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一天晚上,日军进村搜查新四军。听到日军敲门,我父亲先替我穿好衣服,然后抱着我去开门。没想到就耽误了这一会儿,恼羞成怒的日军进来就是一刺刀,父亲一个转身护住我,幸好刺刀只挑破了衣服,日军也未再动手,我们才逃过一劫。”刘维保说,像他们一样,整个上庄村居民当时都受到日军的残酷迫害。
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旧址
横山县人民政府旧址
“新四军过来常常打胜仗,老百姓后面呦都来帮忙呵也嘛呵,军民团结一条心嘛呵,打开南京哟共享太平呵也嘛呵”,1945年9月15日,当时的南京横山县政府召开抗日胜利祝捷大会,抗日军民欢天喜地、敲锣打鼓,会场上反复吟唱的就是这首抗日歌谣。虽然时隔近70年,江宁区横山社区上庄村的老人还依稀能够哼出这首抗日歌谣的调子,仿佛那段充满血泪而又激动人心的岁月,刚刚过去。
退休教师寻访抗战老人收集史料
今年76岁的刘维保,是江宁区横溪中学的退休教师,家住在横山社区上庄村,这里曾是1938年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所在地,而指挥部用的房子正是刘维保爷爷的房子。昨日上午,在刘维保老师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当年的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不过这三间早在清代就建起来的砖瓦结构的平房,如今已是断壁残垣,院子里面长满了灌木和杂草,“这是我家的祖宅,距今差不多200多年了”,刘老师边说,边跟记者介绍,他的家就在旁边,一座两层的小洋楼,院子里面种着花花草草,看上去很惬意。
刘维保出生在抗战年代,不过当时年纪比较小,没什么印象了,不过后来听父亲说,当时他有过一次非常凶险的经历。“有一天晚上,日军进村搜查新四军。听到日军敲门,我父亲先替我穿好衣服,然后抱着我去开门。没想到就耽误了这一会儿,恼羞成怒的日军进来就是一刺刀,父亲一个转身护住我,幸好刺刀只挑破了衣服,日军也未再动手,我们才逃过一劫。”刘维保说,像他们一样,整个上庄村居民当时都受到日军的残酷迫害。
从小时候开始,刘维保就常听到这样一个个真实而又触目惊心的故事,于是他萌生了要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公之于世的想法。退休后,刘维保便四处寻访当地参加过抗战的老人,通过收集、整理他们的口述材料,编写了《抗日烽火燃横山》一书,记录了横山地区抗日战争的珍贵史料。
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地下党支部
刘维保寻访的第一个人便是曾担任横山地区党支部书记的夏长春,夏长春老人已经去世,刘维保将他的口述资料整理后,编入了他的《抗日烽火燃横山》一书中,记录当时江当溧地区最早的党支部的成立过程。
那是在1937年12月,日本鬼子攻陷南京后,各大中学校纷纷解散,学生各自回家,当时在江宁县岔路中学读书的青年张明孝等人回到了横溪老家,组织成立一个“青年抗日服务团”,夏长春也加入了这个服务团,服务团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通过标语、漫画等大力宣传抗日,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关注。而1938年5月,粟裕带领的新四军先遣队开进横山,彻底点燃了当地群众的抗日热情。之后没多久,新四军二支队钟期光主任听说青年抗日服务团,便派人进行了联系,夏长春等人表示愿意服从新四军的领导,协助新四军抗日,夏长春被指派为服务团的联络人。
同年8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新四军二支队钟期光主任亲自约见了夏长春等4人,吸收他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党支部。这个党支部是当时江当溧地区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夏长春一开始任情报联络员,之后没多久,便接任了党支部书记,继续组织发动群众抗日工作。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