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印版的《救国报》
马宗周、吕光、顾宁、傅惠轩烈士
1941年救国报社部分同志在鲁家峪的果树下合影
编者按:
早在1923年,李大钊就在《报与史》一文中写道:“报的性质,与记录的历史,尤其接近,由或种意味言之,亦可以说‘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地区第一张党报《救国报》(今《唐山劳动日报》)的创建与发展历程,正是我党运用新闻武器引领冀东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历史的忠实记录,成为冀东党组织的喉舌和冀东抗日烽火中的一面旗帜。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回顾《救国报》的发展历史,它所经历的在芦各寨、鲁家峪、长城内外各个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日倍感亲切;更加怀念那些为党报事业贡献出宝贵生命的新闻战士。
回望:抗日烽火遍冀东
冀东地区,北据长城、南邻渤海、西扼京津,京奉路(也称北宁路,今京沈线)贯穿其中,是华北与东北之走廊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近代兵家必争之地。
据我市著名党史专家李成民介绍:抗战时期,冀东泛指天津——北京——古北口一线以东、长城以南的河北东北部地区。按旧制包括临榆、抚宁、卢龙、昌黎、滦县、乐亭、丰润、丰南、玉田、遵化、迁安、宁河、宝坻、蓟县、三河、香河、通县、顺义、平谷、密云和唐山市。南邻渤海,北据燕山、长城,与热河、辽宁省相连。也是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侵华日军入关后对这一区域的侵略时间最早,统治最为系统和严密(1935年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其控制手段也最为残酷。大扫荡、屠村、集家并村、人圈、千里无人区,把冀东大地上的美丽乡村变成炮火硝烟下的一片片焦土。
依李老梳理的脉络,我们对冀东抗战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历史回顾: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侵华日军也更为加紧了对冀东地区的侵略和控制。华北日本驻屯军从8000激增至2万余人,其中1.3万分驻冀东之通县、唐山、滦县、昌黎、秦皇岛、临榆等地。日军屯兵西移,呈现出待机兵犯华北腹地的态势。7月底,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迁至唐山,北平、天津沦陷后,日本指使汉奸王克敏等在北平成立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与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合并,将其原属22县,划归河北省,改称“河北省冀东道公署”,开始了日伪狼狈为奸的残暴统治。
然而,这一区域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区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中国早期工农革命运动重点地区。“九一八”事变后,党组织在各地持续发动了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支援了长城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东人民的抗日斗争一直没有停止。
1938年春,中共河北省委遵照党中央关于与八路军挺进冀东紧密配合、组织冀东暴动的指示精神,发动了汇集10万武装力量的冀东抗日大暴动。随着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冀东地区的革命斗争也转为以坚持为特点的敌后游击战。相继建立起腰带山、鲁家峪、盘山等多个游击根据地并成立了抗日民主县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冀东人民革命斗争融入到全国抗日斗争的洪流中。
193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从中央局起一直到省、区党委,以及比较独立的地委、中心县委止,均应出版地方报纸并作为党委与宣传部门的中心任务。是年冬,中共冀东区党分委开始建立宣传工作,翻印《党建》《论持久战》等一些书籍。并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及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在遵化西南的芦各寨建立《救国报》社,社长马宗周(曾化名崔林、李杉)。
发声:曾有这样一座小学校
查阅《冀东报史资料》,发现一篇经历过冀东革命的老报人肖铃写于1982年的专访,记述了有关《救国报》诞生地芦各寨、鲁家峪的变化情况。我们也就此拜访了这位新闻前辈。年逾九旬的肖铃鹤发童颜、声如洪钟,谈到《救国报》的情况如数家珍、一往情深。肖铃的回忆和如今仅存不多的文字资料中,最多的记录是在芦各寨曾经有过一座小学校,首任社长马宗周是以小学教师的身份开始了抗日《救国报》的创建工作。
要在敌人控制最为严密的占领区建起宣传抗日的报社,难度之大可以想见,任务艰巨而光荣。马宗周时任抗联五支队政治部主任,有着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宣传部长徐志传达办报的任务之后,马宗周迅速来到芦各寨进行实地调查。
芦各寨,群山环抱,这里既有适于长驻又便于转移的地形,还有已经发动起来并经过斗争考验的抗日群众,而且敌人把这一带认作“治安民区”,诸多因素均适合报社不宜经常移动的特点。马宗周把党组织为他配备的助手刘海山安排为芦各寨小学校工,动员了该村的冯国玺(杜风)、尹铭钰(范捷民)、严德成(刘敏)同志参加,分担抄收、编辑、刻版、印刷、发行等工作,并挖掘秘密地洞、利用养蜂的果园作掩护,组成了最初的《救国报》社。
在敌后游击区办报的环境异常艰苦,稿件撰写也极为困难。敌人来了,他们必须迅速把稿件、蜡纸、钢版藏好,拿着课本装作到教室给学生上课,骗过敌人的搜查。敌人走后,再投入紧张的后续工作。芦各寨小学校长计明达曾在回忆《<救国报>创刊的一段经历》一文中写道:“一天早饭后,我与崔林(马宗周)正在屋里审阅刚刚刻好蜡版的《救国报》报稿,突然,听到窗外有穿皮鞋的走动声,抬头一看,日军已到窗外,在这万分危急时刻,我和崔林立即将蜡纸扯碎吞入肚里,刹那间,长安队长已来到我们面前,幸好未翻箱倒柜地搜索,好歹应付过去。”
最为艰难的还是消息的闭塞。那时报社仅有的一架“电台”,只是一个普通的收音机,只能接收国民党中央社的广播新闻,不能接收新华社的电讯信息。早期《救国报》上面许多战地新闻,是马宗周从国民党中央社的广播及其对解放区的攻击污蔑言论中,通过筛选、甄别、整理,选其可用的资料进行编写的。初创时期,由于人员缺乏,经常是他一人担任稿件的综合整理、修改清抄。而此时来自冀东军分区司令部、各个战斗部队和地方党组织的稿件,则成为《救国报》的灵魂。后来,党组织为了加强力量,又派根据地的丰原(柳眉)同志来报社工作。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1940年元旦,冀东党的机关报——《救国报》第一期,同广大抗日军民见面了。尽管受到游击环境下人力、物力的限制,《救国报》只是一张八开两版的油印小报,每周出版一期,每期只能发行1000多份。但是,这张小报一经问世,就成为了冀东党组织联系广大抗日群众的一条重要纽带。一期又一期的《救国报》,不间断地送到冀东抗日游击区的各个角落,送到广大抗日军民手里,有些甚至还被送到敌人的据点里。由此,《救国报》担负起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鼓舞军民斗志、坚定人民信心的重任,树立起抗日宣传的一面旗帜,并且也成为冀东地区抗战中打击、瓦解敌人的一把锋利尖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