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老兵俆治安
张功水家人在老宅前讲述当年救治川军的事情。
川军老兵黄开仁展示参军时的老照片。
当年被救川军就被藏在这个暗洞里。
第四站·山西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肖翔山西黎城 四川成都摄影报道
2015年4月13日,山西黎城。拿着丈夫张功水的照片,88岁的王松梅说起了那个丈夫惦记了一辈子的名字—王义廷。“这个人是个川军,宜宾县的人。在村子里待了两年时间,老头子喊他哥哥,他的命是老头子一家救的。老头子是个老八路,解放后两个人还通信,后来就断了消息。老头子死的时候说,这个老哥比他大,多半也已经去了,要是以后有机会联系上了后人,也是好的。”
1937年到1940年,李家钰部驻守山西时,与在同一区域的八路军交集很多。加上朱德、刘伯承都是四川人,两军的密切关系引起蒋介石的忌惮,最终将李家钰部从山西调到了河南。
朱德密送密码本、刘伯承给川军授课游击战……虽然已过去70多年,但那些携手抗战的往事、秘闻,仍清晰地留存在老人们的记忆中。
义救川军
背着他走了10多里山路
对于张功水一家救川军一事,王松梅说:“老头子父子两个当时还是考虑过,毕竟是要杀头的事情。”在黎城县的文史资料中,有工作人员曾核实过当天的情况。
1938年2月18日早晨,东阳关上战斗刚刚结束,黎城县下村村民张功水和父亲就从躲避战乱的逃反窑跑了出来。当时天色微明,两人回到下村的家里,带了些吃的东西,准备长期躲在山上。刚从沟里出来,他们在路边的地里发现一堆灰蒙蒙的东西。
张功水当时只有17岁,出于好奇心上前一看,低声向父亲说:“是个受伤的兵。”父亲用手一摸,发现士兵穿着单衣,还有气,赶忙说:“肯定是东阳关退下来的川军,说不定还救得活。”得到父亲的肯定,张功水背起士兵,走了10多里山路,回到了逃反窑。
士兵身上的伤口很多,但没有伤到内脏,只是失血过多昏了过去。张功水父子给士兵灌了米汤,士兵苏醒过来,说着一口四川话,张功水父子当时也听不懂说些什么。人被救活了,但看样子伤势却不是短时间就能养好的,特别是腿上有很深的伤口,伤兵根本不能下地。
当时日军已经占领黎城县,下村离县城只有三四里路,每天都有人在东门口敲锣喊着:“窝藏川军者,抓住一个血洗全家。”张功水年轻气盛,坚决要救人救到底。父亲有考虑,一是伤兵没有医生治疗是绝对好不了的,另一个是没有更多的粮食。家里是佃户,又遇到打仗,连自己家都不够吃,更别提加个伤员了。
张功水看父亲犹豫,着急了起来。最终父亲咬牙说:“遇到就是缘分,怎么都要帮他把伤养好。”
养伤两年
川军伤兵和张家感情深
几天后,张功水的父亲召集全家开了会,要求一切保密,只把消息告诉了下村的第一任支部书记,也就是王松梅的娘舅。一个多月后,伤兵的精神渐渐好了起来,双方讲话也能听懂了。张功水才知道,伤兵叫王义廷,是四川宜宾县人,参军前是木匠,属羊,是守卫东阳关时受伤掉队的。
几个月后,天气变热,王义廷的枪伤化脓。下村里没有医生,找外村医生就医,风险太大。但王义廷已经开始发烧,伤势不能再拖。张功水试着找到了北泉寨的韩姓医生,开了方子抓了药。因为没有钱,只好先欠着,到了秋天,张家推着五斗黄豆结了医药费。
在王义廷养伤期间,日军两次占据黎城,多次到下村扫荡。张家人在自家的窑洞里挖了暗洞,日军来的时候,就把王义廷推进暗洞养伤。如今,在张家老宅依然看得到暗洞的痕迹。
1940年,王义廷伤势痊愈。当时的张功水已经加入共产党,成为村牺盟会的主任。为避免有人窥探,加上感激张家救命之恩,王义廷仍在张家居住,认张功水为弟弟,并叫张功水的父亲为爹。
王义廷在村里当了一段时间木匠。在张家住了两年时间后,王义廷从黎城启程回乡。临走前,他将张家老宅翻新一遍,加装了新的木门和窗户。现在,虽然老宅已经无人居住,但门窗都还能使用。
因为张家人救治川军伤员,当时的抗日政府专门奖励了三石小米。
书信往来
老八路临死前还在念叨
“1951年的时候,老头子接到了一封信。他一个人看了好久,说是四川的哥哥来信了。”王松梅说。
张功水1941年正式成为八路军,一直到1946年因伤退伍。1951年的时候,张功水任职黎城县中共第一区区委会秘书,他收到了王义廷寄来的第一封信。王义廷在信中说,他已经回到四川,刚刚学会写字,感谢弟弟当年的救命之恩。
王松梅记得,那天丈夫很高兴,一个人拿着信看了又看说:“打了这么多年仗,我和老哥都没死,高兴啊!”
