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投稿专栏 > 内容正文

参访九岭抗战遗址,缅怀为国捐躯英烈
来源:谢雄宇   2025-11-18 16:27:45

  两年前的深秋,我与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干部何奇一道,前往湖北通城县,在通城县诗联书画协会副会长李苏卫先生的陪同下,参访了九岭防线的部分抗战遗址,感慨系之。

  1938年6月,日军以死伤4万多人,历时4个多月的重大代价占领武汉,随后兵锋直指长沙。

  1938年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南岳召开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确定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将全国划为十一个战区。第九战区辖赣西北、鄂南及湖南全境,拥有22个军,3个挺进纵队,共计52个师,薛岳为总司令。日军把最精锐的王牌军第11军调集对阵第九战区。薛岳也调集第1、15、19、20、27、30共计6个集团军共24万兵力严阵以待。

  九岭是由鄂入湘的天然屏障,是长沙大会战的第一道防线。九岭山峰异突,连绵耸立,由九座海拔数百公尺的山峰组成。由武汉通往长沙的汉沙公路蜿延其间,多处易守难攻。九岭防线东起天岳关,西至北港,长约一百余公里。从1938年11月开始,中国军队有侯镜如的21师,梁汉民的92师,罗启疆的82师,王甲本的98师,李棠的140师,赵公武的第2师,夏炯的新编133师,魯道源的新编第10师,唐郇伯的新编第13师等十支部队先后驻防九岭,拱卫着湘北。中国军队在九岭驻守抗日6年,以牺牲4600多人的代价,牵制日寇南进增援长沙,使九岭后来被世界军事史上称为“日军侵华的悬崖”。

  我们一行首先来到到了天岳关黄龙山抗战遗址。天岳关位于湖北通城县麦市镇黄龙山,海拔840米,始建于南唐保大年间(952至955),清咸丰五年(1855)重修。现存条石石拱门高5.2米,宽7米,门额“天岳关”为清代平江大学士李元度题写。

天岳关

  1938年武汉会战后,国民革命军第46军第92师在师长梁汉民指挥下,从台儿庄撤至通城驻守天岳关抗日。梁师长军纪严明,官兵用命,是一支虎贲之师。该师驻防通城后,迅速在当地补充兵源。1939年,为旌表鲁南至鄂南阵亡的抗日英烈,梁师长动用补发的8个月军晌,历时8个月,在天岳关建成了无名英雄墓碑群。关门口公路向西20米处,便是石建仪门,高丈许,正中横梁阴刻“无名英雄墓道”。仪门两端为石雕龙头,柱顶为石雕军人头像。头像下刻有一副对联“灵护天岳;气壮黄龙”。对联下边刻有持枪站岗的军人浮雕。义门的浩然正气,激荡人心。

“无名英雄墓道”仪门

  入得仪门,便是宽敞的长条型大理石通道。拾级而上,就是无名英雄墓的主墓。平台为宽阔的四方形,坐南朝北直眺通城。墓前为丈余高的青石板字屏,雕刻着蒋中正题的“气壮山河”四个大字。墓体为正方形宝塔,共五层,顶层为一正方形长条大理石墓柱,柱面阳刻“无名英雄墓”。墓左侧刻薛岳题“浩气长存”,右侧为92军军长李仙洲题词“人类之光”。主墓背面为92师师长梁汉民撰写的墓志铭,叙述92师转战南北与日军血战的丰功伟绩。我们站在主墓前肃穆三分钟,鞠躬致敬。

蒋介石题词

  墓塔两侧各有12颗子弹造型的大理石雕直指苍穹,彰显出中华儿女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主墓的周边有大小形态各异的石碑400多块,都是军政要员和地方名士的题词。

