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 内容正文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战役的研究
来源:北疆先锋党建云 作者:谷雅麟   2018-05-08 09:53:05

  内容提要: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帮助下,由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爱国将领于1933年在华北北部察哈尔(旧省名,在北京西北部,今分属河北、内蒙、山西等地)组织部队进行抗日斗争,是中国爱国将领冲破政府当局错误的对日妥协政策而进行一次抗日壮举。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立之后,日伪军开始加强多伦的防御,同时调来了大批兵力,城内驻有日军茂木骑兵第4旅团两三千的兵力以及炮兵部队固守,在城外,日伪军构筑了三十二座碉堡,用交通壕连通,并设置电网和多层的障碍,负责防守的是率部投靠日本人的李守信,他的部队原来隶属东北军,大约有六七千人马。1933年7月4号,吉鸿昌率部迫近多伦,7月7日23时,同盟军由吉鸿昌指挥分路向多伦发动进攻,经五天激战,多伦守军伤亡惨重,被迫退入了城内,城外为同盟军占领,据称,吉鸿昌派副官带了四十名士兵,扮做回民的商贩,分批潜入城内,分住在城内五所清真寺中,调查敌情,投送情报,以便里应外合,7月12号,同盟军再次发动了全线进攻,从南北西三门冲入城内,与先入城者内外配合,巷战肉搏三个小时之久,据说吉鸿昌在此战中是“亲率敢死之士肉袒匍匐前进,爬城三次”,在同盟军的打击之下,守军逐渐不支,从东门突围,向经棚方向逃遁,经五天浴血激战,,沦陷了两个多月的多伦终于光复,收复多伦。多伦之战,同盟军虽牺牲严重,但誓除日寇,猛烈进攻,终获胜利,使骄横的日寇遭受沉重打击。日寇虽力守多伦,但终于失败,侵占的中国国土得而复失,对日军来说是空前的,因此对日本侵略者的精神也是一次重创。多伦之役结束后,察东四县全部收复,成为“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的壮举,给中国民众带来了抗日御侮的希望。多伦被夺回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震动全国,民众欢欣鼓舞,而各界军政要员和社会抗日团体纷纷致电冯玉祥和吉鸿昌表示庆贺,称“政府之所以不敢为者而公等为之,政府之所不能克者,而公等克之”,不过围绕多伦之战,自战役落幕之日起,便争议不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即笔者愿和同仁共同研究磋商。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帮助下,由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爱国将领于1933年在华北北部察哈尔(旧省名,在北京西北部,今分属河北、内蒙、山西等地)组织部队进行抗日斗争,是中国爱国将领冲破政府当局错误的对日妥协政策而进行一次抗日壮举。

一、收复多伦战役的历史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日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下,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不满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号召停止内战,“团结全国民众之力量,一致对外”,“督促全国军队开赴前线”立即开始“正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为此,在中共北方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冯玉祥积极酝酿树立抗日大旗以影响全国。1932年冯抵达张家口,并积极同共产党联系筹组抗日大计。1932年底到1933年初,热河华北局势急剧恶化,察省受到日本侵略者的严重威胁,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冯玉祥集合抗日力量,组织抗日同盟军,相机发动察省抗战。国民政府自然不能容忍这种公然“自立山头”的行为,加之国民政府内部本身派系复杂,军阀众多,蒋介石只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领袖,华北的西北军各部本身对蒋介石就属于半服从状态。