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新四军委派盐城战役(高邮战役之前)中投诚的原伪军第五军军长赵云祥去高邮城劝降,竟被“枭首示众”,并扬言要“北攻宝应,奉命收复失地”云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同年9月2日签署投降书。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要人民抗日武装向附近的日伪军发出通牒,限令他们立即向我军缴械投降。新四军收复了华中敌占区的大片土地,但是,位于苏皖解放区南面的高邮仍被日伪军占据着,日伪军非但拒不缴械,反将原驻扬州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1000人及伪军第二方面军一部调至高邮,使高邮守敌增至日军两个大队及伪军7个团5000余人,妄图负隅顽抗。
近期,扬子晚报记者在高邮市档案馆以及高邮市党史办公室保管的档案资料中发现,当年12月,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将军亲自部署指挥,发动了一次重大战役——高邮战役,用一周时间收复高邮城,从日寇手中解放了最后一座城市,也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日伪拒绝投降
投诚军长前去劝降,竟被“枭首示众”
在高邮市地方志中记载着,日本战败投降之后,蒋介石一方面命令侵华日军不得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只接受国民党军的收编;另一方面,紧急调遣兵力向解放区推进,占领战略要地和交通线,分割解放区,企图以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共产党屈服。
高邮易守难攻。它南临扬州,北靠两淮,西倚运河、邵伯湖,东接水网田畴,城墙高耸,护城河环绕,是古运河畔的一个重镇,日军在1938年侵占高邮之后,数次加修工事,使其层层坚固。这里也是国民党向华中解放区领导机关所在地——淮安、淮阴地区进攻的必经之路。当时国民党声称:“运河是道大门,高邮是把大锁,只要占领高邮,就等于打开了大门之锁,就可以长驱直捣两淮,置共军于死地。”
高邮日伪军自恃城高地险驻有重兵,且有国民党撑腰,故对我军令其投降的通牒置之不理,并态度骄横。随着国民党军在各解放区的进攻日益扩大,高邮城内的日伪军不但不投降,反而更加猖狂。新四军委派盐城战役(高邮战役之前)中投诚的原伪军第五军军长赵云祥去高邮城劝降,竟被“枭首示众”,并扬言要“北攻宝应,奉命收复失地”云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