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冀中,亮剑齐会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将主要兵力转向敌后战场,进攻的重点是华北,冀中平原首当其冲。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巩固冀中、帮助第3纵队和壮大自己等三项任务的指示,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领师直、715团(2个营)、716团、独立1支队于1938年底由晋西北挺进冀中,次年1月与冀中军区部队会合。358旅旅部和714团等部仍留在晋西北。
冀中平原地形平坦、河流横贯、人口繁多、资源丰富。村落大而且稠密,战术价值很大,敌军我军,不论进攻防御,都离不开。120师在短期内克服了由山区转入平原战场带来的新问题,很快掌握了平原作战的特点和规律。在冀中军区部队的配合下,先后进行了曹家庄、大曹村、刑家庄、黑马张庄等战斗,粉碎了日军对冀中根据地的第三、四、五次战役围攻。
1939年3月底,715团(代号"亚五")与冀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合编为120师独立第1旅。4月初,716团(代号"亚六")与冀中军区独立第5支队合编为120师独立第2旅。
4月22日晚上,全师将士在师部驻地河间大朱村召开庆祝合编联欢大会,正开着呢,侦察员紧急报告:河间有数百日军出动北上,已进到三十里铺。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判断:这股日军可能在任丘、吕公堡、大城等据点日伪军的配合下,对齐会地区进行扫荡,从东西两边夹击我军。因周边日军据点兵力不足,不可能抽出更多机动兵力参战。而八路军的兵力却比较集中,且士气旺盛,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就地歼灭这股敌人。
来犯之敌是日军第27师团第3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吉田胜少佐,带了大队本部、步兵第7、8中队、机枪中队大部(重机枪9挺)和配属的山炮第27联队第4中队(94式山炮2门)及数十名伪军共600余人前来突袭河间东北齐会、卧佛堂地区的八路军。吉田并不清楚该地区到底来了多少八路军,要是了解到此地已聚集了上万名八路军的话,他一个大队是不敢这么轻易行动的。
如何与八路军作战,日军认为急袭与奇袭是最好的战斗方式,通常是夜间出动,走小道或绕道,先派一部队将我驻地包围,断我退路,乘我军没有准备前,接近我军,施行突然的猛烈攻击,有时也会偷过我警戒线攻击我主力。4月22日下午,该敌出河间县城西门,转而向北行进,傍晚到达城北三十里铺宿营,距离八路军聚集地已不到15公里。
齐会战斗示意图
716团驻齐会,是全师西翼的屏障,敌人如果向东进犯,则首当其冲。时任团长黄新廷把固守齐会的重任交给3营,1营相机使用,随时准备支援,2营为预备队。
23日晨,吉田大队从三十里铺转东,渡过古洋河。9时,占领南北齐曹地区。一路上连一个八路军的影子都没看到,吉田感到偷袭快成功了。在距离齐会800米的地方,他将部队按战斗队形展开,从西、北、南三个方向将齐会围住。同时命令山炮开火,进行威力侦察。716团3营指战员沉住气,当日军步兵发起冲锋进至五、六十米内,老营长王祥发一声令下:"打!"霎时间,机枪、步枪、手榴弹响成一片,冲在最前面的敌兵哀嚎着倒了下去。吉田明白确实遇到了八路军主力部队,他命令炮兵猛烈轰击,机枪中队9挺重机枪齐射掩护,指挥步兵中队又发起了攻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三次猛攻,毫无进展。吉田有些恼怒,他命令部下施放毒气。我3营忍着毒气的强烈刺激,用湿毛巾勒住鼻孔,与冲上来的日军展开白刃格斗,一时刀光闪闪,喊杀声震天。9连连长曾祥望大吼一声,从敌军官手中夺过一把战刀,一口气砍死3个日军。
