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东南游击作战
1937年11月8日太原沦陷之后,占领榆次的西进日军川岸第20师团、山冈第109师团、铁路部队以及大量兵战部队即沿同蒲路南下。第三军奉军委会命转进白晋公路沿线开展游击作战,阻敌南下。白晋公路是省城太原通往长治地区的一条主要公路干线,全长348公里,北起祁县的白圭镇,经沁县、襄垣、屯留、长治、长子、高平直达晋城。日军占领此路后,成了太原日寇大本营向晋东南地区运送军需物资及兵力的主要补给线之一,日寇以白晋线为界,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划割为太岳、太行两块,接着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从敌占区向抗日根据地构成网状压缩包围,妄图将点线占领扩大为面的占领。
11月12日,奉第二战区长官部前敌总指挥卫立煌令:第3军、第15军、第34军(欠第71师)及第二集团军:占领韩侯岭东西之线,拒止由铁路南犯之敌。奉令后各军抢筑工事,英勇迎战。
1937年12月23日,第二战区长官部,为袭击敌后并牵制敌军,即按山西省原有之七个行政区城,划分游击区,部署兵力,发动游击战。第3行政区(晋东南,辖榆社、武乡、沁县、沁源、襄垣、黎城等县)为第3游击区,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中旬,第3军及第169师在该区发动游击战,并负责破坏子洪镇~沁县、祁县~平遥之间的道路。(时间范围:1937.12~1938.2.17)。
上述指导方案奉准实施以后,未几,津浦路北、南两段之敌军,向徐州夹击。军委会于1月29日电令第二战区即向石家庄及太原出击,以策应徐州会战,因之游击计划暂未实施。至2月12日,适我晋南出击部队开始行动,因机之利为敌所操,我军出机受挫,遂于2月25日放弃韩侯岭阵地,敌军乘机南进。我军委会复于3月2日电令第二战区,实施游击计划,并令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部规复绥远,维护国际交通。
1938年2月,第二战区作部队依照战局发展态势,重新划分了战区的战斗序列。按照地域方位将所属部队划分为西路军、南路军和东路军等三个方面军。西路军是集结于晋西的晋绥军;南路军是集结于晋南的中央军,由卫立煌任总指挥;准备在同蒲铁路南段与日军作战;东路军是以第18集团军及晋东南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17军、第47军、第17师、第94师、骑4师、第529旅等部,以及山西青年抗日决死第1纵队、第3纵队。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朱德同时兼任东路军总指挥一职。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
▲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
▲第三军军长曾万钟
▲第三军第12师师长唐淮源
▲第三军第7师师长李世龙
▲第18集团军军旗
日军于1938年2月20日攻吕山西长治并沿临屯公路(临汾——屯留)西进,沿途并未有足以阻止其前进的中国军队。此部日军对对我临汾一线构成威胁。2月21日,东路军总指挥朱德到达安泽县岳阳镇,并根据敌情之变化,立即作出相应的战斗部署,令第三军曾万钟部和第47军李家钰部赶赴屯留附近阻击日军。22日,日军前锋占领屯留、长子,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安泽逼近。
