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八路军历史上的纵队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   2015-07-11 09:26:28

  八路军第一纵队:1939年7月初,徐向前、朱瑞奉中央之命率一部分干部由冀南抵鲁南沂水,与山东纵队指挥部会合。8月1日正式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黄河以北山东、苏北的八路军部队,8月9日,山东军政委员会组成,第一纵队归山东军政委员会直接指挥。10月,第一纵队与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合并(山东纵队番号仍保留),统一指挥山东地区的抗日斗争。1940年5月,第一纵队番号撤消,由山东纵队指挥所属部队。

  八路军第二纵队:1940年2月,根据八路军总部决定,将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晋豫边支队、独立游击支队、决死第三纵队和河北民军第四团合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兼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4月,黄克诚奉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率第二纵队主力三四四旅、独立游击支队和河北民军第一旅挺进冀鲁豫边区,随即与冀鲁豫支队合编,仍称第二纵队,原冀鲁豫支队司令员杨得志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黄克诚奉命率第二纵队主力南下华中后,留在冀鲁豫根据地的第二纵队新编第三旅、民军第一旅,在杨得志率领下,与敌人展开激烈斗争。1941年7月,第二纵队再次整编,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杨勇任副司令员,下辖教导第三旅、教导第七旅和冀中南进支队等。第二纵队仍由八路军总部指挥。1941年12月,第二纵队领导机关与冀鲁豫军区合并。1942年6月,第二纵队番号取消,所属部队划归冀鲁豫军区。

  八路军第三纵队:1938年4月,由吕正*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和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吕正*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7月由程子华接任),下辖第七、八、九、十支队和独立支队、回民支队,共二十一个团6万余人。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归晋察冀军区指挥。1939年1月,一二○师主力抵达冀中,成立了八路军冀中区总指挥部,贺龙任总指挥,吕正*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政治委员,统一领导冀中的游击战争,第三纵队有很大发展。同年8月,一二○师离开冀中后,第三纵队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战争。1943年秋,吕正*奉中央之命,率部到达晋西北地区,第三纵队建制随即取消。 ?}P餌戊;?

  八路军第四纵队:1938年5月,根据集总指示,一二○师宋时轮支队与邓华支队回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归晋察冀军区指挥,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同时组成党的纵队委员会,邓华任书记。6月,第四纵队经平北向冀东地区挺进,配合中共冀热边特委领导的冀东抗日武装起义,部队迅速扩大到7万余人。10月,第四纵队和起义武装大部撤向平西整训,撤退中部队受到较大损失。193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和集总指示,以第四纵队为基础,成立冀热察挺进军,肖克任司令员,并组成军政委员会,统一指挥平西、冀东、平北地区的武装斗争。至此,第四纵队番号取消。1939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由三四四旅(欠六八七团)与第六支队(欠第四总队)合编为新的八路军第四纵队,辖第四、五、六旅,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坚持豫皖苏边区的斗争。1941年初,皖南事变以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第四纵队整体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兼政委,参谋长张震。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