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投稿专栏 > 内容正文

黄埔抗战英雄的遗孀,抗日军功也有你的一半
来源:黄彬   2024-01-05 14:20:26

  1942年农历10月20日,在广西苍梧县上文冲,一个黄埔军校毕业军官黄瑞琪,骑着一匹白马,身穿军装,扎着皮带,身披大红花,威风凛凛,正缓缓向村走来。

  在黄瑞琪骑马的身后,有八人抬着轿子。轿子布帘一个大大的“囍”字格外醒目,轿子里面坐着一个年轻的姑娘。一路上,霹雳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

  原来,这是黄家人正办双喜临门的大事,黄埔军校十七期二十四总队特科通讯队毕业生黄瑞琪黄埔毕业及回乡迎取甘氏。

  黄瑞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十七期二十四总队特科通讯队毕业,1922年5月9日生于广西苍梧县上文冲村黄家大屋。

  1940年5月,刚满18岁的他就以苍梧县第一名的成绩就考上黄埔军校。曾任贵州麻江通讯兵教员,国民革命军60军182师工兵营排长,高射机关枪连通讯中尉连长师部通讯上尉等职。参加过滇南防守2年多。抗战胜利后赴越南南定受降。

  妻子叫甘秀群,是距上文冲村约10里之外的木头宕村人。是一个贤良淑德,无才便是德的封建妇女,1922年5月8日生。比黄瑞琪年长一天。之前从未谋面,在封建社会,盲婚哑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顺理成章。

  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他们度过了人生中的洞房花烛夜。

  美好的日子过得飞快,黄瑞琪,甘秀群婚后一个月的早上,1942年12月下旬,一封电报催促黄瑞琪任职贵州麻江通讯兵教员。

  当晚,夫妇俩商量未来的生活。因为当时黄瑞琪刚工作,身边不宜带配偶及家属同往,只能等丈夫先在贵州安顿好再接妻子在一起。商量好后继续以当时上黄埔军校与家乡通信地“梧州平政乡码头正记兴”作沟通的桥樑。

  梧州平政乡码头,离上文冲村有20里。坐落在现在梧州市的老城区,岸上,小贩,饮食等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正记兴”正是黄瑞琪外婆家的亲戚胡绍秋经营的卖杂货的店铺。

  当时的广西重镇梧州,南来北往的三江水口热闹非凡。灯红酒绿,素有“小香港”美誉。

  平政乡码头的河岸,停泊多艘船只,承载着上通江达南宁,百色,柳州深入云贵川,下可达广州,广东各地及香港与澳门的黄金水道。在水运占优,陆路并不发达的当时,梧州得天独厚的港口码头发挥相当的优势。财政收入一度曾占据了广西的70%。

  南方的冬天,嗖嗖的寒风吹佛着每一个人。

  1942年的冬天,广西梧州平政乡码头。

  黄瑞琪的家人母亲黎氏及新婚妻子甘秀群等前来送行。黄瑞琪一一与家人道别,登上了国民政府一艘军用船只,船只一路向西,消失在茫茫西江中,他奔赴于抗战的洪流中,从此也踏上了波澜壮阔的人生。

  花开两枝,各表一朵。自从丈夫奔赴抗日前线之后,甘秀群恢复了一个出嫁妇女的形象,在家照顾年迈的公公婆婆。恰好此时,黄家此时喜上加喜,甘氏怀孕了。

  1943年春节前夕,黄瑞琪从贵州捎回任职麻江通讯兵教员后第一封信。

  “秀群吾妻,夫已在黔安顿,忆一月前我们成婚,历历在目。不能与你同来黔生活,实乃愧疚。好景在前,不日将会带你前来生活。……”

  甘秀群本来就是一个文盲,”正记兴”老板胡绍秋一一读给甘氏听。

  听到这里,甘氏喜上眉梢,带上这封信回上文冲给家翁家婆看,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次日,家人请胡老板按甘氏怀孕情况一一寄信去贵州告知黄瑞琪。

  1943年春节期间,黄瑞琪又回了一封书信,告知甘氏,说在贵州已安顿下来,可以来贵州一起生活了……

  收到第二封信后,甘氏百感交集,去还是留?当时的交通,贵州与广西苍梧,远隔重山万水,路途遥远。而且甘氏有孕在身,目不识丁,与黔人语言不通。思来想去,只有生了小孩后由丈夫回家省亲后一同前往了。

  1943年2月,在贵州麻江通讯兵学校,蒋介石,白崇禧视察该校。由于各战线缺乏通讯人才,蒋决定在麻江县通讯兵学校抽调通讯技术人员前往一线抗战。

  黄瑞琪作为黄埔军校通讯毕业的人才及成绩优秀的教员,被派往第一方面军国民革命军60军182师工兵营通讯排任排长。

  在辞行麻江通讯兵教员后,再捎信一封家书回苍梧,写道“驱徐妖寇,大敌当前,今我将赴抗日前线,大丈夫当立于天地间,为中华民族仲张正义,我奔赴前线为国效命,义无反顾,死而后已!……