冯玉祥一手建立了西北军,雄踞西北和华北多年。西北军虽然在中原大战后已经被瓦解,但是冯玉祥振臂一呼,就有大批旧部投入其麾下,再加上冯允许共产党在同盟军内活动。对蒋介石为首的中央系是一种极大的威胁。蒋介石对冯玉祥必然除之而后快。但是由于长城抗战刚刚失败,而同盟军高喊抗日口号,国民政府不敢立即取缔同盟军,只得公开声明不承认同盟军的合法地位,断绝内地与察哈尔省的一切联系,禁止枪弹,粮食,医药从内地进入察哈尔,命令晋绥军集中于山西北部,西北军和中央军集中于冀北,作军事围剿准备。同时派出大量人员,对同盟军各部进行分化,收买等活动。长城抗战失败后,日军进逼察哈尔和热河边境,威胁张家口,进而威胁京津地区西大门。在中原大战后失去政治地位,处于隐居状态的原西北军头目冯玉祥,激于民族大义,决定和共产党地下组织合作,利用其在西北军旧部的影响。到察哈尔组建一支义勇军,抵抗日军。不久,大批从热河溃退的东北义勇军投至冯玉祥麾下,许多西北军旧部和土匪会党,甚至蒙古族地方武装都投至冯玉祥旗下。1933年5月24日,冯玉祥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察哈尔省主席,委任佟麟阁为代理主席。还暗中吸收了大批共产党员进入抗日同盟军。并发表通电,揭露国民政府的妥协政策,宣布将独立与日本侵略者作战。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联络组织了各种武装力量,在张家口举行全省民众抗辱救亡大会,正式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为总司令,并加强整训军队,随即主动出击,展开了驱逐日寇收复国土的战斗.在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中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南京、上海、北平、天津各界人民纷纷集会,要求政府积极抗日,收复失地,并捐款购买飞机,献给抗日军队。五台山的和尚组织“僧界救国会”,训练中年强壮的僧人,准备参加抗日。海外华侨也通电呼吁抗日。在中国人民强烈要求抗日救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共产党员吉鸿昌以及冯玉祥、方振武等联络在察哈尔等地要求抗日的部队,于1933年5月26日在张家口正式宣告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同盟军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同盟军向全国发出通电,主张联合各党各派各军,共同抗日。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成立,得到中国各界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许多群众团体、社会名流以及高级将领纷纷致电冯玉祥等表示支持和祝贺。中国共产党发动北平、天津和太原等地大批学生和青年,到张家口去参加抗日同盟军,共产党领导的蒙古人民抗日武装也加入了同盟军,从东北、热河到察哈尔,愿意抗日的部队,都云集于同盟军的旗帜之下,这样同盟军迅速发展到十几万人。1933年5月26日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将领依靠苏联的武器支援和集合东北义勇军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兼第2军军长。败退的热河军,蒙古族武装,察哈尔当地民团和一些当地的土匪武装建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率部向察北伪军进击,在收复康保、宝昌、沽源等城池后,吉鸿昌指挥部队向多伦进攻。

二、收复多伦战役

  1933年4、5月,日军越过长城,进逼平津,并侵占察哈尔省(今分属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多伦、沽源等地。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准备与日军签订停战协定。冯玉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和帮助,于5月26日在张家口通电成立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先后响应加入者七八万人。同盟军接受中共河北省前线工作委员会的指导。