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民间抗战研究 > 研究机构 > 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 > 内容正文

滇西日记(一)
来源:谭方德   2019-11-12 08:37:12

  10月26日中午,我们到达春城昆明。

  昨天早晨冒着深秋的寒雨离开成都,摸黑赶到了云南省的元谋,住进欣庄酒店。

  第二天一早出发,中午到达昆明,入住云师大宾馆专家楼,性急的团友马上在校园里寻找西南联大的遗址。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联合南迁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战火燃到了长沙,三校被迫再次西迁,分三路转往大后方的昆明,正式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4月5日正式开课。

  西南联大是抗战中国高等教育的奇葩,是迄今为止仍无法超越的高教巅峰,在日军频繁的轰炸中,在简陋的茅屋教室中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几乎占一半的院士。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北返,留下了师范学院成为今天的云师大。

  从北京飞来的吴沙鸿从长水机场乘出租赶来,全团所有成员全部到齐。简单的午餐后,在丽日蓝天下全体团友步行到两公里外的云南陆军讲武堂。

  位于翠湖之滨的讲武堂,是清末洋务运动中为滇省新军培养干部的新式军事学校。革命党人蔡锷李根源为实际领导人,云南讲武堂是各省讲武堂的翘楚,培养了朱德,唐继尧和龙云等大批军政骨干,是云南推翻满清王朝重九起义的主力军。

  黄埔军校建立初,主要教官均来自保定军校和云南讲武堂。它所以在文革中逃脱毁灭的命运,是因为曾在该校就读的朝鲜二把手崔庸健访华时提出要去母校参观,周恩来遂下令对讲武堂旧址实行军管。

  米黄色的教学楼写满了历史的沧桑,宽大的操场上曾列队过在中国现代史上驰骋风云的英姿青年。

  我们仔细参观了讲武堂里的远征军陈列馆。


  然后进去了翠湖,由于时日尚早,去年曾看见满天飞舞的红嘴海鸥还没有光临。

  抗战期间,翠湖曾是宋希濂第11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1942年5月4日深夜宋在这里接到蒋介石从重庆打来的紧急电话,立即驱车西郊黑林铺滇缅运输局,布置紧急运兵。刚从西昌赶到祥云的第36师紧急出发,千钧一发之际该师106团赶到惠通桥边的孩婆山,粉碎了日军长驱直入攻进昆明的阴谋。


  坐在翠湖边,团友们围坐品茗,翠湖阳光明媚,鲜花怒放,游人们游兴正浓,很少有人知道七十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惊心动魄的这一幕,正如西南联大学生,远征军诗人穆旦写的诗,没有人知道,历史曾从这里走过!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