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闽粤军参谋长邓铿
(三)进军福建扩军至七十营
5月17日,援闽粤军开始攻闽,至5月31日连占永定、长汀,深入闽西境内百里,占领汀州八属。5月31日,攻占汀州,守军汀州警备司令符开铭部投诚,所部改编为第13统领蒋国斌部。6月19日,赵光策动在泉州的陶质彬营反正,6月20日进攻德化,朱得才营响应,改编为粤军第10统领赵光。此期间驻武平、蕉岭边境之福建省防军谢营反正,又运动武平、上杭民军蓝玉田、钟大辉各一大队归附。第二支队参谋长罗翼群改任第12统领。此时原警备队编成第11统领黄凤纶。7月,许部扩编三营,升谢文炳为第14统领。
1918年7月下旬,陈炯明重新部署,调整兵力,再次向闽粤边的闽军发动攻势;8月31日粤军收复漳州。
9月1日,援闽粤军正式整编为两个军,陈炯明以总司令兼任第一军军长,驻扎漳州、龙岩等地。许崇智为第二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驻扎汀州。下属的统领也进行了重编:
附:1918年9月1日,援闽粤军整编一览表
第一军 军长陈炯明兼、参谋长邓铿,副官长黄强 共42个营
第一支队正司令李炳荣:第1统领许廷杰、第2统领饶寿平
第三支队正司令罗绍雄:第9统领李汉隆
第四支队正司令洪兆麟:第4统领洪兆麟
第六支队正司令邓本殷:第8统领邓本殷
第1预备队司令熊略:第6统领熊略、第7统领张化如
第2预备队司令林祖密:
第3预备队司令龚振鹏
第1军警备队司令陈炯光:第11统领黄凤纶、第5统领陈小岳
民军支队司令李次皋
直辖:第3统领梁鸿楷、第10统领钟景棠
第二军军长许崇智 共13个营
第五支队正司令关国雄
第七支队正司令吴忠信:第13统领蒋国斌
直辖:第12统领罗翼群、第14统领谢文炳
民军支队司令孙本戎:卢兴邦、詹凯部民军
(四)和谈划界成立前后的粤军裁遣及整编
1918年11月6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发布停战令。11月22日,南方军政府主席总裁岑春煊又以护法军政府名义下令停战。12月6日,陈炯明与李厚基达成停战协议。
援闽粤军利用划界而守的停战时机,开始进行扩编整训。在闽西南积极进行扩充,发展兵力至2万多人。(原各支队直辖之机炮连扩编成营)。
附:1918年12月初时援闽粤军一览表
第二军军长许崇智 共28个营
第七支队司令官吴忠信
民军
中央总指挥翁式亮 共35个营
第一支队司令官李炳荣:步兵5营、炮队1营,机关枪队6营
第三支队司令官罗绍雄:步兵4营、炮队2营,机关枪队2营
第六支队司令官邓本殷:步兵3营,梁鸿楷二营、机关枪队1营,邓大奎1营
第一预备队司令官熊略:步兵2营、炮兵2营、机关枪队4营
左翼总指挥蒋介石 共13个营
第二支队司令官蒋介石:直辖4营、炮兵1营、机关枪3营
第三预备队司令官龚正鹏:步兵3营
统领谢文炳:步兵2营
右翼总指挥洪兆麟共15个营
第四支队司令官洪兆麟:直辖6营,炮兵4营、机关枪4营
统领田乔步:兵1营
合第五支队关国雄及各种军队约九十余营之数
据此统计,第一军共46营、第二军共33个营,直辖的预备队15个营,共计94个营。另外在汕头的督办署的卫队两营、兵站部卫队一营、工程营、炮兵营、兵站守备队一个营另两个连,督办署巡察队一队、游击队约2个营等;
1919年2月,陈炯明将福建民军改编:陶质彬为驻闽粤军第一混成旅旅长、朱得才为第二混成旅旅长;许崇智另委杜信忠为粤军第二军预备队第一旅旅长。
7月26日,陈炯明、李厚基交换划界停战全文,29日双方撤防。陈随即着手裁兵,计闽漳方面裁遣陈耀寰一营、钟冠华一营、张光舜一营,又裁并各营连排共有七八营之多。潮汕方面裁遣者有原驻汕头的兵站守备队一营又二连,督办署巡察队一队。海陆丰方面裁遣者有原驻揭石之罗应平一营。
第2军许崇智收汀州各属时,各处民军及旧部、绿林慕名而来归者,不下八九千人,故第2军旧有新编合计达四十余营。近来裁减十余营,现已编定二十五营。
