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民间抗战研究 > 学者与自媒体文章 > 宋新郁·大宋讲古 > 内容正文

解甲归田——抗战胜利后退役的黄埔5期生们(之六)
来源:“大宋讲古”微信公众号   2024-07-07 11:02:48

  1944年底,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已现,中华民国的军力也达到了空前的124个军354个师另31个旅近600万官兵,国力不堪重负。

  1945年初,国民政府实际已陆续裁减了36个军111个师另21个旅,编制减少了约1/3,官兵人数减少了约110万。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惨胜。

  1946年1月,为了减少军费支出,挽救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国民政府决定再一次大规模缩编军队(上一次军队缩编引发了中原大战)(《本是同根生——中原大战阵亡的黄埔5期生》(之五-之九))。1月17日,国民政府军政部政务次长林蔚在重庆《中央日报》发表《关于整军的报告》:“国民党方面早在抗战后期便已计划军队整编工作,至如此庞大的兵力在经济上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而且部队素质低下,待遇不高,亟待调整整编。”是为国民革命军正式缩编的先声。

  3月,军政部向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报告,国民革命军将在18个月内分两期整编:第一期12个月,部队从现在的91个军253个师裁减为30个军90个师,第一期第一阶段先把军改为师,师改为旅,预定5月底完成;第二阶段统一编成90个师,两阶段预计复员官兵143万人。第二期全军编为50个师,预计复员官兵65万人,地方保安团队亦复员1/3。——林蔚:《军事复员报告》

  据蒋介石的机密甲9269号和9272号手令,国民革命军的整编方法是:“将全国现有陆军,按军师单位,军缩为师,师缩为团,或先缩为旅”。——《行政院复员官兵计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报告及决议案》,1946年印本,第4页

  也就是说,三师九团制的军缩编为二旅六团制、或三旅六团制的师,裁掉1/3的员额,从三三制改为二三或三二制。据时任军政部军务署副署长郭汝瑰的看法,军政部原计划汰弱留强,后因各部队要求公平,遂改为全军一律裁减1/3,最终导致强者变弱,弱者更弱。

  从3月开始,第一期整编陇海路沿线的27个军67个师,4月底完成;第二期整编长江以南的30个军84个师,6月底基本完成;第三期计划整编陇海路以北的32个军,自7月开始……此时,全面内战爆发,军队整编工作终止。

  没有查到国民政府关于军队最终裁减实数的统计,按中共的统计:1946年6月,国军总数为430万人,较林蔚所称1945年底的490万的数量减少了约60万人。现有资料中,军官佐被裁后的有关情况较多,但很少有关于士兵被裁情况的资料。

  按蒋介石当初的设想,是“将现役师旅团中之各级优秀军官佐及军士,轮流悉数选集于中央陆海空军各学校,重新训练,以为建立国防军之新干部,尔后按省设立军区,开始征兵,逐步成立国防师”;“将已经缩编之师旅,配置于全国重要公(铁)路线上,及国防重地,区分地境,限期六个月至一年内,将其所辖地区内之公路铁路或水利治河,定期完成,尔后按实有人数,师缩为旅,旅缩为团,继续增修公(铁)路与治河水利工作,并增加较久之生产事业,如造林,垦殖,与移民戍边等工作。”——《行政院复员官兵计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报告及决议案》,第4-5页。

  为此,行政院成立了“复员官兵计划委员会”,“对于复员官兵之生计,负统筹设计之责,务使人人各安其业,各得其所”(《行政院复员官兵计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报告及决议案》,第4-5页,第3页)。然而,由于形势变化太快,无论是复员军官的转业训练还是薪俸待遇,最终大都停留在纸面上,未能真正付诸实施。按照当时的物价上涨情况,如果退役后没有职业,这点薪水不能够维持其原有生活水平,以至出现了“将级人员退伍还乡后,社会地位未予保障,致受保甲人员欺压”的情况(《国防部政绩报告》、《国防部会议记录》,1946年6月18日)。唯一实行了的,是成立了20个军官总队及4个直属大队,收容被裁军官。

  这次大缩编,使得曾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官兵对党国心怀怨恨,影响了社会安定,更是直接影响到今后部队的作战士气以及即将上演的国共内战的结果。许多戎马半生的被裁军官,除打仗之外身无长技,一旦裁减,走投无路,甚至不乏自寻短见者,军官团的“哭陵事件”便是最好的例证。

