分布大体有三个中心地区。
1.辽西、辽北地区义勇军的兴起和斗争。沈阳沦陷后,省府委员、警务处长黄显声在辽西组织抗日武装,名为“辽宁民众抗日义勇军”。 11月初,黄显声委任项青山、张海天、盖凌香为“辽宁民众抗日义勇军”第1、2、3路司令,活动区域为大洼、盘山、田庄台等地。此间,北宁路沿线的义县、黑山、新民等地先后有东北军中下级军官耿继周、潘士贤、于有恩、马子丹、张海涛等人及绿林首领高鹏振(老梯子)组建的十余支抗日武装。在大通线则有高文斌、赵大中等人创立的义勇军。尔后,黄建议12月、1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迅速派人到东北各地,组织和发动义勇军进行抗日斗争。救国会马上选派一批精干人员潜赴东北各地。共产党员冯基平到耿继周部任秘书处长。爱国人士、进步青年知识分子车向忱、宋黎、苗可秀等先后到辽东三角地区、东边道、北满各地的义勇军中活动。为便于指挥和领导,救国会将辽宁省的义勇军的组织进行统一调整,一律改称“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并按路军和支队为建制单位,分别加以委任,到年底已委任22路司令和若干支队,共7万余人。12月21日,日军4万余人,分路向锦州进攻。辽西的各路义勇军却不畏强暴,奋起抵抗。与日军展开浴血厮杀。29日,正当各路义勇军拼死御敌时,东北军驻北宁路沿线部队3万余人,奉命向关内撤退,义勇军一面掩护东北军撤退,一面与日军血战。1932年1月3日,锦州失守。但义勇军斗争更加活跃。 9日,刘纯启等部(后编为34路)在锦西县附近毙日军骑兵第27联队长古贺传太郎中佐以下70余人、伤20余人。2月,耿继周部两次攻打彰武县城,毙伤日伪军200余人。高文斌部击溃伪蒙军对开鲁的进犯,毙日顾问松井大佐。此后,义勇军在辽西、辽北纵横千里的广阔地区,以山地、草原、苇塘和广大农村为基地,到处攻城、夺镇、炸铁路,袭击军用列车,几乎每天都有战事,仅重要战斗就达百余次。据不完全统计此期间共毙、伤日伪军2842人,击落敌机3架,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
2.辽东三角地带义勇军的兴起和斗争。在辽西义勇军兴起的同时,在安奉路沿线,先后组建了第28路、35路义勇军。10月初,邓铁梅在凤城小汤沟创建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东北民众自卫军”,邓任司令,到12月已达1500人 (编为28路) ,活动于安东、凤城、岫岩、庄河等地。12月26日,邓铁梅率千余人,夜袭凤城,一举攻进城内,首战告捷,毙伤日军50余人,伪军400余人,缴获步枪300余支、轻机枪3挺、迫击炮2门并大批子弹。自卫军夜袭凤城,是辽东地区抗日军民给日军的一次重大打击,点燃了三角地带抗日烽火。
3.辽南义勇军的兴起和斗争。事变后,民众抗日武装迅速兴起。在海城、台安有李纯华、张海天部,辽阳有吴三胜、沈宝林、王全一部,辽沈有林子升、刘海泉、崔德部,辽中有朱青山、崔荣山等。1932年春,中共北平市委派共产党员冯基平、共青团员林郁青、反帝大同盟盟员、青年知识分子李兆麟(又名张寿?W)等到辽阳,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名义组织义勇军。3月中旬,组成第24路义勇军,苏景阳为司令,李兆麟为联络员并代指挥之责。这些义勇军时而联合,时而单独活动,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12月下旬,张海天部在田庄台战斗中毙、伤日军150余人。翌年1月16日又在围攻沙岭镇战斗中毙日军百余人。由于义勇军的四处出击,辽南的广大农村已是义勇军的天下。