  稍下,便是一座名为“永久亭”的石亭,石柱题联为“英雄无名,无以能名;烈士有功,有所表功”。还有众多无名英雄小墓,最显眼的是“孙鸿基少校墓”。那是1939年7月,92师在九岭布防狙击南下日军,日军的飞机投弹炸平了山头。孙鸿基指挥的4连打退敌人4次冲锋,伤亡惨重。当日军发起第5次冲锋,孙连长从战友手中夺过机枪,奋力扫射日军,毙20余人。不料他被侧面日军一梭子弹击中,肠子从右腹流出,壮烈牺牲。孙鸿基连长殉国的消息传到安徽老家,妻子李金惠女扮男装千里寻夫,终于找到通城九岭。梁汉民师长面对这一位弱女子,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毕恭毕敬的向英雄遗孀李金惠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全体官兵齐刷刷脱帽致敬。李金惠祭奠亡夫毕,掏出自己的一副金耳环,郑重交到梁汉民师长手上,满含着泪水说:“师长,请您代我另立一座坟墓,墓碑上就刻“亡夫孙鸿基墓,妻李金惠立”。她並无奈地表示,因为战乱,只能为孙连长守墓三日。当国军统帅蒋介石听到这个悲壮的消息后,立即电令梁师长在九岭的黄龙山修建“无名英雄纪念墓碑”,亲题“气壮山河”四个大字以示旌表。

孙鸿基少校墓

永久亭

  下午,我们又快速驱车前往“立马九岭”立碑处。椐李苏卫先生介绍,在老湘汉公路与新106国道交叉处的象鼻嘴,是一处险要的易守难攻的军事隘口。1941年元月6日,日军第6师团45联队共4500O人进攻包围九岭,我第58师和新10师伤亡惨重,失去了对九岭阵地的控制。薛岳立即电令鲁道源率新11师收复九岭。鲁道源会同113师主力攻占九岭两侧的宝盖山,华龙山,杨台尖等阵地,毙敌数千,于11日收复九岭。长沙大捷后的1942年,鲁道源晋升58军军长。为了纪念在九岭战役中牺牲的将士,特拨款在九岭象鼻山下石井沿公路的 山脚处建一石亭,上刻“立马九岭”四个篆字,书“滇南鲁道源题”。並镂刻鲁道源撰写的碑文“滇南健儿镇此间,三捷长沙敌胆寒。立马九岭歼顽敌,屡教倭奴弃甲还。”旨在表彰中国军队在九岭防线以少胜多,阻滞日军南下长沙的功绩。可惜这些珍贵的抗战遗物在十年文革浩劫中被撤除了。

 

92师无名英雄墓

鲁道源立马九岭碑

  2017年8月,在通城县百丈潭水资源保护与生态发展促进会会长毛绪武的倡议和主持下,自筹十几万元资金,在象鼻嘴下石井加油站北侧,重新树立起九块硕大的碑石。主碑石仍然镂着鲁道源的“立马九岭”碑名和碑文,其余8块分别镂刻着8位名人的题词。

新修“立马九岭”碑林

  曾国藩:欲保长沙,先保九岭

  毛泽东:为永久和平而战

  蒋介石: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便是中华民族千古罪人

  董必武: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

  薛  岳:誓与长沙共存亡

  侯镜如:九岭阵地山势险要,阻击敌人二年之久,给敌人打击很重,在长沙保卫战中占了重要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王  震:把胜利的旗帜插到敌后去

  王甲本: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

  李苏卫先生还说,我们应该携手湘卾赣三省联谊,共同推进三省边界抗战遗址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湘鄂边界著名的抗战遗址有大云山“三战三捷”抗战摩崖石刻,新墙河抗战遗址群,天岳关无名英雄公墓,露江山抗日纪念园,“立马九岭”碑林,上狮洞“雄霸南天”石刻,南江战地医院等。我们期待,政府和民间共同努力,三省边界的抗战遗址的深层次考察研究,全方位开发利用,高标准修复建设,一定能够跨省联动,打造边界抗战遗址文化的版块集成。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九岭,我们回味着抗战时中国军队在九岭防线的艰难卓绝的久挺,更加坚信正义必胜,和平永久!为九岭防线中守阵抗日而牺牲的爱国先烈永垂不朽!

2025年11月10日

  作者简介:谢雄宇,男,1947年1月出生,大云山公园退休干部。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湘文化和抗日战争史料研究会研究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