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报道 > 投稿专栏 > 内容正文

爷爷的尸骨在何方?
来源:   2021-04-18 13:56:38

  十年前,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我有幸通过汉中档案馆张科长查到了我爷爷当年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训练班第五期生活录,首次看到的我爷爷的戎装照片。由于当时的大陆政策的松动,加上两岸关系的改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视了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执政下的中国军队的作用,特别强调是在正面战场,当年国军做出了重大的牺牲,重创了嚣张的日军,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吞并中国的狂言。在这种气氛下,我还在单位同事周围炫耀,并感到非常自豪。这和我父亲当年不敢声张,在向组织写的汇报材料中用的“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和“在上海对日作战中毙命”的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年是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距发现爷爷的军官训练班生活录和戎装照十年过去了。在这十年里,我没有停止继续寻找我爷爷的相关信息,他入学前在哪个部队?毕业后在哪个部队?在上海牺牲的具体地点和时间?有无遗留的有价值的物品等等都是我关注的问题。我不停的在互联网上寻找背景资料和各种老兵回忆录、采访纪实;在民国档案最集中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做过多次查询,今年该馆将20万抗战阵亡将士资料电子化后我还电话查询并通过关系扩大查询范围;在台北忠烈祠托人查询,台北忠烈祠有上百万抗战阵亡将士灵位;我还建立了黄埔军校洛阳分校后代QQ群,以利于相互交换情况,交流查询线索和经验,共同缅怀为中华民族做出牺牲而被遗忘的先烈们;我也试图尝试过到我爸爸生前工作过得单位档案部门查询过爸爸上交的爷爷的铜像、证章和书籍;我找到了我爷爷同期同班的同学后代并和他们建立了联系,交流信息;我利用每年回河南家乡为爸爸扫墓的时候,多次拜访现在还健在的长辈,倾听他们的相关回忆;……….可是这一切的努力没有结果,至今查询到的爷爷的资料依然停留在十年之前。

  十年前,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我初次找到爷爷军官训练班资料,写了一篇《寻找缅怀我的爷爷--黄埔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五期张鸿范》的纪念文章,在中国黄埔军校网、阜阳日报、阜阳广播电视报上面发表和刊登。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我在此把我这几年从家乡老人那里的到关于我爷爷的一些碎片化信息加以梳理,来祭奠我爷爷的亡灵和抗日战场牺牲的中国军人。

  据家乡老人回忆,我爷爷是直接考入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第五期军官训练班的,这和一些记载情况有出入,资料记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所办的军官训练班的学生一般是从基层部队抽调的,第五期大多来自东北军,但也不排除从地方直接招收一些优秀青年。当年结伴去考的好几个,只有我爷爷被录取了,这在36年在一个离洛阳40公里远的小县城里是件很荣耀的事情,当地政府还给考上洛阳军校的青年披红带花,骑上大马在县城马路上巡游展示,好不威风。当年我爷爷24岁,我爸爸一岁。据史料记载,这一批学员在学校接受的德式军事训练,要集体加入国民党。36年10月他们有幸参加了蒋中正在洛阳西工洛阳军校举办的50大寿庆典,洛阳分校的教职员工和学员列队为蒋祝寿,国民政府空军出动50架军用飞机在洛阳上空摆出了一个大大的“寿”字;耳闻目睹了西安事变前后蒋中正都在洛阳军校停留;第五期军官训练班学员还参加了远赴首都南京杭州进行的“转地”教育,集体瞻仰了孙中山陵墓,目睹了美丽的西湖;37.7回到洛阳后时逢7.7事变和8.13淞沪战役打响,战场缺人,洛阳分校紧急将学员进行分发,大部分开往上海加入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7.7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规模进军华北,蒋介石指挥的国民党军队首次主动发起抗击日军的有计划主动攻击战役,双方投入兵力近100万,其中中国军队70万。会战持续了3个多月,中国军队虽已伤亡25万:4万的代价输掉了这次会战,但它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抗战决心,鼓舞和树立了全国民众的抗日的信心,改变了日军的战略轴向,打破了日本三个月消灭中国的狂言。从双方投入兵力来看,在上海周边这个有限空间内,一时间投入兵力百万,可以想象到战斗的惨烈,后来形容淞沪战场就是一个巨型绞肉机,一个师的兵力投入进去几天就打光了。同时在战场的救护方面也存在巨大的不足,听家乡老人说,我爷爷在战场上是被日机炸弹炸掉了一条腿,倒在当地一家居民门前,但神智还算清醒,在强忍着巨疼,请求当地人家找来纸和笔还给家人写了最后一封信,描述了当时的现状,几天后失血过多死亡。在结束战役后不久,部队还专门派人将我爷爷的遗物和阵亡通知送到家乡,据家乡老人回忆,当时我的奶奶还在地里干农活,听到这一消息当场就昏厥了。那一年我爷爷25岁,我爸爸二岁。上述从部队带回的爷爷的遗物可能就是我爸爸上交给组织的那些东西,可现在不知去向,实为憾事。我爷爷牺牲时应该是一个连级尉官,是一个小人物,虽落了个尸骨不知在哪,可是他所做一切都是发生在拯救中华民族的大环境下大事件里,我做为他的晚辈也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在此我还想引用10年前我的纪念文章中一句话:向我的爷爷和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人三鞠躬,后人不会忘记你们,也不会忘却历史。