二、吉林省抗日义勇军率先举旗抗日,积极阻击日军进犯
吉林省义勇军主要由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和群众武装所组成。
1.吉林自卫军的兴起和斗争。事变后,东北防边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恰投降日军。9月24日卫队团团长冯占海反对投降,率先抗日,下旬冯率部向舒兰、五常转移,接纳了绿林首领宫长海、姚秉乾等抗日武装,并在围攻蚊河县城战斗中毙伤日军百余人,声势大壮。此间,东北军第24旅旅长李杜、25旅旅长张作舟、26旅旅长邢占清、28旅旅长丁超,驻双城的第22旅赵毅亦先后宣布抗日。12月冯占海部进行了榆树、五常、拉林等战斗,毙、伤、俘日伪军2000余人,缴获步枪2000余支,炮数门,部队发展到2万余人,扩编为4个旅、2个支队、1个骑兵团和1个炮兵营。1932年1月下旬,日伪军向哈尔滨进犯。31日各抗日将领举行会议,决议由各部联合组成“吉林自卫军”,公推李杜为总司令。丁超为中东路护路军总司令,冯占海为副司令兼右路总指挥,邢占清为中路总指挥,赵毅为左路总指挥,王之佑为前敌总司令,共3万余人。为阻击日军北犯,赵毅部在双城及其以南铁路沿线布防。并在老少沟、双城车站伏击战中毙、伤、俘日伪军900余人。由于敌强我弱,自卫军伤亡700余人,双城失守。2月2日,日军向哈尔滨猛烈攻击,自卫军将士拼死厮杀,终因伤亡奇重,于5日晚全线撤退。随后,自卫军各部相继撤至巴彦、方正、延寿、依兰、密山等地,整顿队伍,广泛吸收民众抗日力量,并取得了团山子等战斗的胜利,毙、伤日军200余人,毙、伤、俘伪军2000余人,部队发展到5万余人。
2.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的兴起和斗争。1932年1月中旬,原东北军27旅676团3营营长王德林在延吉县小城子宣布全营500名官兵为抗日队伍。中共东满特委,曾派共产党员胡泽民等10多名同志鼓动和计划起义。中共延吉县委还派党员李延禄前去帮助组织队伍。在中共东满特委的帮助和指导下,2月8日,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推王德林为总指挥,孔宪荣为副总指挥,吴义成为前敌司令,李延禄为参谋长。2月15日,救国军攻打敦化县城,初战获胜,毙日军50余人,伪军300人反正。尔后又攻占额穆、恢复蛟河,各抗日武装投向救国军,部队发展至2万人,编戍7个步兵旅,2个骑兵团。
3.吉林省各地义勇军的兴起和斗争。吉林各地,特别是吉东地区和松花江下游,各县抗日武装异常活跃。在苇河县东部林区有陈子鄂领导的农民抗日队伍,近万人;在巴彦、宾县一带有孙朝阳的义勇军,达5000余人;密山县东北部虎林沟一带有李向之的抗日队伍,约1000余人;延寿、宾县交界的山区以张炉匠为首组织的抗日红枪会,千余人;延寿二荒山地区有樊山璞组织的大刀会。吉林省南部有宋国荣、毛作彬、田霖等领导的义勇军。吉西有李海青、张广文、任子青等组织的义勇军,其势力均很大,最多时达万余人。
三、黑龙江省抗日义勇军奋起抗日,顽强抗击日军进犯
黑龙江省义勇军的抗日斗争是从嫩江桥抗战开始的。主要由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和民众抗日武装组成。11月上、中旬,东北军旅长马占山部在齐齐哈尔南嫩江桥顽强阻击日军进犯。江桥抗战失利之后,马占山率部退守克山、海伦等地,收容整顿部队,准备再战。同时收编各县保甲、警察和民团武装,组织抗日军,不到月余编成“十个总队,约有五万余人”,[1](P.24 )各地绿林英雄,亦群请收编,马氏分别给以名义,编成游击队、独立团,特设民军指挥部统辖,这是北满义勇军的由来和活动开始。[2](P.18 )
