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新四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闽北“杂牌军”英勇抗日 组织敢死队血战苏州河(组图)
来源:东南网   2015-07-10 10:23:35

  

  淞沪战场中国部队坚守阵地(资料图)

  

  抗日部队奋勇反击(淞沪会战资料图)

  

  赴淞沪前夕卢部团长杨作源等人合影

  

  卢兴荣年轻时的照片

  

  尤溪紫阳公园内的纪念淞沪抗战的浮雕

  

  紫阳公园内的纪念淞沪抗战的浮雕说明

  

  战士用机关枪扫射敌机

  

  卢兴荣女儿展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章

  闽人抗战之淞沪会战

  前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才过去一个多月,在淞沪地区就展开了抗战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战役持续时间3个月。

  虽然在精锐尽出的80万中国军队中,来自福建尤溪县的卢兴荣所率五十二师被认为战斗力低下、杂牌中的杂牌,且有着地方军阀的出身,但这支来自八闽的部队战场表现非常英勇,即便在鬼子的飞机重炮轰炸之下最后几乎全军覆没,但他们用大刀也杀敌过千……

  4700余官兵参战,惨烈到最后幸存下来的只有400余名伤员和部分后勤人员。

  ——郭亮

  混在逃难的人流中,对于身为军人的杨忠国来说异常狼狈,头顶不时掠过的敌机、炮弹,一再唤醒他战争的恐惧,走小道翻山丘,“两天两夜后,才从上海战区脱险”,“走了一个多月,才回到尤溪老家”。

  2015年5月23日早晨,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城关大埔山半山腰一间红色民房内,81岁的杨国铭向东南快报记者转述了父亲杨作源的战友杨忠国,在八一三淞沪会战后期逃离战场经历。而彼时,杨忠国是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312团的后勤负责人。

  因为战争的影响,“他的反应变得有些迟钝”,杨国铭回忆,杨忠国回忆起团部作战时常潸然泪下,“中国士兵很勇敢,战斗意志高昂,但装备跟不上”,很多士兵,在日本人的一轮炮击之下,都被炸死。

  据说杨忠国回到尤溪时,很多参战的尤溪子弟的家属向他探询亲人生死,而问完出来都是失声痛哭。次年为告慰阵亡将士,“纸钱通宵烧,把天空都烧红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