3营在村沿战斗中消灭了很多敌人,但自己伤亡也不小,而且弹药也不足了。王祥发指挥各连撤进村内,转移到房子里、屋顶上,继续抗击。日军逐巷逐屋争夺,付出很大代价,进展缓慢。战至中午,为消灭八路军,敌竟放火烧屋。随着一间间房屋烧毁倒塌,3营最后退守村东南角坚持。在杨家坟地靠前指挥的黄新廷看到村内火烟火冲天,估计3营吃紧,他即令1营投入战斗。
1营接令后迅速展开成战斗队形,从东北方向猛烈向敌进击。吉田果然凶猛顽强,他不怕两面受敌,以部分兵力、火力转入防御,抗击1营的进攻,仍以主力向3营猛攻,企图一举拿下齐会。由于大白天在平原上进攻,敌火力远胜我火力,1营将村外敌人消灭一部,将其余敌人压缩到村沿,敌依托房屋和工事顽强抵抗,1营进攻受阻。
此时,716团3营与外面的通讯中断,村内情况不明。团几次派人联络,均中途伤亡。贺龙得悉后,即令715团派1个连务必突进村内查明情况、支援战斗。715团派2营7连自找子营方向沿道沟隐蔽运动,以突然勇猛的动作,乘敌包围尚未合拢,从村东南方向奋力冲进村内,打开一条通路,与3营会合。下午15时,日军集中火力掩护其步兵向7连猛烈进行反冲击,又将通路封闭,该连退入村内,协同716团3营坚守。激战中,7连连长皮沛昌负伤被俘,敌人将其捆住,乱刀捅死。消息传来,我军上下愤恨至极,杀敌士气倍增。
齐会打得正紧,周围据点之敌企图增援吉田大队。贺龙早有安排,我阻援部队已进入阵地。任丘之敌300余人南下,被我预伏在麻家务附近的独2旅5团迎头拦击,被迫退走。大城之敌200余人到大广安,被我冀中3分区27大队击退。吕公堡只有敌百余人,势单力薄,被我游击队袭击钳制,根本没敢出来。
至17时,贺龙判断,援敌已经退去,吉田大队孤立无援,天一黑可能逃跑,即调整部署,以独2旅716团1、2营由北及东北向齐会外围攻击,以3营及715团7连由村内向村外进行反冲击,并统一规定晚20时同时动作,内外夹击敌人。
天慢慢黑下来,吉田望援兵,援兵不到;想进攻,力量不足;想撤兵,又不大甘心。他非常急噪,为泄怒气,命令炮兵向齐会以北村落发射大量毒气弹。716团驻地小店和师部驻地大朱村都毒气弥漫。正在村沿指挥作战的贺龙和司令部人员20余人都中了毒,头晕目眩,呼吸困难。贺龙要过蘸了水的口罩戴上,又继续指挥战斗。
八路军冒着敌人毒气与敌作战
20时,按照围攻部署,716团内外全部兵力发起反击,一时间锐不可挡。打了一整天,八路军还能组织起这样猛烈的反击,实出吉田的意料。敌虽几面挨打,仍依托房屋和村沿工事顽固抵抗。激战至24日凌晨4时,敌被压缩到村西南。
敌我相持到24日拂晓,吉田感到情况不妙,再不撤兵,难免全军覆没。日军除一部在后掩护外,大部向正南马村方向运动。此时,独1旅715团已在东西保车待伏一夜,得悉敌向南突围,未待命令即令1营抢占马村,阻敌逃跑。敌遭迎头痛击后,又折向东南撤至找子营。1营尾敌追击至孙刘庄,紧紧抓住敌人。9时许,715团全部到达李赵庄、孙刘庄,向敌后尾展开猛烈攻击。敌人不敢恋战,除一部依托找子营部分房屋阻击外,主力向南留路村攻击,企图夺路逃走。独1旅立即调郭官屯之第3团先敌抢占南留路,坚决阻击该敌不使其向东逃窜。
当日下午,715团将敌彻底逐出找子营,敌死伤甚重,进退两难,被迫转入防御,吉田率领残部退于南留路西南张家坟地固守,此时,敌伤亡很大,亦无水喝,非常恐慌。他们掘挖大坑,先放多余武器,再铺垫没有焚毁的尸体,一起埋于土中。几天来,八路军先围齐会,再围找子营,三围张家坟地,连番进攻,不给日军以喘息之机。但不得不说,日军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的,连续战斗三昼两夜,得不到休息。在此困境下,还利用坟墓树林顽强抵抗。