东北抗日义勇军1932年2月底已达20万人,在东北各地开展游击战,歼灭大量日伪军,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1932年3月9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建立伪满州国。夏秋之际,东北义勇军蓬勃发展,主动出击,开展了大规模游击战,掀起抗日斗争的高潮。
四、辽宁省义勇军迅猛发展,频繁出击
辽宁省义勇军发展迅速,遍及全省。1932年5月,救国会为加强领导,集中兵力作战,将辽宁各地义勇军划分为五个军区。第一军区,总指挥彭晓秋,辖14个路军、5个支队共7万余人,活动于辽河以西和热河东部地区10余县。第二军区,总指挥王化一 (由李纯华代),辖17个路军、6个独立大队共6万余人,活动于浑河以南、辽河以东的辽南地区10余县。第三军区,总指挥为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唐聚五,辖37个路军,6个独立支队共7万余人,活动于辽东地区10余县。第四军区,总指挥刘振东,辖9个路军、10余支抗日武装,约3万人,活动于辽北地区10余县。第五军区,总指挥高文彬,辖9个梯队、10个支队,约4万余人,活动于辽西和内蒙古东部地区10余县。不久又将军区改为军团,并增第六、第七军团,军团长分别为冯占海、冯庸。
1.辽西、辽北及蒙边各路义勇军主动出击。耿继周部在攻克锦西、汤河子等战斗中,部队扩编为17个支队,共1.2万余人。第48路郑桂林部在绥中一带频频出击,取得攻克绥中、兴城、鲍庄子、四方台等战斗胜利,共毙、伤、俘日伪军787人,部队发展到1.6万余人。马子丹、于百思、高鹏振等部义勇军利用青纱帐多次攻击锦州、锦西、义县等地,有力打击了日伪军。高文斌部在攻克通辽、康平、辽源等战斗中毙、伤、俘日伪军700余人。刘翔阁部在通江口、法库,金家镇等战斗中毙、伤、俘日伪军800余人。
2.辽南义勇军发起新的攻势。各路义勇军在北从苏家屯,南至盖平(今盖县)间数百里的南满路沿线,展开对敌斗争。项青山、张海天、顾冠军部在营口、海城一带广泛出击,并攻占辽中和台安县城,使日伪军疲于奔命,惊呼“遍地皆匪”,“剿不胜剿”。各部义勇军还经常袭击车站,拆毁铁路,仅7月中、下旬袭击破坏铁路事件就达1063起,使铁路运输几乎陷于瘫痪。8月初,第二军团向营口、海城、辽阳等城市发起新的攻势。顾冠军部两次夜袭营口市区,李纯华部四次袭击海城车站及附近的日军设施。8月下旬,第21、24路义勇军三次袭击日伪统治中心沈阳城,烧毁飞机场的汽油库及飞机20余架,扩大了义勇军的政治影响。
3.辽东地区义勇军的发展。1932年3月,原东北军团长唐聚五,联合辽东十四县军警人员一体反正起义,成立“辽宁民众自卫军”,众推唐为总司令。4月21日在桓仁县城召开抗日誓师大会。自卫军成立使日伪军极为震惊,急调重兵“讨伐”。各路义勇军在反讨伐作战中不断发展壮大。第16路孙秀岩部在通化击退日伪军进犯,毙日军60余人。第6路李春润部在争夺新宾战斗中毙、伤日伪军400余人。第5路张宗周、第18路林振清等部在长白、临江、辑安、宽甸等地顽强抗击由朝鲜入侵的日军,毙、伤日军200余人。第19路王凤阁部恢复了金川、辉南县城,毙、伤、俘日伪军800余人。经几个月激战,辽宁东边的桓仁、通化、新宾、抚松、金川、辉南各县全境及抚顺、清原、海龙、长白、临江、辑安、宽甸等县的广大农村,皆为自卫军所控制,部队猛增至10万人以上,扩编为37个路军、13个大队。为便于作战指挥,又按地区编成7个方面军。从8月下旬起,各方面军向沈海铁路和鸭绿江右岸敌人据点发起猛烈攻击,先后围攻了清原、海龙、辑安等县城,攻克了南杂木、营盘等地,攻打了伪军老巢山城镇和抚顺市,共毙、伤日伪军4000余人。
