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冬,广州儿童剧团在南宁无法继续办学和演出,只得离开。我就是那时与同学宁燕一起参加剧团的。当时团里经济很困难,只能一站一站地走,一站一站地演出来筹集经费。因为走路的时候多,加上要自己背行李,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到达目的地,放下行李又要搭台、挂布幕、借道具准备演出,等到演出结束,拆下布幕、道具等已经很累了,同志们只有马上用水冲一下身子就去休息。到达梧州时大家身上都发现虱子。太阳出来大家就抓紧消灭虱子,虱子还未消灭手又痒起来,原来大家都生了疥疮,有的还生脓疱疮。因为团里经济困难,也不知用什么药来治。当时不知是谁提出用火药来治会快好。就买回炮仗,用火药来搽,结果搽火药更惨,不但不好,连食饭用匙都困难,成天举起双手,如投降一样,因此一见面就叫举手投降,真是哭笑不得。我那时还生了脓疱疮,痛得连走路都困难,偷偷地哭了。以后听说用硫磺膏治疥疮有效,用了硫磺膏后逐渐好了。但那时不论怎样痛苦,一听说有演出任务,大家又精神百倍,像没事人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就是广州儿童剧团的战斗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