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民间抗战研究 > 学者与自媒体文章 > 民国大校场 > 内容正文

《良友》画报中的延安 (上)——到延安去追求拯救中国的真理!
来源: 民国大校场 文/禾乙   2023-09-01 10:45:57

  去延安途中(1939)

  “成千上万的人已经到了新中国的圣地——延安去了。三三两两的,成群结队的,远远近近地从各处奔来。其中有演剧者、画家、学者,有的是士兵,哲学家、新闻记者、教师或工程师”,“他们步行的也有,坐牛车骑驴子的也有,坐汽车,火车,飞机的也有。他们都是到延安来追求拯救中国的真理的”。这段话出自1939年上海《良友》画报第140期刊登的《去延安途中》。

图片

▲《良友》画报刊载《去延安途中》

  《良友》画报  关注时事的商业性综合杂志

  1926年2月,《良友》画报在上海发行。办刊特色是将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生动、形象地阐释新闻内容。这份民国时期刊行时间最长、最富有史料价值的综合性画报,发行范围很广,号称男女老幼、不同阶层、不同职业“无人不读”,茶几、梳妆台、唱片机上,画报“无所不在”。这份随处一躺就可以读的娱乐性画报也非常重视时事,对每月发生的重大新闻,都会以“图像”的直观形式在画报中如实报道。同时,杂志十分了解城市新阶层对科学和文化知识的需求,创始人伍联德对其定位是“内容不深奥,不偏不倚,运用浅明的图画文字,传播与时俱新的知识”,就像一位知己的良友一样,于笑谈趣语中贡献人生的至理和实意,并提出:“以商业的方式而努力于民众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办刊宗旨。

图片

▲1926年2月出版的《良友》画报第一期

  抗日救亡  民族危难时期的《良友》画报新主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民众群情激愤,一向关注时事的《良友》画报开始宣传抗日。第62期《良友》画报发表长篇评论并配以详实的图片,讲述了“九一八”事变的过程。此后,抗战图文占据了《良友》画报的大部分篇幅,内容涉及前线战况、国内外时事分析、抗战后方救援、学生爱国救亡运动等。

图片

▲九一八事变后,《良友》刊载日军在东北暴行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良友》画报推出专号,展示卢沟桥的狮子和抗战勇士照片。随着战事推进,从第131期起,画报开始以抗日将士或与抗日有关的女性为封面,并相继报道平津前线、忻口血战、台儿庄大捷、黄河全线反攻以及国内外同胞踊跃支持抗日的情形。

图片

▲《良友》刊载《卢沟桥事件》

  “八一三”淞沪抗战后,《良友》画报被迫迁址香港,继续竭力向读者揭露日寇的凶残面目,宣传我军将士英勇杀敌的抗战历程,努力唤醒全国人民的救亡意识。

  原《良友》画报主编马国良在《良友忆旧》一书中曾说:战时《良友》的宣传宗旨就是:“一切为了抗战服务。”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良友》加大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及八路军、新四军形象的报导,大力宣传共产党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事迹,朱德也登上了《良友》的封面。

图片

▲1938年《良友》画报第134期封面

  据统计,抗战期间,《良友》画报刊载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照片超过90幅,专题报导八路军1篇、新四军4篇、延安3篇,真实地展示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正面形象。画报对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文化、教育、生活状况进行全方位宣传,将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所作的贡献做了生动客观的解说。

  延安故事  《良友》画报中的三次专题报道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土沦丧,亲人离散,平静的校园生活不复存在,无数青年学子无家可归,他们问自己:“到哪里去?”此时,“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土豪劣绅……没有结党营私、没有人发国难财”的延安成为了风清气正的理想圣地。1938年4月,延安的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等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成立联合招生委员会,“广招天下士,诚纳四海人”。全国各地的千万青年克服种种困难,奔向革命圣地——延安。

  当时远在上海的《良友》画报主编和记者都很年轻,作为同龄人,他们鼓励青年参加到抗日的队伍中,“然民族的拯救,不是一死可成的事业,中国需要我们生,需要我们活着去寻求生路”。《良友》画报分三次报道了热血青年们奔赴延安的情形。

  《去延安途中》这篇署名陈约克的专题报道,由9张照片和一篇文字组成。他写到:一位叫贺国的青年艺术家,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从汉口出发,到郑州时,陇海线正在大战,他便借道徐州,可是又碰到徐州陷落,他没来得及逃脱,便扮成农民,冲出了日军的阵地。途中他的伙伴死去了。他两次陷入危机都被游击队救下。他步行到上海,再从上海到香港,最后到达延安,一路的艰难只有他自己知道。作者感慨:已成中国青年梦想中天国之延安,每日必有数百青年,自全国各处,分道奔来,投军入学,此等不畏艰难追求光明之青年,当属未来中国之主人翁。

图片

▲长途跋涉的青年画家贺国躺在运输车上

  每个来延安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女孩子独自一人走了一千多英里的荒山野路从四川步行到延安。也有骑在牛上、马上的都市女青年,手举遮阳伞,身后满山的花草,像是春日的一次愉快的郊游。显然,后者是为了“抛弃奢侈之都市生活,赴延安求新生活”,来“领受新女性的训练”。

  作者感叹:“到延安去的队伍,真像朝山进香的参拜团一般,所不同的是我们不像宗教信徒般去找寻天国,我们是要把这个陈旧腐败的国家改进成为强健公平的新中国。”青年们“高歌行进,在赴延安途中”。那么此时的延安究竟是怎样一座城市呢?作者放眼看去:“延安是一个旧式的城市,介于两座山谷之间,在一座破落的城墙中,建筑着许多牌楼以及旧式的屋宇。在这块圣地上既没有故迹可寻,也没有什么庙宇。”

图片

▲延安老照片

  青年人到延安都是来学习的,“延安是一个大学校”。作者非常有洞察力地预言道:“今日延安学生在未来中国所操纵的命运,我们更无法估计了。”杂志社对青年读者群的心声十分清楚,报道中写道:延安的学生大都住在窑洞中,上课在露天;政府每日供给膳食费洋七分,每学生每月又可得零用钱一元,教授每月五元;学生纪律极严;普通学生除制服两身,被褥,书本外,别无他物,因为功课严紧,所以精神极佳,与都市学生完全不同。这里的读书条件无法与大城市比,但学生们获得了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满足。

  作者在延安停留了多久无从知晓,但他肯定不止一次遇到过延安的灵魂人物——毛泽东。他写道:毛泽东“是那样的平民化,你可以在路上,会议席上,学校里碰到他。他也许会在公共汽车中坐在你的身边,在戏院里,也和你一样的坐在硬板凳上,把大衣脱下来垫在背后”。在多次与延安的各级领导相遇和接触后,他深深感受到“人类的平等在这里不再是一种姿势,而是一个事实。任何担任职位的人,他们都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平民而已”。

- 未完待续 -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