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新四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戴鞍钢:日本侵华与上海郊县
来源:团结报   2015-06-15 10:41:51

     “清乡”运动的实施,既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其灭亡中国图谋的一项手段,又是配合其发动和进行太平洋战争而在中国占领区所采取的一项措施。对于汪伪政权而言,是企图采取“清乡”的方法,清剿和整肃长江下游地区的一切抗日力量,巩固其统治区。归根到底,“清乡”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沦陷区推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政策的产物。

     浦东地区,紧靠日伪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的上海。在这里由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日伪妄想用“清乡”来扑灭抗日战火,以保障这块要害之地。上海长期以来又是革命文化和进步思想的策源地,日伪对此不免心惊胆战。汪精卫特别强调:“上海是二十余年来共产思想的策源地,环境特殊,须从思想清乡着手。”1942年8月1日,清乡委员会上海分会成立,汪伪上海市长陈公博兼主任。8月16日,陈公博与日军第六十师团师团长小林信男签订《关于上海地区清乡工作中日协定》。

     按照日军的决定,上海地区的“清乡”分三期进行。第一期,是浦东的南汇、奉贤、北桥三个区域。沿上述地区的周围,筑起了167公里长的竹篱封锁线,并在每一重要出入路口设置大检问所,在次要出入道口设小检问所,总数有41个,对出入人员、车辆、船只进行严密检查。抗日游击队采取隐蔽坚持方针,机动灵活地与日伪周旋,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力量,以后并向浦西及平湖、海盐等地,开辟了新的游击区。

     日伪紧接着实施一套政治整肃手段,进行编组保甲,实行户口异动登记、“自新户”管理和连坐切结等各项措施。为确保其统治的稳固,还组建汉奸军事保卫团体,在各乡镇成立“警卫团”,强迫18岁至45岁的男子加入,令其协助日伪军警担任警戒、守望、谍报。同时,又加紧进行政治和思想上的奴化活动,包括广泛建立伪国民党基层党部,诱骗青年参加伪国民党;实行教师登记,对小学教员加强集中训练,对广大中小学生灌输奴化思想。

      1943年3月,日伪宣布浦东“清乡”结束。5月1日,开始第二期,地域为崇明、嘉定和宝山三个区域,矛头指向黄浦江以西的上海东北地区,企图消灭崇明、嘉定等地的抗日游击队。其办法仍然采用在浦东所实施的那一套,首先是严密封锁“清乡”地区,建筑隔离带。4月起,在上述区域周围筑起221公里长的封锁线,设立大小检问所25个,在封锁线内实施一整套法西斯统治,直至10月告一段落。12月开始,日伪又在川沙、浦西、浦北三个县区进行第三期“清乡”。以后,在1944年至1945年间,日伪在上海市区的沪西等一部分地区进行了“清乡”。直至日本战败投降,日伪在上海的“清乡”才告彻底破产。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