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广西社会产生了人数众多的难民。难民群体是战时广西社会一个十分复杂的群体,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对战时广西社会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战时期广西社会难民群体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日军对广西的军事入侵是这一时期难民产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同时,这一时期广西频发的自然灾害和疫病的大面积流行也加剧了难民的产生。本文试对抗战时期广西难民群体的构成进行剖析,以明晰这一时期广西难民群体的历史真实面貌。
一、外省内迁难民
抗战初期,处于日本的战略进攻阶段,华北、华东等地区许多城乡相继沦陷。中国战区众多民众选择了逃亡作为对日军的反抗和对自己的保护。战时广西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处于非战时期且地广人稀有容纳较多难民的空间,再加上广西当局对难民进行了较积极的救助,所以有大量外省难民逃亡广西。抗战后期,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受战火波及的大量民众又一次大逃亡,广西成为他们逃亡的地区之一。战役开始时外省战区难民入桂,广西沦陷后,又四散逃开。
(一)人数估算。关于抗战时期广西境内外省内迁难民的数量,现有档案及其他文献资料并无明确记录,但仍可以通过现有资料的零星统计大致估算出当时内迁难民的数量。1937年广西人口是14047618人,八年全面抗战期间人口最多的年份是1944年,人口为14970785人,[1](P55)两者之差为92万多,在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广西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持平,①可以说这92万多人主要是外来人口。再考虑到战时有相当多的难民自发返乡, “在这一时期,内迁难民回乡是非常普遍的。情况的严重程度达到了国民党当局必须用行政和军事手段来加以制止的地步了。”[2](P275)可见战时自发返乡的难民数量是不少的,统计战时广西内迁难民数量时这部分应该考虑进去。因此,抗战时期广西内迁难民数量不少于100万人,但也不会远远大于这个数,笔者的估算是100余万人。
(二)性别。笔者把地点选在桂林,时间界定在1938年11月至1939年3月,[3](P23-P24)当时在统计内的入境难民有9452人,其中男性5703人,约占总数的60%,女性3749人,约占总数的40%,男性比女性多出1954人,约占总数的20%,男女性别比约是100∶66。可见内迁难民是男女性比例严重失调的、以男性为主体的群体。
(三)年龄。地点、时间和人数仍然和上面一致。[3](P24)在这9452人中,在男性这一组中,15岁以下有1214人,15岁至45岁者有3636人,46岁以上者有865人。从中可以看出,15岁以下者占总数的17%,15岁至45岁者占男性总数的50%,45岁以上者占男性总数的33%。在女性一组中,16岁以下人群有967人,16岁至45岁者2141人,45岁以上者629人。从中可以看出16岁以下者占女性总数的17%,16岁至45岁者占女性总数的50%。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内迁难民以15岁至45岁的青壮年为主,内迁难民是一支年轻化的群体。
(四)难民籍贯。为了对抗战时期广西内迁难民的籍贯有一个较客观的了解,笔者选取了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一组数据是抗战初期的,另一组数据是抗战相持阶段的。
抗战初期的一组数据,[3](P24-P25)统计人数为5957人(其他3936人因当时桂林县政府被炸尚无法统计),其中来自江苏省的有2354人,来自浙江省的有155人,来自安徽省的有2223人,来自江西省的有137人,来自湖北省的有444人,来自湖南省的有115人,来自四川省的有4人,来自福建省的有19人,来自广东省的有140人,来自广西省的有7人,来自云南省的有2人,来自河北省的有153人,来自山东省的有67人,来自河南省的有134人,来自吉林省的有3人。这些抗战初期由外省逃亡广西的难民,都是初次到广西,因此这些数据可以直观反映出外省难民的原居住地。
另一组是抗战相持阶段广西省赈济会所属各机关对难民的籍贯统计的部分数据,[1](P1361)共3091人,其中来自安徽省的有1127人,来自广东省的有517人,来自江苏省的有367人,来自湖北省的有343人,来自湖南省的有200人,来自山东省的有99人,来自江西省的有94人,来自浙江省的有94人,来自河北省的有87人,来自福建省的有17人,来自辽宁省的有5人,来自广西的有3人,来自河南省的有134人,4人来源地不详。
尽管这两组数据的选定只是局部的,但从1938年和1942年广西政府统计出的部分难民籍贯情况,我们仍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第一,抗战时期广西难民的来源地十分广泛,既有北方难民也有东部沿海省份和西南地区的难民。第二,难民的逃亡距离既有近距离逃亡,也有远距离的逃亡。第三,战时逃难广西境内的难民多少是随战争的战争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时期,人数有无及多少是在变化着的。第四,远距离逃亡的难民大多把西部地区作为最终的逃难选择地,并且许多远距离逃亡广西的难民在广西生活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五)职业。同样我们还是以上述两个时期的数据为例来说广西难民的职业状况。抗战初期的一组数据,[3](P24-P25)统计人数5957人,其中农民570人,工人916人,商人955人,学生270人,政府人员85人,交通人员62人,军人84人,矿工16人,自由职业者166人,无业者2799人,其他34人。这部分数据是抗战初期初到广西的外省难民原有职业情况。
