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救亡实践社的抗战救亡活动,回忆起来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如下几件事情:
一 组织社员学习、提高对“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认识。
抗战救亡实践社的社员,都是青年职工,本着爱国热情,寻找抗日救国的途径,每感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不高,强烈要求学习,可是环境条件很差,主要是工作时间过长,每天上午八时三十分至晚上九时三十分的工作时间不能离开岗位,只能在上午八时三十分之前活动。此外是工余时间自学。学习内容有二、一是阅读报纸和什志,如《救亡日报》、《群声日报》、《大众生活》、《世界知识》;二是柳湜的《街头哲学讲话》和平心的《社会科学讲座》,少数社员还阅读马列主义的著作。其中学习章乃器的《抗战必胜论》,收获很好,从理论上坚定了抗日必胜的信心,为以后和“抗战必败论”者作斗争的理论武器。这样的学习虽然十分吃力,但一直坚持到日寇占领广州前为止。
二 出版刊物,宣传和报导抗日必胜的理论。
社员们分别在公司的各个部门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内容主要是选择报纸中歼灭日寇的胜利的电讯,互相传阅,并作解析。我们考虑光是口头宣传还份量不够,于是决定出版刊物。在困难的条件下,大家写文章,自己编辑,编成一本刊物,叫做《抗战》。因为没有印刷工具,只好大家轮流用手抄,抄的字体不整齐,内容不很充实,但封面十分美观,因为得到公司美术广告部主任李树芬的支持,亲自替这个刊物描绘一幅有抗战意义的彩色封面,使之生色不少。虽然《抗战》只得一本,但却是大家发表意见的地方,都想一看为快。这样,既团结大家,统一意志,打好思想基础,又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 揭露“抗战必败论”者的斗争。
坚持抗战和投降妥协,在先施公司及所属各单位一直存在这两种观点的斗争,抗战开展以来争论更为激烈,主张抗战救国的人是绝大多数,是优势的,主张投降妥协的人数很少,却是上层人物,能量很大,不可忽视。抗战救亡实践社一成立,就开宗明义宣布:它是为抗日救国而实践的。对于那些投降妥协论者,自然感到不高兴,可是全国正处在抗战热潮,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出来破坏,只是暗中议论和找岔子,在这些人中,付经理马丁锐,批发部长刘广辉,其中以刘广辉最为猖狂,他利用做批发业务的方便,到处宣传制造抗战失利的谣言,并大做文章广为散播,放出投降妥协的言论最多,宣传“抗战必败”论点最为广泛,然而由于八路军和新四军英勇善战,不断打击日寇,取得辉煌胜利,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群众对胜利有信心,而蒋介石的对日寇的作战不力,假抗日、真反共,以致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余汉谋所部叶肇的官兵先后败退突围逃回广州,到处散布失败情绪,又使刘广辉等人有了市场,他们利用它的批发部和余汉谋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经理处的丁处长经常来采购的关系,把这些军官不战而逃的失败情况,加以渲染,提供不少抗日必败的所谓“事实”,用以说明敌强我弱,不能抵抗,和散播唯武器论,企图挫败抗战救亡实践社和大多数满腔抗日救国热情的职工,降低抗日救国的热情。抗战救亡实践社与之斗争所持的论点是:只要全国人民团结,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坚持抗战到底,就一定取得最后胜利。并指出“必败论”、“亡国论”是适应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妄图对日妥协投降的论点。针对这种情况,抗战救亡实践社首先在社员中,抓紧组织学习,学习进步报刊如《救亡日报》《群众》什志等的有关文章,组织讨论,因而取得了驳斥对方谬论的必要思想武器,这个工作是做得较好的。接着,抓紧作调查研究,把对方散播的“战况”消息,特别是那个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的经理处丁处长散播的所谓“权威”消息,经过调查,加以揭露和分析。指出:长期抗战,坚持抗战到底是我们的战略方针,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能动摇我们坚持抗战到底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心。当中,我们在各项抗战活动,例如推动参加抗日壮丁队的训练,组织两大公司成立壮丁特别中队,献金抗日,参加抗日火炬大游行,以及撤退前的斗争等活动都是坚持抗战的实践。
四 动员社员和职工参加广州市抗日壮丁队的训练。
一九三八年间,广州市国民党当局成立抗日壮丁队。他们是利用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热情,另有目的,壮丁是从商店、工厂抽调青年职工,不脱产分区集中训练的。主要是军事训练,使之掌握军事知识,他们宣称是为了抵抗侵略。当时,抗战救亡实践社认为既是抗日救国,应该动员自己的社员和职工青年参加,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他日进行武装斗争创造必要的条件。付社长彭陈杰首先报名参加,推动了职工陈宝行、李广达、丁培、甘发等也相继参加。第一期训练毕业之后还搞第二期,同样也推动一些职工参加,接受训练。在第一期毕业之后,他们又在全市搞个在营模范团,把第一期受训的优秀青年吸收到在营模范团,再加训练。再训练的内容是军事和政治并重、军事则着重野外活动和实弹射击。付社长彭陈杰被认为优秀壮丁队员,也被吸收模范团,逐渐,彭陈杰发觉这个在营模范团是企图变为用以对付共产党的(即反共武装)。看穿了这个阴谋,彭即回社作了会报,经过商量对策,决定我们的青年职工不再参加他们的组织。彭采取逐步退出的办法,适当时他有脚气病,走动不便,不能出操,便借以提请靖海区派去共同受训的其他学员的支持,由他 们向“值星官”请求准予外出就医就离营了。但不敢回企业,而回乡暂避,待三个月结业后才返广州,就这样,彭陈杰离开了模范团。