第1军原达五六十营,先后归并裁汰后,现仅存步兵四十余营,炮兵一团、工兵数营。
此时第1军约有45个营,第2军有25个营,加上直辖部队有七八十营。
至1919年底,援闽粤军整编为2个军8个支队、2个警备队共计28个统108个营,2万多人:
第一军军长陈炯明兼、参谋长邓铿 共66个营
第一支队正司令李炳荣:第1统领许廷杰、第2统领饶寿平
第二支队正司令熊略:第6统领熊略、第7统领张化如
第三支队正司令罗绍雄:第9统领李汉隆
第四支队正司令洪兆麟、副司令李云复:第4统领洪兆、第22统领尹骥、第23统领李云复
第六支队正司令邓本殷:第8统领邓本殷
第2预备队司令林祖密
第3预备队司令龚振鹏
第1军警备队司令陈炯光:第1统领陈炯光
民军支队司令李次皋
直辖:第3统领梁鸿楷、第5统领陈小岳、第10统领钟景棠、第11统领黄凤纶、第16统领丘耀西、第19统领马永平
第二军军长许崇智、参谋长黄国华 共38个营
第五支队正司令关国雄
第七支队正司令吴忠信:指挥官陆学文、叶粹武
第2军警备队:第1统领万黄裳
直辖:第12统领罗翼群、第14统领谢文炳
民军支队司令孙本戎:闽北民军统领卢兴邦
第八支队司令官蒋国斌:第13统领温浩、第20统领徐岳嵩
第15统领许济、第17统领杨坤如、第18统领张国桢、第21统领杨秉为、第24统领孙本戎
第1混成旅旅长朱得才
第2混成旅旅长陶质彬
炮兵团徐军雁、宪兵营罗辉堃、工程营吴伯
(五)筹备返粤期间的第三次扩军
1920年6月,粤军自去年划界停战后,极力裁编,仿照陆军四连制,仍存110余营,嗣为节省饷縃计,复裁减数营。近因时局日趋险恶,各支队复大加扩充。“陈炯光司令所辖之警备队...。现增编步兵二营”,“道尹熊略所辖之第一预备队,现改编为第二支队,亦增编步兵二营”,“第二预备队司令林祖密,特新收抚三营...。现奉改编为第九支队”,“第一支队李炳荣...现亦收编二营”,“仙游前敌司令朱得才...计收编民军共有15营,现奉改编为第十支队”,“守备队长陈小岳...增编一营”,“第二军长许崇智,计新收编宋渊源、杨持平、张贞等之闽南军,亦有十余营之多”,“统计近日粤军新增扩充之军队,竟有五十余营之众” “军容之盛,实为外界所不及知者”。
附:1920年7月驻闽粤军返粤前一览表
第一军军长陈炯明兼、参谋长邓铿共62个营
第一支队正司令李炳荣:第1统领许廷杰、第2统领饶寿平、统领王春林
第二支队正司令熊略:第3统领梁鸿楷、第6统领熊略、第16统领丘耀西
第三支队正司令罗绍雄:第9统领李汉隆、统领罗绍雄
第四支队正司令洪兆麟、副司令李云复:第4统领洪兆麟、第17统领杨坤如、第22统领尹骥、第23统领李云复
第六支队正司令邓本殷:第8统领邓本殷、
第1军警备队司令陈炯光:第1统领陈炯光、第2统领李荫轩、第3统领罗炎
民军支队司令李次皋
直辖:第5统领陈小岳、第10统领钟景棠、第11统领黄凤纶、第19统领马永平
第二军军长许崇智、参谋长黄国华/蒋介石 共62个营
第五支队正司令关国雄
第七支队正司令吴忠信:指挥官陆学文、叶粹武
第2军警备队:第1统领万黄裳、第2统领陈国华
第12统领罗翼群、第14统领谢文炳、
民军支队司令孙本戎:闽北民军统领卢兴邦
第八支队司令官蒋国斌:第13统领温彦斌、第20统领徐岳嵩
第九支队司令林祖密
第十支队正司令朱得才:第25统领杜起云、第26统领张乃武、第27统领林安国/吴威、第28统领刘汉臣、第29统领张兆鹏
第15统领许济、第18统领张国桢、第21统领杨秉为、第24统领孙本戎、第18统领张国桢
直辖
第1预备队司令翁式亮:第7统领张化如
第2预备队司令陈小岳:第5统领陈小岳
第3预备队司令龚振鹏
炮兵团徐军雁、翁式亮/黄昭荣,宪兵营罗辉堃、工程营吴伯、骑兵营许宗武
另回粤路上:谢文炳接任第九支队司令,陈修爵晋升统领,梁鸿楷部扩编为第10支队。共计约150营3万人。
另回粤路上:谢文炳接任第九支队司令,陈修爵晋升统领,梁鸿楷部扩编为第10支队。共计约150营3万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