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旧称吴兴)城南5公里处有一座道场山。道场山旧名云峰,面积约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10.7米,是天目山余脉的组成部分。据明弘治《湖州府志》记载,其山“峰峦秀郁,水石森爽,殊为吴兴佳绝,古今游览者皆萃焉”。公元1079年,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任湖州知府时,曾游道场山归来赋诗一首,内有“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的佳句。鲜为人知的是,如今郁郁葱葱的道场山,山前山后埋葬着800多具广西抗日将士的忠骸。
今日道场山游步道
1937年11月5日,日军第10军登陆金山卫,其主力第6、第18师团等部直扑枫泾、平望、嘉兴,企图沿太湖南侧迂回深入,截断上海方面中国军队的退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沪杭线方面,应扼守崇德、石湾、南浔线及临平、吴兴线,最后应以刘建绪第10集团军退守杭州附近,第7军之徐(启明)、程(树芬)两师(第170、第172师),退守长兴附近,待川军到达后,一齐转移攻势。”
第7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主力部队,北伐时候有“铁四钢七”的说法,就是说叶挺独立团所在的第4军是“铁军”,广西第7军则是“钢军”。 蒋介石下令第7军军长周祖晃,强调“吴兴为今日抗战全局之重心,即为第三战区之枢纽”,要求“不惜任何牺牲,死守阵地。”
1938年春,蒋介石和李宗仁、白崇禧合影于江苏徐州
周祖晃决心纵深配备迟滞日军:第170师为右翼队,以南浔为第一线,升山市(集市)为第二线、吴兴县城为第三线、朱家巷丘陵山地为第四线;第172师为左翼队,占领太湖南侧山林地带,与第170师连接。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中国军队,此后面对敌人飞机大炮的猛烈轰击,毫不惧色,拼死抵抗。22日下午,第170师副师长兼522旅旅长夏国璋壮烈牺牲,日军逼近吴兴城区。昔日的佛教圣地道场山于是成为血腥的抗日战场。
据日军国崎支队第41联队的战史记载,24日“凌晨2时,我们到达一处建有宝塔的高地,敌人在高达30米的13层塔上架起了机枪,并不断向我们扫射。第1大队第1中队中队长水野角一大尉来到最前头指挥战斗,敌人没有退路了,只好向塔上爬。越往高处,敌人的射击越猛烈。在13层高塔上的每一层,都反复进行殊死的战斗,最终一步步把敌人逼到死胡同。敌人抱着必死的决心,不断挥舞着大刀向我军冲杀过来。激烈的白刃战结束,敌军全部战死,水野大尉被手枪子弹击中,最后死在塔里。”
改革开放后,湖州市人民政府重修的多宝塔
日军所指的宝塔实为道场山上的多宝塔,又名文笔塔、文风塔。该塔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明清时期曾两次重修。现在看到的多宝塔,是湖州市人民政府1987年拨款修缮的,现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七层八面,高约33米,每层均挑出塔檐,飞檐翘角,檐角下悬风铎。从外形上看,重修的多宝塔塔体玲珑,塔顶置铁铸塔刹,台基有八角如八卦,但内部已经没有了楼梯和楼层。日军战史所谓塔高13层与实际不符,目测高30米倒是比较正确。
抗战时期的广西军队
据守道场山的是第172师第1053团,因山腰战壕为炮火尽毁,该团官兵逐次退往道场山顶和多宝塔,旋即山顶大庙万寿寺又被日机炸毁。据家住道场山附近的张民国老人回忆,儿时曾听父辈们说起过这场激战:“前殿4挺重机枪封锁山道,日本鬼被打死很多,后来找汉奸带路,从万寿寺偷袭下来,用刺刀刺死了12个广西兵。一个连长听不到机枪声,带人跑过来查看,发现重机枪阵地失守,连忙拨出手枪朝日本鬼开火。”
今日道场山万寿寺
24日黄昏,吴兴沦陷,广西守军撤离城西后,周边一些乡民上山掩埋自己将士的尸体,但见一具具血迹斑驳的年轻身躯,大多是在战壕前朝前倒下的;阵地上的树木,被弹片削得只剩下光秃秃的半截树干,到处散落着子弹壳,不知捡了多少畚箕还没捡完。
吴兴战役是杭嘉湖抗日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阻击战,第7军两个师参战官兵共23900余人,伤亡达9700余人。尽管如此,蒋介石还是认为第7军过早放弃吴兴,谴责周祖晃、徐启明作战不力,将二人撤职留任。徐启明为此深感不平:“此役抗战十昼夜,未有增援,到后来清查缩编,每团仅余两营弱,旅团长阵亡各一,营连排长损失亦多,如此牺牲,而所谓战斗不力,可得谓平乎?”不管怎样,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将士永远值得后人怀念。岁月如逝,山河巨变,唯有英魂不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