  收到这封信后,家人们只得默默祈祷,一天天盼望征战的家人能凯旋平安归来。

  1938年,广州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常常在广州起飞轰炸机,在梧州上空轰炸,据后来官方统计,抗战期间日机,轰炸梧州达千余次,炸毁民房,死伤平民无数。

  1943年5月的一天,甘氏已有5个月的身孕,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年代。她还是隔三差五就要到梧州”正记兴”店铺期望丈夫寄回的信,以解相思之苦及报平安。

  这天上午,甘氏来到三角嘴从河西往河东“正记兴”赶。刚踏上当时梧州的南北交通重要大动脉“浮桥”中段。突然防空警报响彻全市,三架日机从广州向梧州上空盘旋。投弹轰炸梧州。

  市民纷纷入防空洞避难。身怀六甲的甘氏及一群市民赶紧撤离浮桥。

  身怀六甲的甘氏哪里受到这样的折腾,累倒在河岸边,下身大出血,出现“流产”的征兆。两个好心的市民见状迅速把她送到附近的“思达医院”救治。可惜,一切都迟了。

  不久,家人思量再三,还是把这个不幸消息写信到云南蒙自,正在对日防御,已任陆军60军182师工兵营通讯排长的黄瑞琪。

  黄瑞琪强忍悲痛回信。“此为日军欠下中国人民又一笔血债。欠我黄家一条人命。家人当保重身体,待孩儿在前线杀敌立功,驱逐倭寇。以偿我儿之命”

  黄瑞琪黄埔毕业奔赴前线抗日一转眼两年过去了,1944年10月,日军全面侵华犯我中华进入第七个年头又两个月后,“桂柳会战”中国民革命军队失利。广西各地陆续失守。9月28日,梧州全境沦陷!黄瑞琪与家人通信完全中断。

  1944年11月的一天,一条载着10多名日本兵的船只游戈在上文冲村对开的水域。他们对上文冲村进行了“扫荡”。所到之处,鸡犬不宁。村民纷纷跑进山里避难。

  甘氏带着家翁家婆躲入木头宕娘家。

  1945年春,一伙日军再一次在上文冲水域登陆,不但打家劫舍,而且驻两队人马于黄瑞琪的黄家大屋及潘家大屋。

  村民再一次入山躲日本鬼子。

  南方的冬天,凄凉的下着小雨,寒气逼人。 躲进深山老林的甘氏,晚上想起(夫)妻离子散,日军的暴行,惶惶不可终日东躲西藏。不由悲从中来,偎依在家婆的怀里抽泣着,……

  1945年8月14、15日,在广西梧州,国民革命军13军89师汤恩伯部,向驻梧州白云山据点的日军发动攻击,打死打伤日军数百,俘虏一百多日军。打得日军鬼哭狼嚎,余部乘船东下广州逃窜,梧州宣布光复。更振奋人心的消息是,当日,侵华日军无条件投降了。胜利的荣耀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自黄瑞琪奔赴前线抗日。与妻决别一晃三年。现在抗战胜利了,远在苍梧上文冲村的甘氏每天都来到村口的大树下,等待着丈夫的平安回家。

  年复一年,日复—日,一次次的盼望变成了失望。抗战都胜利了,还不见夫回家?

  谁人想到,此时的国运。已兄弟阋墙,干戈再起。

  1947年8月,丈夫黄瑞琪从东北的一个叫永吉的小县寄回苍梧一封信。

  这封信犹如久逢甘露。带给甘氏无限的安慰。带给天天以泪洗脸的家人们振奋人心,坚强的信心。

  醉卧沙场君莫笑,自古征战几人回。

  1948年10月16日,60军在军长曾泽生的领导下,在长春起义。黄瑞琪最终选择了回乡。1949年腊月二十四日,是南方的小年。广西苍梧上文冲村的天空 晰晰历历飘着小雪水,寒气逼人。

  一个蓬头垢脑,头发凌乱,身穿烂棉袄。乞丐一般的人出现在黄家大屋门口排徊。

  良久,那乞丐模样的人双膝跪地,向里屋哭喊着。

  “爸,妈,不肖子瑞琪回来了。”

  屋里面有黄瑞琪的父母,甘氏,堂叔,堂婶及堂弟堂妹等,众人一听似曾相识的话,不由自主跑了出来,惊喜后揽在一起哭泣。雨声,哭声交织在一起,直呼,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丈夫解甲归田,远离战争,能过男耕女织的生活是几千年来传统妇女的终极目标。

  黄瑞琪回乡后在当地教书育人。经历土改,文革后与甘氏男耕女织。于1972年夏天撒手人寰。

  2017年9月3日,庆祝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2周年的日子,晚上20点,倾盆大雨。21点雨嘎然而止。广西梧州最后一个黄埔抗战遗孀甘氏,追随她的黄埔抗战丈夫而去,终年96岁。

  (本文及图片由黄埔抗战英雄黄瑞琪,遗孀甘秀群生前讲述。嫡长孙黄彬整理提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