当日凌晨,东路日军先头部队苫米地旅团已进入屯留与安泽交界处之良马镇,朱德判断东、北两路日军的直接目的为攻占临汾。24日,八路军总部警卫营及通讯营,在古县以东的府城镇与日军先头搜索中队进行了接触战。曾万钟军与李家钰军因徒步行车尚未及时赶到,朱德只得派副总参谋长左权率总部预备队等部队前往阻击。傍晚六时,第三军前锋第12师在崎岖山路急行军赶至屯留,并奉朱德令迅速截断屯留、良马之间的大道,夹击日军,要防敌之脱逃,须作阻敌增援。
苫米旅团明知八路军总部就在安泽,却偏在屯留被中国军第三军阻击。为了能尽快攻击八路军总部,日军步、骑、炮联合向第三军进攻。同时日军后续增援部队也向负责打援的第三军第34旅发起进袭,在强攻不果的情况下,为快速解决中国军阻击部队,日军以毒气弹轰击34旅阵地,妄囹在我军防守阵地打开一条口子。但在第三军英勇阻击下,屯留成为了日军无法攻克的天险。
因第34旅因为急行军赶至屯留,辎重不及携带,同时弹药有限,旅长寸性奇、作战参谋曹觉民在屯留张店指挥阻击战最终因弹药全部告罄而无奈撤出阵地,日军方得以突破我阵地,第34旅只得退守安泽。虽未能完全取胜,但有力地阻滞了日军的攻击,成功地使得了八路军总部赢得了安全转移的时间。日军突破第12师防线之后,即向古县长驱直入,与朱德所率部队发生遭遇战,经过一番苦战后,朱德率八路军总部直属机关部队转移动了临屯公路以南的刘垣村。
3月10日,朱德率八路军总部向太行山进发,途经安泽、屯留,于3月15日到达沁县小东岭村。
3月25日至28日,朱德以东路军总指挥名义在沁县小东岭村关帝庙召开了东路军将领会议,曾万钟、李家钰、朱怀冰、赵寿山、唐淮源、寸性奇等30余名东路军将领会议。会上朱德布置了反敌九路围攻各部队任务
(1938年3月初)第二战区长官部为实施全面游击计划,特调整部署:
(一)、东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第18集团军(辖115、120、129三师)、第3军、第47军、第17师、第94师、第169师及第117师之第529旅,以主力歼灭东阳关之敌,确保太行山建立根据地,待机规复全晋。(第3军是中国军队创建和保卫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主力军是史实)。
此一时期,第三军对日作战战史极少数有公开史料,以下为台北市国史馆现今尚未完全解密军事历史档案,仅有电文及简述公布于世,即是当时第三军的作战电文,时间为民国二十七年(即1938年),兹按时间顺亭排列记录于下:
4月10日,曾万钟电蒋中正:屯留之敌,三日增至四千,系由长治移来,潞城亦有增加。及唐淮源师吕张在屯留右夏应一带。寸性奇预在襄垣附近,李世龙师已到潞、黎西北。
4月12日,旨万钟电蒋中正:十日长垣敌步骑炮过丫几上封南娥村,与唐淮源师寸性奇旅激战退,复与增援敌遭遇李世龙师截击等。
4月14日,卫立煌电蒋中正:敌以108师团一旅附酒井镐次支队,十五日窜洪水镇被刘伯承、徐海乐旅击溃,复被寸性奇旅截击于韩壁村北等。(4月16日韩壁村一带我伤亡中校团附以下官兵280余人。——《陆军第12师华北抗战纪实》,第12师师部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4月19日,曾万钟电蒋中正:在武乡与寸性奇旅及李默庵师激战情形。
4月19日,曾万钟电蒋中正:在武乡与寸性奇旅战系酒井镐次兵团,并向沁县退去。及于韩壁被截击日军系108师团,并向襄垣溃退及武乡、韩壁、下良三役伤亡情形。(4月15日武乡附近马庄一带第12师和第7师19旅我伤亡连长以下官兵350余人)。
4月20日,卫立煌电蒋中正:赵寿山师攻克长治及徐海东旅击溃窜洪水镇日军,再被寸性奇旅截为两股,及朱怀冰、武士敏两师反攻盘陀等战情。
1938年初第三军战至沁县,划归东路军第18集团军朱德、彭德怀指挥;2月第三军奉命于屯留、长治等地截击日军师团主力,为八路军解围,毙敌无数;3月初参加黎城县东阳关战役,阻敌进犯潞城、长治,并开展这一地区游击作战。东阳关战役,第3军毙敌800余人。