6月下旬,任命方振武为北路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在吉鸿昌率领下,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到1933年6月15日,兵力壮大到12万人。但是由于得不到国民政府承认,弹药,粮草都靠自筹,也无后援。仅靠察哈尔一省之地供养,十分困难。6月上旬,关东军就以一部分兵力伙同伪军,不断从热河省蚕食察北,察东。重镇宝昌,康保失陷,张北危急。6月21日,同盟军兵分两路,向蚕食察哈尔的日伪军发起反击。其中一路有第5路军,察哈尔自卫军等部队,先北上张北,另一路骑兵第3师周义宣部往东前往赤城,再北上。 6月22日,北路同盟军第一梯队第5路军邓文部,从张北直取康保。防守康保的是从东北调来的伪军崔兴五部,仅仅几个小时的战斗,就被击溃。同盟军占领康保。23日,第5路军和察哈尔自卫军从康保出发进攻宝昌,李忠义部从张北直插沽源,和占领赤城的周义宣部共同攻打沽源,结果沽源的伪军刘桂堂部摄于同盟军的声势和吉鸿昌接洽反正。冯玉祥遂委任刘桂堂部为同盟军游击第6路沽源收复。7月1日,同盟军猛攻宝昌,城中守军为伪军张海鹏部和溃逃的崔兴五部。邓文部原属东北义勇军,遇上东北伪军,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在同盟军的猛攻下,伪军弃城逃往重镇多伦。多伦是察哈尔东部重镇,是河北、热河、察哈尔、内蒙古之间的交通枢纽,是长城口外商业中心和军事要地,日本把它视为攻掠察哈尔的战略要地。为了保住多伦日寇调集了崔兴武所部的伪军2万多人和日军第四骑兵旅团一千多人,并配备坦克十几辆,由日酋小柳津指挥,准备抵抗同盟军的进攻。 同盟军也深知多伦城的重要性。作为总指挥,吉鸿昌更是感觉重担千钧,如果能从日寇手中夺回多伦,不仅可以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还可开收复失地之先声,唤起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抗日精神。吉鸿昌暗下决心,为了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为了同盟军的声誉,一定要拿下多伦。 7月7日,集结在城下的同盟军向多伦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到10日,战斗进展得很顺利,多伦城外敌人的外围工事很快就被摧毁,同盟军已经搭起云梯准备登城。这时一直没有露面的日本鬼子开始出现在城墙上,协助伪军共同守城。敌人的火力顿时大增,同盟军的云梯根本无法接近城垣。一直在第一线指挥的吉鸿昌见状,立即命令改用人梯。同盟军战士不避枪弹,冒死前进,很快冲至城下,一个摞一个迅速向上攀去。狡猾的敌人用手榴弹掷向人梯,手榴弹在人群中猛烈爆炸,同盟军战士牺牲极大。登城部队连续冲了3次,终因敌人火力太猛,未能得手。在伤亡200多人的情况下,吉鸿昌下令部队撤出战斗。攻城的失败,出于吉鸿昌的预料之外,他意识到有日本鬼子防守的多伦城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简单靠死拼硬打只能带来更多的牺牲,可是用什么办法能拿下这至关重要的多伦城呢?这时,总司令冯玉祥又发来了电报,催促他及早攻克多伦,否则日军大举来援,一切均将前功尽弃。他还鼓励吉鸿昌:全国人民正瞪大眼睛看着多伦,多伦一城牵系着民心,牵系着民族的振兴。吉鸿昌真感到有些棘手,他在指挥部中踱来踱去,陷入了沉思之中。日本鬼子看到同盟军一时没有攻下城池,以为同盟军怯弱了,第二天一早反而大举出动,向同盟军阵地发起进攻。正当战士们顽强阻击的时候,日军又调集了飞机前来助战。同盟军阵地上发生了一阵慌乱,大多数官兵从未见过飞机,看到日军的飞机投弹,竟不知如何躲避.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正在士兵们惊慌之际,吉鸿昌赶来了。他高声指挥大家隐蔽,并镇定自若地说:“弟兄们,不要怕,飞机是给鬼子壮胆的。天上那么多飞鸟,你们几时碰到鸟粪落到头上。注意隐蔽就行了。”官兵们听吉指挥这样一说,紧张的情绪立刻就放松下来,纷纷找好掩体,专心对付敌人步兵的进攻了。在吉鸿昌的指挥下,敌人的进攻被英勇的同盟军战士打退了。当吉鸿昌看到伪军们狼狈不堪地逃回城中的时候,一件往事袭上心头。那是在1929年和西北军阀马仲英打仗时,马仲英攻破了宁夏城。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利用了城内的内应,用少数民族语言向城外通报了信息。吉鸿昌眼前一亮,一个大胆的计划形成了。他回到指挥部叫来了副官马国栋、刘亨香,把自己的计划向他们二人讲了一遍,他准备让士兵化装成老百姓、伪军混进多伦城,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一举破城。