在营模范团的训练阴谋给我们发现后,我们针锋相对,必须把青年职工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借口他们训练名额不多,光是先施百货公司已有几百职工,每期训练一二人不能适应那时抗日救国的要求,便向壮丁队建议,要求他们派教官来公司替我们训练,一切费用由公司负担,同时又推动了公司付经理罗大尧与大新公司合作,组成一个抗日壮丁特别中队,结果全市两间最大的百货公司——先施公司和大新公司的职工踊跃参加了。抗战救亡实践社除付社长彭陈杰外,所有社员都参加了。经过两大公司的经理们的协商决定,各抽调该公司的青年职工约一百人,编成一个中队,中队部设在先施公司天台游乐场内,训练的内容完全是军事课程,每天上午训练两个小时。由于经费是由两大公司负担的,比较充裕,每人一套服装,另发运动鞋一双,整齐划一,在出操跑步时令人注目,这在全市壮丁队是没有的。
随着这个特别中队的成立,为抗战救亡实践社与大新公司职工的联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正抓紧对该公司职工进行抗日的宣传发动,作了一些工作,可惜时间过短,这个中队成立不到半年,广州沦陷了!壮丁队随之解散。
五 组织职工和推动经理开展抗日献金活动。
一九三八年七月七日为“七七”抗战一周年纪念,全市开展献金活动,抗战救亡实践社积极响应。献金是根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在广州市各交通要道搭起了抗日献金台,要求各界人士捐输救国。当时,两大公司的抗日壮丁特别中队成立不久,在抗战救亡实践社全体社员的带头解囊和发动下,这个中队的队员也纷纷捐献,起了个基础作用,接着,那些主张抗战救国的职工,纷纷解囊,在公司范围的一股献金热潮掀起来了,付经理罗大尧在我们和部长们的推动下,也起来响应,一方面以企业名义献了一笔巨款,另方面又以个人名义认捐。而那些散播抗战必败论者,迫于形势也不得不献一点点,凑凑热闹。献金集中起来后,经理们主张委派一人作代表,送到献金台去,部长们基本上同意这样的做法,独是大多数职工认为应该在全市扩大影响,要通过这一实际活动,作进一步的抗战救国的扩大宣传,反对静悄悄地一个人送去。抗战救亡实践社抓住这个时机,提出请经理领队,集体列队送款到献金台,付经理罗大尧同意了,第二天早上集合排成队伍,由罗大尧带队(付经理马丁锐、批发部长刘广辉等没有去)举着一条《先施公司全体职工献金队》的横幅,浩浩荡荡,让特别中队的先施公司壮丁队排在前头,他们服装一律,队伍划一,精神奋发,从长堤到西濠口献金台,沿路行人围观,影响很好,当时出现这样一支店员职工的队伍,是十分少见的。特别在举行献金仪式的时候,观看的群众很多,真是水泄不通,有些群众自发地高呼“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等口号,直至队伍离开献金台的时候,群众热烈鼓掌,热情地欢送。对此,不仅鼓动了群众的抗日热情,而公司的职工们也再一次受到抗日救国的教育。
六 参加保卫广州火炬大游行。
一九三八年十月,日寇在我省大亚湾登陆,矛头直指广州。当时广州许多机关团体提出保卫大广州的口号,十月十六日晚他们举行火炬示威大游行,受训的抗日壮丁队都去参加,我们抗战救亡实践社对于此举,认为保卫广州,应该拥护,并热烈参加。于是鼓励抗日壮丁特别中队全体队员积极行动,帮助他们制定小旗帜,写好抗日救国标语。游行队伍在河南内港集合,先召开游行示威大会,然后高举火炬,举行游行示威。在孙夫人宋庆龄领头带领下,队伍通过海珠桥向河北长堤进发,沿途高呼口号,士气高昂,表现了广州市人民誓死民保卫广州市这个有革命传统的华南大城市的决心。火炬示威游行以后,抗战救亡实践社本想趁这时机多搞一些活动,可恨不到几天,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加之余汉谋也为了保住手中的七、八万军队,把民族存亡置于不顾,对保卫广州毫无决心,致使日寇长驱直入迫近广州,跟着当局下疏散令,国民党在广州的所有军政机关,早已逃跑,广州人民悲恨交集,纷纷离开广州,该社不得不转而作撤退前的斗争。
七 撤退前的斗争
(编者按:本节略。因本刊第二十二辑已载,详见二十二辑第31页)
八 组织战时工作队
抗战救亡实践社同职工们在取得撤退前斗争胜利的基础上,一秉抗日救国的初衷,坚决要求参加到抗战的前方去,当时余汉谋的军队纷纷撤往后方,省市机关亦随之撤离,广州基本上是一座空城,只是第四战区动员委员会仍然继续留驻,并动员群众,组织抗日队伍到前线去。在此形势下,抗战救亡实践社决定以先施公司职工的名义,要求动员委员会组织领导,参加抗日救国。该会的领导鉴于参加报名的多是学生队伍,而以职工参加的独是先施公司,所以特别批准单独成立一支队伍,叫做第一战时工作队,并委派肖响三为队长、彭陈杰为付队长,当即颁发委任状和队旗,并发经费一个月,命令立即出发。战时工作队出发到三水的时候,传来了广州沦陷的消息,大家非常痛恨余汉谋的误国,可是该工作队激发士气,毫不动摇,在三水县一带,开展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从此,一切活动均由战时工作队进行,抗战救亡实践社的活动实际结束了。
抗战救亡实践社距今已四十多年,已成历史,由于记忆所限,只能把当时比较重要的活动忆述,供治史者参考。遗漏之处,望知者补充订正。
(广州市政协供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