3月下旬第三军曹觉民截获日军师团主力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隐蔽集结之机密情报,为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制定反围攻策略与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受到总部嘉奖;4月10日至27日,第三军作为东路军主力部队参加反敌九路围攻晋东南战役,83、84、94、169、17、129师及115师之徐海东黄克诚344旅等友军配合第三军协同收复武乡、和顺、安泽、沁源、壶关、沁县、屯留、长子、高平、榆社、辽县、晋城、阳城、沁水、黎城、潞城、襄垣、长治等18座县城,共歼敌4000余人;5月转移太行山与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及宋任穷率领的129师部队协同复战晋东南武乡、襄垣、长治、潞城、榆社等地,攻击日军第108师团等部,歼敌2000余人。
(二)、南路军总司令卫立煌,指挥第 14军、第15军、第17军、第19军、第61军,第85师、暂编第1师,及第14军团主力,以中条山为根据地,发动全面游击。
(三)、北路军总司令傅作义指挥第35军、第71师、骑兵第1军、骑兵第2军,以太原、雁门、大同迤西山区为根据地,发动全面游击。
二、反攻太原及策应徐州会战(1938.2.3~1938.6.22)
敌自沿同蒲路南下,与我主力部队在晋南交城、文水、太谷一带对峙以来,数度南侵,因后方遭我游击部队之牵制,迄无进展。至1938年2月初,敌我相持于晋南、绥西山岳地带;但华北、华东之敌,遥相呼应,有由北对进打通津浦铁路会师徐州之企图。
军委会为策应津浦路之作战,先于1月29日电示指导:现时南北各战场敌主力均向津浦路徐州、蚌埠方面转移,第一战区应向津浦路北段德州、沧州;第二战区应向太原、石家庄;第三战区应向湖州、嘉兴等处从速出击。
第二战区長官部基于上项指示,于2月3日策定作战计划:(一)战区以主力保有晋南、陵川、东阳关、韩侯岭、汾阳、吴城镇及绥西后套地区,相机推进;(二)一部向平汉、正太、平绥各路出击,破坏交通并扫荡残敌,伺机规复石家庄、太原各要地。
上项方针际拟2月中旬实施,不料当雨之敌在我军尚未行动之前,先期发动攻势,以七万之兵力,一部由东阳关及道清路西进;主力沿同蒲路南下,企图一举击破晋南守军,渡过黄河,切断陇海铁路,危胁豫皖,以配合津浦路方面攻势作战,二月中旬以来,先后与我军在晋南地区交战。
阎锡山长官鉴于敌军向晋南攻势转烈,不克分兵向石家庄进击,乃电呈中央另请调军反攻石家庄;并掩护晋东南门户,灭除第二战区侧背之敌威胁,俾能以全力向同蒲路出击,规复太原。
军委会据报后,當于2月17日电令第一、二战区,变更作战计划如右:(一)第二战区着即向正太路转取攻势,相机规复太原;(二)第二战区宋哲元部,须保有平汉铁路以西各要点,掩护第二战区右侧背;并相机侧击平汉路之敌;(三)原守备东阳关、长治一带之第47军,仍暂归第二战区指挥,并对平汉路方面注意警戒。
第二战区长官部奉到上项电令后,即策定作战计划如下:
一、方针:本战区为促使第一、五战区作战于有利态势,以一部由晋东,主力沿同蒲路转移攻势,先将太谷、交城以南之敌歼灭,乘势攻略榆次、太原,并进出娘子关、石岭关等地区。
二、部署:
(一)右翼军总司令朱德,指挥第18集团军、第3军、第47军、第17师、第94师及第117师之第529旅,以一部固守晋城、‘陵川、东阳关一带;主力第3军袭击榆次、太谷及同蒲路北段之敌,彻底破坏交通,阻绝敌军向同蒲路南段增援。
(二)中央军总司令卫立煌,指挥第9军、第14军、第15军、第17军、第19军,及第85师与骑兵第1师,俟左右两翼军将正太、同蒲路阻绝后,主力转移攻势,先将太谷、交城之敌歼灭,乘势攻略榆次、太原。(三)左翼军总司令傅作义,指挥第35军、第71师、新6旅及骑兵第1军(欠骑兵第1师),以一部进出太原以南,破坏交通,扫荡残敌,并阻绝敌之增援与撤退;主力适时向交城、文水之敌进攻,协助中央军作战。(四)总预备队指挥官陈长捷,指挥第61军及第66师在汾西临地区集结,随中央军推进。(五)骑兵第2军、骑兵第6军、挺进军及绥西各部队,分向归绥、包头之敌袭击,并破坏交通,以牵制敌军南下。