张功水晚年时,很少向外人提及王义廷的事,只是给孙子张伟讲故事时,偶尔透露一下。1988年,10多岁的张伟到县里邮局帮爷爷收信,在一大堆信件里翻出一个包裹,里面有一封信,还有一块蓝布。张伟回家后把信交给爷爷,爷爷把房门关上,一个人待了很久。出来后,只跟孙子说了一句话:“信是四川那边来的,是我讲的那个人写的。”
因为种种原因,当年的信件已经找不到了。结束采访时,王松梅特意让张伟给华西都市报记者留下了电话号码。她说:“老头子死前还说起过那件事,他挂念那个大哥,如果大哥还有后人,我们一家很想和他们见上一面。”
抗战秘闻
朱德送给李家钰密码本
1940年,王义廷从黎城县启程返乡时,他所在部队的总司令李家钰和朱德有了一次会面。
在这次会面中,朱德悄悄塞给李家钰一本密码本,作为两军联系专用。2015年4月底,记者找到两位当年事件的亲历者,通过两位老川军的回忆,那一次会面背后两军合作的秘闻被揭开。
如今已93岁的黄开仁时任机要室上尉译电员。因为工作关系,他见到了两军交往最隐秘的一幕—朱德悄悄塞给了李家钰一本密码本。
“朱德来的时候,李总(李家钰)很高兴,专门派了一个连去迎接。”黄开仁回忆,那是1940年的春天,当时36集团军总部的驻地在白洋泉河。李家钰得知朱德要从武乡赶往洛阳长官部开会,派出一个连将朱德接到驻地附近的郝匠村。
当时朱德任18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和朱德都是四川人,老乡见老乡,两人很是亲热。一番寒暄后,朱德被请进李家钰的住所长谈。史料记载,当时,第一次反共高潮刚过,两人谈话时,朱德问:“其相兄(李家钰字其相),他日你若奉命与我军兵戎相见,你当如何?”李家钰答:“我当效晋文公,退避三舍再战。”
“当晚两人长谈到深夜,李总还借钱给朱总司令买书。”黄开仁说。朱德和李家钰的谈话具体内容,连机要室的人都不清楚。但有一件事却传了出来,朱德说起,他这次前往洛阳希望能够买些书籍带回驻地,但身上带的现钞有限,李家钰马上拿出一大叠法币交给朱德。
第二天,朱德离开郝匠村前往洛阳,李家钰交给黄开仁一本密码本。黄开仁看到密码本的扉页上写着:“李总司令其相兄惠存”,“弟朱德敬约”,内里附有密码使用法,以及电台波长、频率、呼号等联络信号。
黄开仁说,这样的密码本是两军联系专用,其联系频率、呼号都不能让其他军队知晓,相当于两军有了秘密联系。仅根据扉页上的字可以看出,双方的关系已经相当密切,朱德对李家钰以兄相称,“敬约”二字可见殷切合作之意。
专派护卫
送朱德过黄河前往洛阳
家住彭州市的俆治安老人已经96岁了,但当年他从川军驻地护送朱德前往孟津渡口的事情,仍然记得很清晰。
“朱总司令的随从护卫到了白洋泉河驻地就返程了。我受指派挑选一些精干士兵护送他到黄河边。”当时的俆治安是47军178师师长李宗昉的中尉副官。李家钰的军队驻守晋城,在中条山一带与日军有多次交战。朱德从驻地前往洛阳,必然会穿越封锁区。李家钰特别交代,一定要在特务连中选择精干力量护送朱德安全抵达。
俆治安受命后,到特务连找到一位姓何的排长。何排长因为作战勇敢,在部队里有些名气。在何排长的介绍下,俆治安挑选了部分士兵作为朱德的随行护卫。“当时不能派太多的人,因为要穿过封锁线,人多目标太大。”临行前,俆治安特别安排了护送队伍的排序,4个人打前站,中间6个人护卫朱德,后面机枪手尾随。队伍相距在100米以内。
