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而且文化沉淀十分深厚,也是一处规模大、保存好的抗战遗迹纪念地。在岳麓山赫石坡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南侧约60米,有一座外观呈“Ω”形的墓葬,由花岗岩与本地山石砌成,精巧大方,占地约16平方米,内有一通立于1946年的墓碑,上书“陆军步兵上校朱公绩熙之墓”。人们去岳麓山纪念或祭奠抗日英烈,主要参观拜谒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而于旁侧的朱绩熙墓却很少关注,对其籍贯、生平事迹更是鲜为人知。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通过查阅家谱、方志等文献以及采访亲属后裔,并钩沉史册,梳理出这位被堙没于岳麓山间的抗日英烈的简略史事。
△岳麓山赫石坡朱绩熙墓 曾桂林摄影
朱绩熙,字子毅,号志一,湖南省蓝山县东隅人,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闰八月十七日(1900年10月10日)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朱焕采、父亲朱景祚(谱名宣注)于清末在山西为官,朱景祚曾毕业于山西法政专门学校,辛亥革命后又任山西高等检察厅候补检察官,后任晋城、广灵等县司法官,颇有政声。朱景祚生有二子,长子绩熙,次子绩弘,字士毅。朱绩熙少年随父在山西生活,后就读于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他胸怀磊落,卓荦不群,自幼便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志向与气概,才兼文武,学识闳通,众人皆视其为可担当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材。
1918年,由于陆军小学、陆军预备学校先后停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原来的招生渠道已无生源,于是直接从全国各省普通中学毕业生招考。朱绩熙获悉招生消息后,投笔从戎,报名应考,最终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被录取为第八期士官生。因这期学生都没有陆军预备学校经历,故先送到各师以下连队训练9个月,期满后审核合格,才到保定军校学习。朱绩熙入学后,编入步科一队,在校期间,他勤奋学习军事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军事训练,为日后投身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绩熙在保定军校步科第八期一队名录,见《陆军军官学校同学录》,1923年编印。
据《蓝山朱氏族谱》及其弟朱士毅为兄长所撰小传记载,1922年,朱绩熙从保定军校毕业后,受知于山西督军阎锡山及晋南镇守使张鹤峰,被授予晋省陆军五团第一营中尉排长之职。在剿蒙匪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无畏,因作战有功,擢升为连长。然在军队生涯中,朱绩熙也遭遇过危机。一次,兵士因饷绌哗变,局势万分危急,而他凭借过人的胆略,当机立断,亲率部分兵士一举歼灭了哗变的魁首,驱散了从乱者,成功稳定了军心,其声名也由此在军中大振。还值得一提的是,其弟朱士毅也是一名抗日英雄,1943年衡阳军医学校毕业后,亦效仿兄长投笔从戎,应征入伍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1944年在云南腾冲之战中弹负伤,抗战胜利后解甲归田,返乡从事医疗卫生事业。
朱绩熙在保定学习时,与四川资阳人刘光英过从甚密。刘光英对朱绩熙的才能极为赞赏,将他声名传至川督刘湘处。刘湘听闻后,聘请朱绩熙为军事顾问兼教育团教官,不久提拔他为教育长中校参谋。此后,朱绩熙先后在杨森部任军官学校教育主任,在穆瀛洲师部任参谋长。20世纪二三十年代,酉阳地区匪乱猖獗,朱绩熙奉命督兵前往剿匪。他运用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经过艰苦战斗,成功剿平匪乱,因功奉命代理酉阳县长。在任期间,他展现出非凡的治理才能,积极清理讼狱,招抚流亡百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酉阳便实现了大治,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与尊敬。此时的朱绩熙,在川中军事教育领域已颇具影响力,川中自营连长以下,出自他门下的不下二三千人,桃李满天下。1933年,四川军阀刘湘与刘文辉争雄混战,朱绩熙觉得平生报国之志未酬,有些心灰意冷,便离川回湘。时第四路军第十五师驻湘,师长王东原为保定军校第八期工兵科毕业,因袍泽之谊,朱绩熙颇获第王东原赏识,又入军中充军事教育团教官,后任第28军第15师各团营校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朱绩熙毅然随军投身到抗日救亡大业中。8月,淞沪会战爆发,第十五师奉命开赴前线,参加了广福及南翔之役。会战结束后,国民政府以第二十八军第十五师为基础扩编成第七十三军,辖十五师、七十七师及暂编五师,王东原由师长升任军长。