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余戈老师传过来了两份远征军档案文件,立刻被那种历史档案的“范儿“所吸引,仔细品读的同时,还请教余老师,多了解了一些远征军历史知识。 这是1943年底驻扎云南的第十一集团军为美军“Y“部队派驻中国远征军作战部队的联络官开出的两张通行证,俗称”路条”。 第一张版式属于正式公文,这种传统的公文形式一直被沿用到今天,也就是上世纪后半叶我们这一代人所熟悉的“介绍信/证明信”;统一印制,用的时候填写各项空白栏,加盖公章和骑缝章,有编号,有存根联,有签发人姓名和职务;这张级别和规格显然比较高。
由右至左逐一解读:从中缝裁掉的一半文字看,是“X 通字第壹伍肆号”的意思,第一个字由于本人水平所限,猜不出来,壹伍肆号纯属由左联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所知,否则也绝猜不出来。
【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通行证 X字第154号兹有美军孟达克上校一员因公由保山前往凤仪第六军部仰沿途军警宪查验放行 此证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八日限明年元月捌日作废 总司令 宋希濂 副总司令 黄杰 梁华盛】
1945年梁华盛将军在昆明。
“通行证和介绍信不同,前者是让途中军警行方便,后者是直接任命并让部队长官接待。”余戈老师特别给我界定了两者的概念。
如果说第一张是正式的“通行证”的话,那么第二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介绍信”,但显得比较随意和“不正式”。这是一张中国军队第七十一军军长钟彬将军用手写的“字条”,内容和目的都符合“介绍信”的定义:
【美国联络军官上校一员前往蒲缥贵师部担任联络工作希予协助此致李师长曾参谋长十.十七.钟彬 】
首先,不得不赞叹钟军长的毛笔字很漂亮!在便条的上方,可见“N28D”字样,意思是“新二十八师”。询问余戈老师,得知彼时该师师长叫李士奇,至于曾参谋长是哪一位,余戈老师没有查得结果,他建议我向恐龙胡博查询;为了让我对地名有清晰的概念,余戈老师给出了新二十八师师部所在地“蒲缥”的地图定位,大约就在保山城的西南方;余戈老师还补充道:“71军辖新28师、87师、88师,原来还辖36师,后来成了独立师,在反攻时配属给了20集团军,打完腾冲又被宋希濂要了回来。” 由此可见,是军长将美军联络官介绍给下属一个师长,但无姓名可查,不知道这位洋人上校是谁?这张介绍信最值得信赖之处是,钟彬军长除了加盖私章外,还特意用了他私人用信笺“中兵用笺”来写便条,翻查《中缅印战区盟军将帅图志》一书:钟彬,字中兵,这大概是最可信的“验证码”了。
无独有偶,余戈老师给我的这两份历史档案,让我赫然想起了我于2010年在美国一位中缅印战区美军联络官的儿子家中看见的另一张通行证,更准确地说是军用证明书。
这位甘浦少校正是后来服务于驻印军新六军十四师的联络官的阿兰·甘浦Alan Gump中校,也就是赵振英少校所熟悉的那位甘浦中校。 这张通行证的签署人级别比上述的第十一集团军司令还要高,他是早于卫立煌将军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的陈诚陈辞修上将:
【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军用证明书 兹有美国甘浦少校因训教组自昆明经 至杨林及附近于(民)32年10月14日出发至33年1月14日返回特予证明 过期无效。携带武器 手枪一支 司令长官 陈诚(印)中华民国32年(1943年)10月14日 填发员(印)】 这张通行证比起前两张都更加正规更加详尽,规格又高了一等,显然盖有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的印章,还附有照片并说明了携带武器种类和数量。它躺在甘浦儿子小阿兰·甘浦家中的父亲二战遗物收藏箱里六十多年,几乎就要散架成碎片了。还有,杨林在哪里?离开昆明有多远?
这张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照片,是1944年8月在缅北密支那附近的丛林中,新六军十四师的一众军官庆贺阿兰·甘浦少校晋升中校时所拍。
甘浦的儿子还保留了父亲1945年9月9日在南京出席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入场代表证。
他也出现在这张南京新六军军官俱乐部大合影里。
2009年在旧金山采访小阿兰·甘浦时,还没有看见这张军用证明书呢。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