黄昏前,我军各部正按计划准备最后突击时,北风大起,飞尘蔽天,顺风容易行进,逆风则双目难睁。吉田到底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善于判断情况,在此大北风起时他立即率残部顺风向南逃走。我发现后,715团当即跟踪10余公里,歼其后尾一部,残敌经沙河桥据点逃回河间。
齐会战斗,一般称八路军全歼了日军吉田大队700余人,是冀中平原上的模范歼灭战。实际上,该战并未达到全歼或歼敌大部,只消灭有三、四百人。当时参与齐会战斗战场救护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在冀中4个月(4月22日-7月1日)的工作报告中也称:"在齐会的战斗中,作战的日军伤亡了340人。"八路军在缺乏武器和技术的条件下,集中优势兵力,予敌重创,有效实践了"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战略方针,创造了平原游击战争中模范的运动战战例。这一仗,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120师威名远扬。中共中央发来贺电,对齐会大捷给予表彰。冀中人民更是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传颂"八路军是神兵,贺龙是活龙"。蒋介石、程潜等也致电嘉勉。
齐会战斗没多久,远在晋西北的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张平化带旅直一部也来到冀中,为便于指挥作战,将独1、2旅合编组成张(宗逊)张(平化)纵队。留在晋西北的部队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仍冠以358旅的番号,由彭绍辉、罗贵波任旅长、政委,故又称(彭)358旅,这标志着358旅已经一分为二。
陈庄歼灭战
1939年夏,国内抗战形势即将发生重大变化。8月初,毛泽东电令120师贺、关首长:"为打击进犯之敌,巩固陕甘宁边区与加强河防,并准备应付突然事变,着359旅即由恒山区开赴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地区,巩固绥德警备区;120师冀中的部队,移至晋察冀边区待机,视情况再移至晋西北地区以利指挥。"遵照此令,120师贺、关首长命令359旅开赴绥德地区;师直、独1支队和张张纵队等部队,分两批向晋察冀边区开进;其他部队暂时留在冀中,坚持平原游击战争。
8月18日,张宗逊、张平化率领独1旅、独2旅(欠716团,该团随师部行动)和师独1支队先行出发,穿越平汉线后,于9月1日抵晋察冀边区行唐县秦家台羊、口头镇地区。
9月10日,120师按八路军总部颁发编制表进行整编:撤销张张纵队番号,独2旅改称(张)358旅,辖716团、4团,旅长张宗逊、政委张平化,张张纵队机关并入(张)358旅机关;独1旅辖715团、2团。至此,抗战期间同时出现了两个358旅,源出一脉,只以旅长姓氏为区别,堪称另类。从主要首长去留和所属原班部队看,(张)358旅无疑更正宗一些。部队组织沿革反复分分合合、干部频繁调来调去是358旅演变发展的一大特点。
9月中旬,715团奉命从晋察冀边区开赴雁北灵邱地区,接替359旅防务。9月19日,贺龙率领师直、716团也开始从冀中出发西进,于24日进至行唐县南北城寨、刘家沟地区。
25日拂晓,驻平汉线石家庄、正定、无极、行唐等地之敌独立混成第8旅团31大队和各地警备队(伪军)共1400余人,在水原义重旅团长率领下,由灵寿出动,进占慈峪镇,企图采取所谓"牛刀子战术",奔袭晋察冀边区南部重镇陈庄,寻歼我军主力。
陈庄战斗示意图