马、刘两个副官一听,异口同声地叫好。他们三人仔细研究了破城方案,一致认为:让一些战士化装成被俘伪军逃出“敌营”(同盟军),边向城内跑边向自己的阵地还击,混进城内的方案比较可靠。主意拿定,两个副官立刻分头布置任务。 下午,一切准备停当,四十多个精明强干的士兵集中在指挥部中,参谋长把从俘虏中了解的城内敌人兵力分布、城内街道及清真寺的座落等情况,向他们一一作了介绍。吉鸿昌亲自挨个检查乔装改扮的士兵有无破绽,并冷不丁地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以防遇到预料不到的情况能够随机应变。检查完毕,吉鸿昌严肃地对他们说:“弟兄们,这次由马、刘二位副官率领你们作战,一定要沉着、机智,千万不可遇事惊慌失措。在大军总攻的时候,给你们发红色信号弹。你们瞅准时机,举火为号,打开城门接应大军入城。”他顿了顿又说:“你们是抗日同盟军的精英,收复多伦的重任就落在你们身上了,全军将士都在注视着你们,全国人民都在注视着你们。我吉鸿昌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会和你们一起并肩作战,收复祖宗留给我们的神圣土地的。”说完,他向战士们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军礼。黄昏时分,日伪军又向同盟军的阵地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吉鸿昌一面命令混城队准备出发,一面率领大刀队上火线督战。在敌人的猛烈攻击下,同盟军的阵线一度发生了动摇。吉鸿昌见状,深知一旦阵地守不住,所有的计划都要泡汤。在危急时刻,他拔出大刀,振臂高呼:“弟兄们杀敌报国的时候到了。跟我冲!”说罢,他操起大刀,率领大刀队扑向了敌人。同盟军看到总指挥的榜样,军心大振,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喊杀声,一个反冲锋,把敌人压回了城内。混城队也趁机混了进去。此时,吉鸿昌已是满身汗渍血污,口干舌燥,从传令兵手中接过水壶,一口气喝下半壶水。他擦好血迹斑斑的大刀,小心地放入刀鞘,抬头凝望暮色中的多伦城。他的心中正惦记着马国栋、刘亨香等几十位好弟兄。他们是不是已安全混入城中?是不是已隐蔽停当,只等大军攻城?回到指挥部,总司令冯玉祥又打来电报,询问攻城事宜。吉鸿昌仔细研究了形势,也感到时间不能再拖了。一方面是敌人外围的援兵很快就会赶到,一方面混入城中的弟兄处境也十分危险.事不宜迟,于是他果断地决定12日凌晨1点,向多伦发起总攻。 “啪、啪”,两颗红色信号弹升上了夜空,同盟军总攻多伦的战斗开始了。战士们在密集的火力掩护下,呐喊着冲向多伦城。马国栋、刘亨香等看到信号,就在西门内点燃了火堆,并且不顾危险向西门上的守敌发起了进攻。吉鸿昌看到火光,十分兴奋,立即组织敢死队,命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猛攻西门。西门上的鬼子和伪军被突如其来的内外夹击打得晕头转向,不知应该如何对付城里突然冒出来的同盟军人。守城的鬼子军官一个劲地“黠嘎嘎”地乱叫,但却不知把火力对准哪个方向。不一会儿西门就在同盟军里应外合的攻击下被打开了。同盟军战士潮水般地涌了进来。接着南门、北门都被相继攻破。同盟军的主力部队借势攻入城中。这时,敌人的军心已乱。伪军已失去了控制,个个想夺路出逃。日本鬼子守在一些据点内拼命顽抗,经过3个多小时的肉搏战,大部分都被消灭,余下的从东门夺路而逃。至此,失陷于日寇之手72天的多伦,经过5昼夜鏖战,终被抗日同盟军光复。此时,朝阳破云而出,光芒四射,为多伦城披上了彩霞。沸腾的多伦人民,兴高采烈地欢呼胜利,欢迎抗日同盟军进入多伦。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吉鸿昌率部入城要经过的南堡门外,夹道欢迎。吉鸿昌向欢迎的群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告诉他们国家是四万万人的国家,多伦是各族人民的多伦,抗日同盟军是抗日救国的军队,要收复国土,拯救民众。吉鸿昌的讲话受到了群众的欢呼。

  多伦城的收复,震惊全国。冯玉祥将军得到消息后,立即发电报嘉奖和犒赏。各救国团体及爱国知名人士纷纷打电报来祝贺胜利。章太炎先生发表谈话说:“近世与外国战,获胜者有之,地虽一寨一垒,既失则不可复得矣。得之,自多伦始。以争一县,死将士几千人,虽在一隅,恢复之功,为九十余年所未有。”的确,多伦城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从外国侵略者手中收复的第一座城镇。吉鸿昌智勇双全,巧克多伦,功不可没。

三、收复多伦战役的影响和意义