1938年2月上旬,第3军奉令由沁县、沁源分两路向榆次、寿阳出击,然到达榆社时,敌军108师团主力向东阳关进攻。第3军奉令南返,经武乡向襄阳出击,驰援、配合李家钰第47围攻敌军。1938年2月21~23日,第3军以一部守备沁县警戒,一部守备襄垣,主力向南挺进与长治敌108师团主力决战,后向屯留、长子两县转进,阻敌西侵。时第47军退守高平,17师、117师之第529旅分别守备晋城、陵川。
1938年3月初,军委会以晋省战事失利,电令阎锡山,指示战略行动如右:(一)第二战区对晋东南之敌应围歼之;(二,万一不能得手,须分向山地转进,全面游击,长期抗战;(三)不准一兵渡过黄河,称小胜为大胜,以挽战局为要。
第二战区基于上项战略指导,策定作战计划如下:
一、方针:战区为确保山西,以达成长期抗战之目的,以一部阻敌进佔黄河渡口,并破坏其主要交通线;主力迅速将东阳关之敌捕捉歼灭之。
二、部署:
(一)原右翼军队为东路军,总司令朱德,指挥第18集团军、第3军、第47军、第17师、第94师、第169师、第117师第529旅,主力歼灭东阳关之敌,确保太行山建立根据地;一部长期袭击正太路之敌。
(二)原中央军改为南路军,总司令卫立煌,指挥第14军、第15军、第17军、第19军、第61军,及第85师、暂编第1师与第14军团(原为冯钦哉将军第27路军,其第169师暂入东路军序列),一部于安泽、翼城地区,阻敌向白晋公路前进,协力东路军作战;主力以中条山、吕梁山区为根据地,发动全面游击,并竭力袭击同蒲路之敌,适时破坏其交通。
(三)原左翼军改为北路军,总司令傅作义,指挥第35军、第71师、骑兵第1军、骑兵第2军,以太原、雁门、大同迄西山地为根据地,发动全面游击;并袭击同蒲路北段之敌,适时破坏其交通。
(四)第9军、第66师为总预备队,控制于大宁及河津地区。
1938年4月上旬,敌以主力进攻襄垣我第3军,我第3军奋起反击,与敌激战三日,襄垣不守,乃向武乡转进。至四月中旬,敌续沿白晋公路两侧北进,进攻武乡、沁县我第3军,我军为诱敌深入,主动放弃武乡、沁县,待敌军进入城区后,随即合围,毙敌甚众,阻绝交通,使放进退维谷。
1938年4月下旬,我东路军乘敌疲于应付之际,复以主力第3军围攻黎城、潞城、长治等处。敌孤守城池,被困日久,被迫分两路突围,:一路东窜涉县;一路南窜高平。(注4月上旬,第47军西调改为南路军序列,接替宋哲元部所遗平陆、津茅渡等处防务)。
1938年4月起,日军沿中条山麓开始构筑工事,准备进犯中条山。国军则在中条山前沿挖掘大量战壕。
1938年5月上旬,我第3军与第17师续向高平、晋城袭击,敌受困挠过甚。5月底,敌军直经博爱向东退窜。至此,晋东南一隅,遂无敌踪。我第3军军奉令向同蒲路东侧之侯马、曲沃、新绛转进,围攻盘据侯马、曲沃之敌。
1938年4月中旬,徐州附近战况紧张,军委会为牵制晋省敌军使其不向徐州方面转用,遂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指挥南路各军全面出击,扫荡晋南三角地带之敌,并确保黄河各渡口,掩护陇海铁路交通之安全。并令阎锡山长官,严督晋北绥西各军,确实遮断同蒲路、正太、平绥各路交通,以阻滞敌之运输補给。
1938年4月25日,卫立煌策定扫荡晋南三角地带作战计划:
(一)守备王和镇地区之第17军,转移于灵石,以霍县以东之山地为根据,彻底破坏该段铁路公司,以阻绝敌之交通。
(二)第14军附第9军之第47师,及独立第5旅,以主力围攻曲沃、侯马之敌;一部固守垣曲及其以北中条山根据地。
(三)第15军猛袭黑龙关、临汾、洪洞、赵城之敌而占领之,尔后以一部向襄陵、汾城扫荡。
(四)在晋东作战之第3军,即向闻喜之敌攻击,并破坏其交通,阻敌北上增援。