另一组是抗战相持阶段广西省赈济会所属机关对难民职业统计的部分数据,[1](P1362)共3091人,其中从事苦工者192人,从事商业者173人,从事教育行业者34人,从事工业行业者30人,政界人士6人,军界人士9人,从事农业者3人,医界者1人,其他11人,未详2632人。
从以上统计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难民的原职业十分广泛。第二,抗战时期沦为难民的包括社会各阶层,既有富人也有穷人,既有被统治阶层也有统治阶层。第三,在难民的构成中,非农人口占绝大部分,而农民阶层沦为难民的人数并不占主要成分。第四,难民中无业难民人数很多。
综上可知,抗战时期广西内迁难民从人数上来说,数量巨大,有100余万人;从性别上来说,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以男性为主体;从年龄上来说,是一支年轻化的群体;从籍贯上来说,来源地十分广泛,既有北方难民也有东部沿海省份的难民及西南地区的难民;从职业上来说,以非农人口为主,原职业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涵盖社会各行各业。
二、难侨
广西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有人数众多的广西籍华侨分布于世界各地,且临近东南亚国家,所以抗战时期广西成为华侨回国避难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亚地区几乎全部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占领区对华侨进行残酷迫害,屠杀囚禁抗日爱国华侨。因此,在南洋沦陷前后,众多华侨逃亡国内避难而沦为难民。
(一)人数估算。广西境内大量涌入难侨的时间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至1942年11月,而后入桂难侨日渐稀少。据广西紧急救侨委员会的统计,在1942年1月至11月统计流入桂林难侨有25708人,南宁1524人,金城江25054人,桂平6520人,石龙镇5065人,柳江25423人,贵县3828人,苍梧13527人,玉林5926人,陆川3088人,陆川盘龙1730人,兴业461人,龙津234人,合计118088人。[4](P39)除金城江、苍梧、陆川盘龙、龙津、桂林等地外,其他各地数字均至九月份止;苍梧缺失一月份。据此可估算出抗战时期广西境内的难侨有11万余人。
(二)性别。在统计的61069人里,[4](P43)男性有43052人,约占总数的70%,女性有18017人,约占总数的30%。从中可以看出,难侨是以男性为绝对主体的群体。这可能是出国奋斗异常艰苦,大部分是男性青年,而女眷大多留在国内。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华侨和国内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也是他们在战争时期大多选择到国内避难的原因之一。
(三)年龄。我们从《广西救侨工作总报告》(油印本)中统计的1942年2月至6月广西省侨民年龄中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数据。[4](P44-P48)当时共统计了27671名难侨,从0岁到61岁以上,以5年为一年龄段,5岁以下有1863人,6岁至10岁有1613人,11岁至15岁有1861人,16岁至20岁有4064人,21岁至25岁有5062人,26岁至30岁有4471人,31岁至35岁有2839人,36岁至40岁有2227人,41岁至45岁有1278人,46岁至50岁有928人,51岁至55岁有491人,56岁至60岁有356人,61岁以上有329人,年龄未详者有289人。从中可以得出当时在广西的难侨包括各年龄段的人群,从1岁到61岁以上均有。该组统计的难侨人数共有27671人,处于16岁~50岁有20869人,占总数的75.4%,这反映了难侨中青壮年占了绝对多的数量。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出国创业是一件艰苦的事情,而出国创业的华人以男性为主,有许多的侨眷还居住在广西。这一现象也说明了广西在海外的华侨和广西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四)职业。我们从《广西救侨工作总报告》(油印本)中统计的1942年2月至6月广西省侨民职业中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4](P49-P53)在统计的27671人中,难侨原来所从事的职业人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其中职业未详者6591人、非职业年龄者3916人)工业5675人,商业4723人,就学4583人,公务人员817人,交通运输业者423人,自由职业者373人,无业者234人,人事服务者170人,农业者115人,矿业者51人。从中得出难侨的职业身份以工业者、商业者和学生为主,他们是知识性或技能性人才,有着相对较高的素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抗战时期逃亡广西的难侨从人数上来说,有11余万人之众;从性别比例上来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从年龄上来说,青壮年占了绝大多数;从职业上来说,以知识型、技能型人才为主。
三、其他难民
这部分难民包括广西本地难民、外侨及特殊难民。