  谈到这几年需找民国历史资料的过程中也有过不少感慨,后在网上看到了国际关系学者王锦思的一篇文章《痛哉,百万抗战烈士下落成谜(国民党正面抗日战场那些事儿)》,文章中段段精彩,句句闪光,现引用其中三段:“由于当时国共两党缺乏战死战伤者名单的详细记录和统计,以至于大多数抗战烈士身份成迷,数量高达百万。其中大多数在关内战场牺牲,其次是东北战场,再其次是远征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十万中国远征军,还有少量分布在俄罗斯和日本境内。原因是战时没有仔细精心安葬,没有详细的名单统计和记载。而抗战结束后国共处于内战期间,更是无暇进行抗战牺牲者详细统计工作,以至于问题在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提出时,已经很难有机会补救,导致上百万烈士身份成迷。他们或是仅有名单或是仅有尸骨,还有许多牺牲者名单和尸骨都没有留下,宛如一缕青烟消泯在历史风云深处。被国民党认定的百万抗战烈士在新中国是不能享有烈士待遇和抚恤的,也就无从知道他们的身世来历甚至名字,遗存的公墓大都在文革期间惨遭破坏。”、“青山有幸埋忠骨,战地黄花分外香。有名的将军都有重要地位,忠骨会被隆重安葬,可是那些无名烈士谁愿问津?他们站起来是一片天,倒下时是一座山。从关注有名的牺牲者到关注无名的战死者,更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细致入微的人道精神和生命理念。”、“如果说战争索赔问题能否解决主要取决于日本方面的反省和忏悔意识的话,那么抗战烈士遗骨的寻找和名单认定完全是我们自身的任务。前者关系到对于战争伤害者及其遗属的心灵和物质的抚慰,后者关乎牺牲者的尊严和肯定,更是一项惠及全民精神品格的一件大事。可以看到,越是发达的国家的战死者身份越是清晰。即使找不到尸骨,名字是存在的;即使没有名字,尸骨是被妥善安置的。”。我感慨王学者的慷慨直言的同时,我呼吁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作为惠民项目纳入日常工作,因为个人做这个方面的工作力量毕竟有限。

  这几年在寻找历史资料的过程中,虽没有收获,但也得到不少。首先是填补了这段历史知识的空白,纠正了从小就受到的一些片面历史教育而形成错误认识、观念,在还历史真貌的同时也树立了实事求是的历史观。其次扩大了社会交往,我参加了阜阳市黄埔同学会后代联谊会并被聘为顾问,参加过多次官方和民间组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走访和关爱阜阳市健在黄埔老人和抗战老兵活动,为弘扬黄埔精神,做了很多对社会有益的工作。另外还结识了一些黄埔后代和热爱关心黄埔的热心人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黄埔军校网的创办人王坚先生,不但网站内容充实,他本人也把关心这段历史,关爱黄埔老人,弘扬黄埔精神当做一项事业,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我们黄埔后代都十分关爱这个网站,也感谢王坚所做的一切。

  随着时间的流逝,健在的黄埔老人和抗战老兵越老越少,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要抓紧努力工作,发掘资料还原历史,让更多的人们正确地认识这段历史,即使有一天黄埔和抗战的一代人都不在了,我们也不能停歇,也不能放弃,他们虽已故去,我们还在路上,这就是传承,这就是延续。

安徽阜阳张群

2015年7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