(五)第61军由乡宁、汾城进攻新绛、侯马之敌,第54师,一部扫荡稷山、河津;主力協同第61军进攻新绛。
5月11号以后,依照计划逐次展开攻势;5月16日,卫长官根据战局情况,复下达攻击命令要旨:(一)第14军以主力猛攻侯马,一部围困曲沃。(二)第3军一部困袭闻喜之敌,主力北上会攻侯马以南之槐树村据点。(三)第15军以主力进攻新绛,一部攻击侯马之西望村。(四)第47军以主力固守安邑、平陸,一部袭击运城,阻敌北上增援。各部队奉令后,依期开始行动,迄至十八、十九两日,我军猛攻候马;惟以该处之敌凭坚固守。拚死抵抗,加以散踞临汾、闻喜、新绛、运城各方面敌军,纷纷向候马增援。与我外围各部发生激战,以致我屡攻侯马未下。卫立煌长官又于5月21日重新变更部署:(一)第17军为北部兵团,阻止霍县以北之敌军南下。(二)第47军附第530旅为南路兵团,分袭运城、解县、永济之敌,使其不能北上。(三)第14军为右翼兵团,主力进攻候马东之据点,一部围困曲沃。(四)第3军为中央兵团,主力攻候马西南各据点,一部围攻闻喜。(四)第3军为中央兵团,主力进攻侯马西南各据点,一部围攻闻喜。(五)第15军附第54师、第42师各一部为左翼兵团,主力进攻侯马西北各据点,一部围困新绛。(六)独立第5旅为总预备队,控制于垣曲。
5月23日,各部开始总攻,困守侯马之敌,仍依据城寨以炽盛火力与我军周旋。我军因缺乏攻城重武器及空军协助,未能奏功。且运城之敌二4余于24日攻陷安邑,北上增援。至5月底,侯马、曲沃虽久未攻克,但三角地带之我军乘机将平陆、芮城、风陵渡、永济、虞乡、解县、禹门口、河津、稷山、襄陵一带及猗氏、临晋、万泉等处之敌,先后肃清沿河渡口完全克复。至此,晋南各路之敌,除陆续聚集于运城、安邑、闻喜、侯马、新绛、曲沃六城之外,其余各地已无敌踪。
6月上旬,晋北敌军千余南下增援,6号抵达临汾以南之蒙城,被我第14军一部截击受阻。卫立煌副长官为乘敌援军未到,先行夺取曲沃、侯马,乃于7号再以第14军、第15军、第3军、第47军,于9号合力围攻。旋以各部攻击准备尚未完成,便将总攻时间改为十日拂面。届时适大雨,致各方均无进展。11日全线续行总攻,每于攻击得手之时,敌即以飞机猛炸。至12日敌再调晋北重兵南援,时卫立煌以曲沃、候马之攻击未果,为避免过大牺牲,乃主动下令各军转移整补,但仍不时向敌袭击。
6月,日军东自太行山,西迄中条山,对两山区之国军进竹子大规模扫荡,并以中条山为重点,日军在炮兵及飞机的火力掩护下,兵分多路向我第四集团军第38军赵寿山部、第96军李兴中部、第五集团军第3军唐淮源部等阵地猛攻,日军一部遭到第96军以迂回战术袭击,以致其攻势受挫。
一股日军从夏县县城东南张家坪、东北樊家岔,兵分两路向第3军阵地进犯,企图占领 麻儿山制高点,进而歼灭第3军主力,在我第3军官兵奋勇抵抗下,敌我历经3天的惨烈战斗,日军始终未能攻占磨儿山,仅强占凤山沟。驻防在薛家隘的第3军砲兵营利用日军在凤山沟集结之际,以全营十余门火炮对准凤山沟的日军,进行猛烈射击,击毙日军多人及战马多匹。进犯磨儿山之日军,因在磨山沟遭我第3军袭击及重创后,被迫连夜撤回夏县县城。
作者简介:曹小藩,男,汉族,1971年12月生,湖南省郴州资兴市人,大专文化,湖南省郴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史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抗日战争史研究员、抗日爱国将领及湖南和平解放功臣曹觉民将军嫡孙及开国中将曹里怀将军堂孙。爱好文史写作,作品多在郴州市政协主办的市级刊物《人文湘南》、山西省政协主办的省级刊物《山西文史》、湖南省政协主办的省级刊物《文史博览》、湖南省文史馆主办的省级刊物《文史拾遗》、中国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刊物《黄埔》等刊物以及中红网发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