4.辽东三角地带义勇军的抗日斗争。邓铁梅部经几个月战斗,迅速发展到1.5万余人,扩大到18个团。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三角地带的抗日武装斗争获得新的发展。刘震卿在庄河创建了第58路义勇军,鞠抗捷等人成立了庄河大刀会,约4000余人。8月,岫岩县伪县长刘景文率伪军5000余人起义,被编为第56路义勇军,数月后发展到1.5万余人,编为9个旅。至此三角地带共有4万余义勇军,安东、凤城、岫岩、庄河等县方园几百里的广大农村都成了义勇军的天下,成为著名的三角抗日地区。各部义勇军向日伪军展开频繁攻击,在奇袭三义庙,攻占龙王庙,攻克岫岩、庄河,袭击黄土坎,围攻大孤山等战斗中重创了日伪军。日伪军连遭打击,于12月中旬纠集1万多人对三角地区发动了第一次大“讨伐”。各路义勇军奋力反击,16日庄河大刀会夜袭在土城子宿营的日军,砍死森秀树大佐(死后晋升为少将)以下数十人。17日邓铁梅、刘景文和李纯华部,在岫岩关门山、黄花甸子等战斗中毙、伤、俘日伪军500余人。月末邓铁梅率主力部队反攻文家街、红花岭、收复尖山窑据点,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大“讨伐”。
1932年夏秋之际,辽宁地区的抗日义勇军发展到高潮,各部联合作战,英勇杀敌。同日伪军作战千余次,毙伤日伪军数千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并袭击许多城镇,破坏铁路运输,牵制了大批日伪军,配合了其他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五、吉林省义勇军快速扩展,主动攻城夺镇
吉林省义勇军,在1932年向日伪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得到了极大发展。李杜的吉林自卫军经吸收民众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以松花江下游的方正、依兰等县为基地,整顿队伍、秣马厉兵,积极备战。3月中旬,日军纠集重兵分三路向自卫军发动进攻。自卫军在延寿和方正县与日伪军进行激烈战斗。冯占海率三个旅的兵力在桶子沟与日伪军混战一昼夜,打退敌人进攻,毙日伪军千余人,伪军投诚反正2700余人。4月中旬,李杜在依兰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组织7万大军分三路反攻哈尔滨。右路大军由冯占海率5个旅, 25日一举攻克方正县城,毙、伤日伪军200余人,伪军千余人反正。继而攻占宾县,攻克蜚克图,逼近市郊老山头一带。中路大军由杨耀钧、邢占清率5个旅于5月9日攻克珠河县城,毙日军200余人,俘伪军500余人,伪军1000余人反正。左路大军由张治邦率5个旅,沿中东路哈绥线向西推进。先后攻占亚布力、横道河子等地。正当自卫军各路向哈尔滨挺进时,日军一面加强哈尔滨的防务;同时组织水、陆两支部队向自卫军后方基地依兰进攻。5月15日攻克之。自卫军长期储备的大批枪弹和物资均落敌手。李杜率后方人员撤往梨树镇。日军则很快占领汤原、佳木斯、富锦等地。依兰既失,自卫军遂放弃反攻哈尔滨。5月下旬,冯占海部脱离自卫军系统,改称“吉林抗日救国军”,9月1日攻克哈南重镇阿城,挥师南下,先后破榆树,克五常,强攻舒兰,部队发展到7万余人,编成22个旅、4个支队。9月冯占海组织10余万大军分五路围攻吉林省城,各部连续强攻数日,终未能克,遂撤围转向舒兰、五常、榆树一带活动。
