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史、抗战史的研究与学习,并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
对于抗日战争起点问题,多有争论。但目前来看,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这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十四年抗战”意义重大。
第一,“十四年抗战”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我们党对抗战史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在对待抗战历史问题上,我们党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辩证统一。从主要矛盾角度来看,近现代中国的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四年抗战”使这一最主要矛盾更加凸显和聚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注重从连续性、整体性出发去考察历史问题。在学术研究中,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从“十四年抗战”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关系、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的关系、红军长征与抗日战争的关系等角度,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基于上述视角,“十四年抗战”的提出表明抗日战争的斗争实践与历史分期是一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二,“十四年抗战”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客观全面反映了历史事实。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我们党坚定站在人民和正义的力量一边,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进行坚决斗争。一方面,应对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另一方面,着手敌占区武装斗争,直接领导抗日武装力量,并与其他抗日武装并肩作战。
其中,我们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有11个军,共3万余人,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同日伪军进行了大小几千次战斗。他们的英勇斗争,有力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统治,牵制了大量日军,支援和鼓舞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可见,在1931年至1945年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连续且持久进行的,是共产党而非国民党在战争全过程始终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长征过程中,我们党始终高举抗日的大旗。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七事变发生后,我们党迅速制定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引领抗战全局走向,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这与国民党左右摇摆的抗战态度和错误的抗战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十四年抗战”的提出,进一步凸显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在一些国家,二战的开端被普遍认为是1939年。这一认知大大降低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后东北抗战的反法西斯性质与世界意义,显然有失公允。
从“十四年抗战”角度来看,九一八事变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中国抗战的终点(194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终点。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辟了东方主战场,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就指出:“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
以九一八事变为标志,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与之相对,中国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的全面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从而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在这样的历史维度下来考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抗战的起点,我们就能更清晰地意识到:中华民族不仅用鲜血捍卫了5000年悠久文明和民族尊严,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四,“十四年抗战”进教材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说教,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要讲鲜活的事实与清晰的历史。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抗战中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事件和场馆都是“会说话的历史”,构成可贵的教育资源和有效载体。
特别是,将“十四年抗战”贯穿和落实于大中小学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教材,凸显我们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将有力推动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力提升立德树人的效果和水平。
“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系统阐释,还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重大关系,认清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主流、本质,有效应对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国外美化侵略历史的行径。
综上所述,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的方法论和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形成不同的抗战史观。“十四年抗战”是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思想舆论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客观体现。立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阔视野,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肆意泛滥,必将进一步唤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气神,齐心共筑中国梦。(陈志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