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伪的残暴统治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郊县后,在各主要城镇均驻扎有军队,为便于其索取军需,维持地方“治安”,日军在各处派有“宣抚班”,负责“指导”当地汉奸组织成立“维持会”。1937年12月12日,嘉定成立治安维持会。1938年1月1日,青浦成立“维持委员会”,委员长李仲文,警察所长杨安青。日军宣抚班长为财前岁美。2月2日,上海县“治安维持会”成立,会长何尽美,声称指导精神为“民众生活安定复兴,日满支一体以确立世界和平”。接着,宝山、南汇、川沙、奉贤、崇明等县,也相继成立伪维持会、自治会等组织。与县级维持会同时成立的,还有各镇乡的维持会、自治会,如高桥镇民会、顾镇维持会、塘桥自治会、高行南镇商民自治会等。上述伪组织,都是在日军宣抚班的“指导”下成立的。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组织伪区县乡镇维持会、自治会等,加强其对上海郊县基层地区的统治。
由于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上海初期,大部分兵力被派往侵略南京及沿津浦线向北进犯,留在上海地区驻守的日军兵力有限,只能重点保证对上海市区及交通要道的控制,而对于上海外围的广大地区要想完全控制,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上海郊县,日军在占领了县城及重要集镇后,更急需通过建立伪地方政权,来维持其对郊县广大农村的统治。但是,在乡镇日军据点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乡村空间,这些地带就成为各种抗日武装力量的活动场所。日伪当局则如临大敌,严加防范。
1938年1月15日,汪伪上海市大道政府《紧急布告》称:“现查浦东区内不良分子颇形猖獗,兹定于十六日着手肃清……为此颁布戒严条例”;其共有杀气腾腾的六条:“一、一月十六日起至相当肃清日为止。二、准许人民日间营业,夜间绝对禁止通行。三、陆路上日间举行严厉检查。四、水上交通在此戒严期间禁止通行。五、所有东昌路码头及高桥、东沟、西渡、庆宁寺等处一律封锁。六、以上各条,倘有违犯,格杀勿论”(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罪行史料汇编》,第308页)。日伪当局的凶残统治和狰狞面目,暴露无遗。
三、沦陷时期的“清乡”
汪伪政府在日本的指使和支持下,于1941年至1945年间,在包括上海郊县在内的华中和华南沦陷区。进行了一个以军事清剿为主,兼具政治整肃、经济掠夺和思想奴役等多方面内容,大规模的持续性的“清乡”运动。其发端于汪伪政权的中心地区,即上海郊县所在的江苏南部,扩展于江苏、浙江两省大部分沦陷区,之后推广到安徽、湖北和广东三省沦陷区的一些省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