作为湘军的一支劲旅,第七十三军此后历经多次战斗的洗礼,在抗日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朱绩熙加入第十五师后,凭借其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在军中担任要职,为部队的作战和训练出谋划策。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根据第九战区的战略部署,第七十三军负责湘阴以北至洞庭湖东岸的江防,朱绩熙所在的第七十三军第十五师也肩负重任。为阻滞日军由赣北突袭长沙,9月17日,第十五师向东挺进至江西宜丰县找桥、奉新县甘坊一带,加入第一集团军卢汉部作战;19日,第七十七师西开平江,加入第十五集团军关麟征部作战。朱绩熙在战场上冷静指挥,他深入前线,观察日军的动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作战策略。面对装备精良、来势汹汹的日军,他毫不畏惧,激励着将士们的士气,率部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尤其是甘坊之役,日军凭借优势兵力和先进武器,从9月23日至29日数次轮番向第十五师阵地发起猛攻,一时阵地上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朱绩熙身先士卒,与各团士兵一同坚守阵地,击退日军一次又一次进攻。在长沙正面战场,七十三军主力设伏于粤汉铁路沿线,诱敌深入,出奇兵,打乱日军部署,最终落荒而逃。而第十五师于赣北阻击日军西进、会攻长沙,忠勇奋战,顽强抵抗,给长沙正面战场取胜提供了有力保障。朱绩熙作为团部参谋,也为保卫长沙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9—10月,日军再次大规模进攻长沙,此为第二次长沙会战。会战期间,第七十三军隶属第20集团军,朱绩熙所在第十五师也处战斗序列之中。根据军事委员会作战部署,第73军没有直接参加长沙保卫战,而是奉调第六战区,执行横渡长江、围攻宜昌、直逼襄阳的佯攻计划。在策应作战中,七十三军以第十五师与暂编五师为两翼,以七十七师为主力进行宜昌外围之战。朱绩熙偕第十五师师团长官指挥第43、44、45团袭敌据点,阻断汉口至宜昌公路交通,起到了牵制敌军攻打长沙、达到策应作战的预定目标。朱绩熙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也是功不可没。
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于1941年12月,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采用“天炉战法”,即诱敌深入、集中围歼。第七十三军再次参战,由鄂回湘,固守岳麓山。第十五师作为第七十三军的基干部队,在此次会战中承担着重要任务,驻防株洲,并相机增援长沙守军。朱绩熙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组织部队进行有效的防御和反击。他所在的第十五师与其他部队协同作战,出奇制胜,有力地促成了此次会战的大捷,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会战后,第七十三军军部在岳麓山、靳江河、株洲一带驻防整训一年多,随后又参加常德会战。然而,由于长年的战争和紧张的工作,朱绩熙已是伤病缠身,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勉力支撑和坚持着,期间屡次婉拒了上峰提拔他担任团长的任命。他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无法胜任更繁重的指挥任务,不想因个人原因而影响部队的作战。1944年5月底,长衡会战(即第四次长沙会战)爆发,朱绩熙又随师部增援宁乡,与敌激战于沩水沿岸,后因寡不敌众,奉命后撤至湘乡一带集结休整。不久,衡阳失守,国民党军溃败。朱绩熙在一次战斗中英勇负伤,他以未能为国家建立更大功勋而深感遗憾,次年伤重不治,不幸逝世,享年45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正式签署投降书,这标志着十四年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946年初,湖南省省长王东原、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在岳麓山主持修建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及附属纪念建筑,步兵上校朱绩熙以有功之将获准入葬公墓之侧(另一位是工兵上校杨季稠,其墓在公墓上方),与曾朝夕相处的战友一同长眠于岳麓山。
朱绩熙倥偬戎马一生,时评其颇具“武穆遗风,子龙肝胆”。在抗日战场上,他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书写了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壮烈篇章。他的名字及其事迹,不应堙没在山间林丛中,而应将永远铭刻在抗日英烈的历史丰碑上,为人们所敬仰和铭记。
(作者:曾桂林,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健辉,蓝山县文旅广体局一级主任科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