让俆治安印象深刻的是,朱德对川军士兵很和气。当时考虑到护送安全,俆治安特别向朱德请示,沿路不称呼其真实职务,只称呼为书记官。朱德很赞同说:“还是你们考虑得周到。”
一行人走到晚上,中途在张陆口区公所歇脚。朱德和战士们住在一起,不时嘘寒问暖。第二天又行至下午,川军护送队员将朱德送到黄河渡口,一直等到他上船才返回驻地。
游击战术
刘伯承传授后夜袭运城
初到山西时,李家钰在与日军的阵地战中吃了几次亏,因此对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很赞赏,甚至专门派部下到八路军军部学习游击战。
在黎城县的文史资料中,记载了八路军老兵王环琦的回忆。1938年,王环琦在黎城县加入八路军。在这段回忆中,特别提到1938年1月,李家钰特邀刘伯承在军部住了一周,并请他给47军营级以上军官讲游击战术等问题。后来,李家钰还派侍从副官孟德富等10多人到八路军军部学习游击战术。
2009年过世的王良知老人曾是47军参谋,他曾回忆刘伯承向川军军官授课的场景:“他穿着特别简单,而且人也很诚恳。如果不是一身军装,放在外面就是普通老百姓。”不过,他讲出的道理和军事原理,让不知游击战法为何物的校官大开了眼界,“他讲的主要着重于对敌战法,尤其是战术方面的训示特别多。”
李家钰的部队将这些游击战术运用到了实战中。与日军在中条山附近对峙时,他们经常在晚上派出小股部队夜袭运城,一开始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很快引起了日军的警觉。
47军老兵郑维邦曾回忆当时袭扰日军运城机场的情景。1941年,郑维邦一行奉命前往运城机场,破坏机场以及炸毁日机。面对日军的严密防护,躲在机场附近的郑维邦等人,只能等到夜幕降临,乘着夜色再潜入进去。
“晚上8点钟左右,天黑了下来。我们看到日军哨岗有所松懈,就打算乘机潜进去。”郑维邦说,他们背好装备,打算从机场外围的铁丝网钻进去。然而,刚俯身趴上铁丝网的七八个战友,突然间就没了动静,这一幕让大家措手不及。
在确定铁丝网晚上通电后,郑维邦立即叫来工兵切断电源,几个人合力将战友抬下来。正准备撤离时,日军的警报响了起来,探照灯四处搜寻,郑维邦让大家快速隐藏躲避。
王良知老人曾回忆,因为夜袭受阻,后来他们又采取了利用迫击炮小队远距离袭扰的战术,给日军造成了很大压力。“一个班、几个、10多个人,一门迫击炮或六炮。白天找机会选好目标和发射地点,晚上到位,几发、10多发,打了就走,敌人也找不着我们,打得鬼子不得安宁。”
“因为与八路军关系密切,李总(李家钰)差点被扣在重庆。”黄开仁说,皖南事变后,李家钰突然接到重庆军委会的电报,叫他前往重庆述职。原来,李家钰频繁与八路军接触,引起重庆方面的注意,蒋介石训斥李家钰亲共。
李家钰预感到这次去重庆很可能被扣留。他找到军部办事处处长王远之,通过王远之的关系,找到了蒋介石侍从室的钱大钧,打通了关节。经过一番周折,钱大钧答应帮李家钰在蒋介石面前说好话。蒋最终对李家钰变打击为拉拢,李家钰逃过一劫。“李总离开重庆时,蒋介石送了他一辆美造吉普车,又送了20支美造可耳提手枪。”
此时,李家钰部已被调过黄河,远离八路军防区。当年朱德交给李家钰的密码本,一直保存在黄开仁身上。1944年,李家钰在陕县遇伏牺牲。迫于日军追击,黄开仁悄悄将密码本埋在土里。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