  如果自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生走出校门到现在算起,他们也已经在硝烟弥漫的杀戮场上刀头舔血二十个春秋了。许多人被裁,许多人萌生退意,想回归正常生活,也有许多人受到“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蛊惑,想借着这一次的缩编,解甲归田了。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岂不是古今中外无数职业军人的终极理想吗?您想多了,那可能是“古”和“外”,“今”和“中”必不会如此,因为即将到来的这一战,不仅关乎权力与利益,更关乎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您想少了,思想战线上的暗争,远比战场上的明斗更加神秘、诡异、残酷,岂非一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职业军人能够想象、理解、适应?正因如此,与后来“起义”、“投诚”以及“被俘”的同学们相比,那些在抗战胜利之后以各种理由退役转行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们各自的命运更加地戏剧化,也更加地扑朔迷离,更加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学史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历史规律吗?错,历史本无规律可言!新政权执政后“全国上下一盘棋”吗?从未有过,人治社会更多的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果非要从历史的教训中总结出若干经验,我父亲生前(他在中华民国生活过二十多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过六十多年)总结了一条:

  要么做大官,要么不要做官!

  在收集抗战胜利后退役的黄埔军校毕业生资料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两条:

  在他乡比在家乡好过;在监狱比在社会上安全。

  学史可以让人变得聪明倒是真的!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我们按每人去世时间的先后,说说那些抗战胜利后退役转行的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生们:

  抗战胜利后退役的黄埔5期生(六):王卓凡(1892-1955年8月10日),原名:王国梗,别名:王鞭、王武,化名:王湘狷,湖南湘乡县三十九都晏家冲(今双峰县印塘乡铁马山村晏家冲)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中华民国国防部高参,中将军衔。

  王卓凡的父亲王定澜,字尝先,是清末秀才,以“衡湘耆硕”、“士林模范”誉满乡里;有子女九人,王卓凡居第三。王卓凡幼从庭训,在父亲教导下,饱读诸子百家;民国初年从私立长沙长郡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北洋军任排长。

  1926年3月,王卓凡考入黄埔军校入伍生队受训。11月,正式升入第5期炮兵科学习。年底,随北伐军迁往武汉。

  1927年8月,军校毕业后,王卓凡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

  1928-1931年,经历不详。

  1932年12月,王卓凡考入陆军大学正则班第11期深造。

  1935年12月,陆大毕业后,王卓凡留校任教官。后调任重庆行辕、西安行辕上校总队长、副师长等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卓凡参与中共工农红军的改编工作,是国民革命军参与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的八个代表成员之一。改编完成当晚,国共代表都应邀观赏文艺演出,唯独毛泽东和王卓凡没有去。毛泽东见王卓凡留在宿舍用热水泡“香港脚”,便问道:“你为何不去观赏节目?”王卓凡答:“要苦思救国良策。”毛泽东也倒了一盆热水,一边泡脚,一边同王卓凡交谈,这就是当时“国共同泡香港脚,毛王共商救国事”的轶闻。

  抗日战争期间,王卓凡历任四川南(充)顺(营)师管区少将司令和湖南湘宁师管区司令、国民革命军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瓒绪)少将参谋长等职。

  1940年12月16日,王卓凡出任第29集团军第67军(军长许绍宗)副军长。国民革命军第67军下辖第161师(师长官焱森)和第162师(师长佘念慈)两师。王卓凡随部参加枣宜会战,增援湖北大洪山,以少胜多,击败日军。

  1943年2月,王卓凡改任国民革命军第57军(军长丁德隆,黄埔1期)少将副军长。

  1944年,王卓凡历任代理军长、国防部少将督导官。9月,王卓凡回乡竞选国大代表。

(延安时期的毛泽东)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派王卓凡任南京接收大员,他辞而不就。

  1946年,王卓凡出任联勤总部高级参谋、军官总队总队长、国防部中将高参等职。

  1948年春,王卓凡主动退役回籍,教养子女。

  1949年,解放军占领湖南后,王卓凡从湘乡逃往长沙新安巷匿居。

  1950年,王卓凡辗转经香港去台湾。

  这个年份还能从湖南一路抵达台湾,一定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可惜我们无法知道细节了。

  1955年8月10日,王卓凡病逝,年63岁。

  王卓凡是黄埔军校第5期年龄最大的毕业生之一。其妻刘正(1911-1992),为清末两江总督刘坤一后代,少年时就读于黄兴夫人在南京创办的“平儿学苑”,后毕业于南京东方中学。善诗词,一生相夫育子,持家有方。1949年后,曾当选为南京市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53年去台湾,1984年返回大陆原籍居住,曾当选为双峰县第一届政协委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