(一)广西本地难民。抗战时期广西本地难民,由于他们大多选择就近临时性逃亡,所以政府对他们的统计相当缺乏,各类档案和文献资料上并未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推算。抗战时期广西本土难民的人数,1945年7月《广西善后救济调查报告》中记载抗战时期广西共有难民256.24万人,[5]根据前面估算的这一时期内迁难民约100万人左右,再减去11万人的难侨,那么广西本省难民大约应有140万人左右,这个数目是相当巨大的,综合抗战时期广西所有的难民来看,广西本籍难民占了绝对的多数。战时广西本地难民性别比例和原职业同战前广西民众的职业状况大体一样,不再做过多论述。本地难民在战争来临时大多就近临时性逃亡,战争结束后又很快返回原居住地。
(二)外侨及特殊难民。人数没有具体记载,笔者根据仅有的一份资料对这部分外侨进行来源国和职业分析。[4](P58)王学珍、王爱华(译名,下同),韩国人,香港远东使者主编;架施人、庇列列、颜他地、哥士打、些凡利列道、理美道士、晏路西南,英国人,职业不详;姚沙葛夫人、姚沙葛,俄国人,职业不详;多马舍夫斯基,俄国人,花旗银行职员;考司脱,美国人,上海跑马行职员;米虞谷,美国人,太古洋行工程师;克伦奇士,美国人,职业不详;艾瑞史,锡兰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职员;薛路士基,波兰人,空军。共计17人。 这部分外侨在广西的人数不多,主要是盟国在华工作人员,他们因受战争的影响及日军的迫害而逃难广西寻求庇护的。
当时广西还有一些特殊的难民,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因此广西政府对他们进行了特殊救济。从广西政府特别救济的这些特殊的难侨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他们包括党政军在内的公务人员206人,包括新闻出版人士、作家、电影界人士等共467人,同盟人士17人,其他人士619人。[4](P56)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这部分难侨的职业主要是上层职业者,或者说是有能力长途逃亡的有产者。
结论
抗战时期,由于日军的入侵和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广西境内出现了人数巨大的难民群体。这一群体由外省内迁难民、难侨,广西本地难民、外侨难民等构成。整体上看抗战时期广西难民群体呈现出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既与以往历史上的难民有不同的地方,也与抗战时期中国其他地区的难民有不同之处。
(一)战时广西难民群体是一个人数众多,流动空间幅度大的群体。抗战时期广西境内难民人数众多,共有难民256.24万人,其中外省内迁难民有100万人左右,难侨11余万人,本省难民140多万人。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广西平均人口是1460多万人,难民人口约占广西人口的18%。学者孙艳魁认为当时全国难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5%。[2](P48)可见广西的难民人口比率是大于全国难民平均比率的。抗战时期广西难民流动频繁,从抗战时期广西四大城市(桂林、柳州、南宁、梧州)各年的人口变化情况[1](P182)可以得到印证,抗战时期广西四大城市每年的人口变化幅度都很大,难民的频繁流动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抗战时期广西难民流动的空间幅度大,纵观整个抗战时期,广西难民的流动有省际流动、省内流动和国际流动。其中省际流动既有外省难民的流入也有本身难民的流出;省内流动,既有城市之间的流动也有城乡之间的流动,也有沦陷区和国统区之间的流动;国际流动,既有难侨、外侨的跨国界流入,也有广西边境难民的跨国界流出。
(二)战时广西难民群体是一个职业结构复杂,主要是有产者和有生活技能者的群体。抗战时期广西的难民群体原有的职业结构十分复杂,几乎包括了社会各行各业。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难民群体中既有商人、军政界人士、新闻界人士,也有工人、农民、学生。从总体上来看,在职业结构中,有产者和生存技能者居多,其中不乏知识分子,他们有着较高的素质和生存技能。
(三)战时广西难民群体是一个男女比例失调,年龄结构集中于青壮年的群体。在内迁难民中,以桂林市1938年11月至1939年3月统计的9452名难民为例,男女比例为100∶66,其中16至45岁青壮年占50%。1942年1月至11月统计的61067名入境难侨中,男女比例为100∶23,其中处于16岁至50岁的青壮年占75.6%。[3](P23—P24)
注释:
①根据《广西年鉴》第三回,广西省政府统计处编印,1946年,第180页资料得出,战时广西本省人口的自然增减情况:1938年出生人数为228816,死亡人数为234779;1939年出生人数为192107,死亡人数为178704;1940年出生人数为225839,死亡人数为220767;1941年出生人数为256749,死亡人数为248180;1942年出生人数为247320,死亡人数为252356。由此可以得出抗战时期广西本省人口的自然出生数和死亡数是基本持平的。
[参考文献]
[1]广西省政府统计处.《广西年鉴》(第三回)[M].1946.
[2]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的难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75.
[3]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广西分会工作报告[R].1939年3月31日,藏于桂林图书馆.
[4]广西紧急救侨委员会编.广西救侨工作总报告油印本[R].1942.
[5]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存档数廿一,2,第213页.
摘自《广西地方志》期刊2010年第1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