王德林部救国军1932年3月发展到7万余人,编为7个旅2个骑兵团,分驻在宁安、东宁等11县。3月中旬日伪军3000余人,前来讨伐。救国军为粉碎日伪军“讨伐”,在镜泊湖地区连续组织了墙缝、松乙沟、关家小铺和高岭子伏击战,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伪军1500余人起义,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并乘胜收复了宁安县城。6月以后,救国军利用山林繁茂之际,主动出击,攻打了蛟河、额穆县城。8月周保中到救国军任总参议,后任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加强了对救国军的领导和指挥。先后攻克东京城、安图、敦化等县城。救国军声威大振,吉林省中、西部的许多抗日武装均附指挥,共编25个旅,号称10万余人,归王德林直接指挥的有6万余人。
吉林省各地义勇军积极向日伪军展开大规模进攻,共战斗500多次,毙、伤日伪军2万余人,攻克城镇30余座,占据吉东13县广大地区。
六、黑龙江省义勇军挫而复起,积极战斗
1932年4月,马占山重新抗日后,在黑河再组黑龙江省政府,将原有部队整编为9个旅共约5万人。为集中抗日力量又把各地抗日武装加以整编,共编成布西、甘南、克山、克东、德都、兰西、望奎、绥化、庆城、汤原、通河、巴彦、绥滨、龙门、铁力等11支义勇军共约7万人。由这两部武装组成黑龙江省抗日救国军,马占山任总司令。4月以后,马占山率救国军在呼海路(呼兰至海伦)、齐克路(齐齐哈尔至克山)沿线开展游击战,频繁出击,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5月下旬,日军以两个师团向马占山部发动大讨伐。救国军与日伪军激战月余,绥化、海伦、克山相继失守,遂撤向农村,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此间,马占山将所部重编为3个军,更广泛开展游击战,先后攻克和袭击了克山、克东、通北、东兴、通河等县城,破坏中东、洮昂铁路使其无法通行。6月末马占山率部东征下江,日军围追堵截,陷入重围,仅率几十骑兵突围,在深山密林中碾转月余,9月到达龙门县境。这时,正值苏炳文筹备抗日,马占山遂整顿所部,与苏建立了联系。苏炳文事变前为海满护路军司令、第2旅旅长。江桥抗战时曾派一个团兵力助战,战后一直与日伪政权保持距离。9月23日,苏在海拉尔召集会议,决定举旗抗日,成立“东北民众救国军”,自任司令,张殿九为副司令,谢珂为参谋长,共编5个旅,约3万人。这对日伪盘踞齐齐哈尔威胁很大。日军立即派兵讨伐。苏率部在富拉尔基一带与日军激战月余,毙、伤日军600余人。
马占山在苏炳文抗日后,重整兵力,扩编了第4、5、6军,对日军发起了新的攻势,并与苏炳文相约双方配合作战,分四路大军于10月20日开始反攻齐齐哈尔。北路大军马占山亲率第4军围攻拉哈站日军,毙日军600余人。西路大军由苏炳文部在富拉尔基配合行动。东路大军右翼朴炳珊部连克泰安(今依安)、克山县城,毙、伤日军600余人,伪军2000人反正。东路大军左翼邓文部攻占安达,毙、伤、日军500余人,俘伪军1000余人,伪军檀自新支队起义,尔后沿中东路直逼齐齐哈尔。南路大军李海青部战斗两昼夜占领昂昂溪车站。正当各路大军向齐市攻击之际,日军从南满和吉东调集数万兵力,向黑龙江省义勇军进行反扑。各部义勇军奋勇作战,伤亡惨重,遂撤围转移。
黑龙江省义勇军战斗百余次,毙、伤日军近万人,毙、伤、俘伪军5000余人,推动了抗日斗争的大好形势的发展。
1932年夏秋是东北抗日义勇军发展的全盛时期,总人数达30万以上,在东北102个县广泛开展大规模游击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的殖民统治。□
参考文献:
[1]《东北血痕》,印维廉,第4章
[2]《反攻》第11卷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