  多伦为察东的重镇,既是冀、察、蒙之间的交通枢纽,又是塞外商业的中心和军事要地,日本把它视为攻掠察绥两省的战略要点。同盟军由吉鸿昌指挥分路向多伦发动进攻,经五天激战,收复多伦。多伦之战,同盟军虽牺牲,但誓除日寇,猛烈进攻,终获胜利,使骄横的日寇遭受沉重打击。日寇虽力守多伦,但终于失败,侵占的中国国土得而复失,对日军来说是空前的,因此对日本侵略者的精神也是一次重创。多伦之役结束后,察东四县全部收复,成为“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的壮举,给全国民众带来了抗日御侮的希望。但是,国民党政府当局将同盟军的抗日行动视为“攘外必先安内”的妥协政策的对立物,千方百计破坏同盟军。不仅从舆论上大肆造谣诽谤,收买动摇分子对同盟军分化瓦解,而且指挥大军逼近张家口准备进攻同盟军,与此同时,日伪军两万人也借机大举进攻多伦,客观上形成了对同盟军的夹击包围,使同盟军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但是,由于全国人民大力支援同盟军、强烈抗议政府当局的反动措施,南京政府当局未敢立即发动对同盟军的进攻。但 蒋介石则阻挠破坏,继则用武力镇压。日军也同时向察省调动。8月5日,冯玉祥在蒋军及日军的双重压迫下,通电结束抗日军事行动,取消同盟军总部,离开张家口。吉鸿昌、方振武等按照中共河北省前线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将队伍转移张北,由方振武出任代总司令(后改称讨贼联军)。9月转入河北,与蒋介石的军队和日军周旋于昌平、高丽营、大小汤山一带。10月中旬,弹尽粮绝,终于失败。其后,方振武被迫流亡国外;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捕,在北平(今北京)牺牲。尽管由于日伪蒋的联合进攻,这一爱国壮举最终归于失败,但是它在中华民族危亡关头,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所起到的鼓舞和推动作用则是不可估量的,也体现了在国民党内部,同样存在着相当强烈的抗日御侮的愿望和要求。察哈尔抗战是冯玉祥等爱国官兵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号召,举起武装抗日旗帜,进行联合抗日的一次伟大尝试,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实施统一战线的一例成功典范。得到了全国主张抗日的各派政治势力及广大民众的支持和称赞,对揭露南京政府对日妥协政策的错误起到了积极作用。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吉鸿昌被定为全党褒扬的革命烈士。周恩来总理在1971年指出:“吉鸿昌同志由旧军人出身,后来参加共产党,牺牲时很英勇,从容就义,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迹出书。” 1984年,在吉鸿昌烈士牺牲50周年前夕,扶沟人民在烈士陵园吉鸿昌烈士陈列馆前,为烈士塑了铜像。邓小平为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鸿昌将军牺牲五十周年纪念辑》题写了书名。聂荣臻亲笔题词:“民族英雄吉鸿昌烈士永垂不朽!” 1995年,在吉鸿昌烈士诞辰100周年之际,李鹏、乔石、李瑞环、刘华清、张爱萍、迟浩田、程思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为吉鸿昌烈士题了词。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首著名诗句,是抗日名将吉鸿昌将军在英勇就义前,用树枝在雪地上随笔写下的。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写下了这浩气长存的不朽诗句,这种以天下之忧为己任,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舍身取义的崇高境界!现在,多伦县城建有吉鸿昌将军的塑像以示纪念。多伦又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为此,以教育后人这是难得的一本教科书,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会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锡盟委党校)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