根据敌之企图,贺龙、关向应、聂荣臻决心:以少数兵力节节抗击,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该敌于运动中。随即以津南自卫军(后为719团)在南北谭庄、南北五河地区,正面抗击以吸引敌人;集中120师主力2、4、716团和独立1支队及地方游击队,隐蔽在程家庄、刘家库池、大小文山之间,准备向敌侧后突击,歼该敌于东西岔头至南北谭庄之间。指定(张)358旅旅长张宗逊统一指挥各部队作战。
26日拂晓,进占慈峪之敌向该镇以北南五河、北霍营进攻,遭津南自卫军阻击,不能前进,下午撤回。八路军没有被日军撤退的假象所迷惑,仍旧保持了高度的警戒。27日拂晓,该敌认为我军民欢度中秋佳节,防守松懈,除留400余人在慈峪镇外,其主力采取轻装疾进手段,沿鲁柏山长途奔袭驻陈庄军区后方机关。最先发现敌情是距陈庄5里地的七祖院村120师战斗剧社,而后陈庄东南的头道沟抗大2分校1大队3队"小哨课"也发现了敌情,边撤边向陈庄报警,陈庄后方机关及群众迅速转移,日军于11时占领陈庄。
贺、关、聂首长判断:该敌孤军深入,后勤无保障,必将迅速撤退;敌撤退时一般不走原路,判断敌可能由陈庄向东,沿大路经南北台头、东西岔头向灵寿撤退。据此,120师迅速调整部署,在磁河两岸东西寺家庄、冯沟里地区设伏,歼敌于运动中。
28日6时,敌焚毁陈庄后向东撤退,8时到达高家庄、冯沟里地域,钻进我军"口袋"。张宗逊命令716、2、4团、独立1支队和晋察冀4分区5团,迅速从四面展开,将敌严密包围,发起猛烈攻击。战斗中,日寇兵力装备虽优,且数次企图夺路突围,但因我对敌情判断准确,兵力火器集中,情况处置及时,部队英勇顽强,经过连日激战,至30日晨终将进犯陈庄之敌全歼,并击退两次增援之敌800余人。此次战斗,共歼日伪军第31大队大队长田中省三郎以下1000余人,缴获山炮3门,轻重机枪22挺、长短枪480余支以及其它军用物资,我伤亡800余人。
陈庄战斗我军机枪阵地
闻陈庄大捷,蒋介石致电贺龙、关向应:"陈庄血战,尽歼敌人,予敌重大打击,树华北抗战之楷模,振军威于冀晋,特传令嘉奖。"陈庄战斗,是一次成功的山地运动战,再次实践了"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战略方针。
坚持晋西北,保卫陕甘宁
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发生后,120师主力奉命从晋察冀边区星夜回师晋西北,迅速稳定了山西抗战局势。1940年2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贺龙、关向应将整个晋西北及绥远,南起汾离公路,北至大青山脉化为巩固根据地,建立西北与华北战略枢纽"。并指定从太原、忻县、雁门关、大同、集宁之沿线以西统一归贺、关指挥。这一地区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屏障陕甘宁边区,早在抗战初期,毛泽东就指示120师要在晋西北准备长期的游击战争。现在看来,对于120师的的发展壮大很不利,相比115师和129师的处处开花、枝繁叶茂,120师因为担负的特殊任务,不得不局限于地脊人贫、粮食奇缺的晋西北艰苦生存。即便如此,抗战还是要继续下去。
1940年4月2,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张)358旅延用358旅番号,(彭)358旅改称120师独2旅。此时,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下辖第4团、第716团,同时指挥由冀中调回的120师独立第2支队。
120师主力刚回晋西北,日军华北方面军如梗在喉,迅速集结了1万余人,向我发起春、夏两季"扫荡"。当年6月,358旅在娄烦米峪镇截歼进犯之日军500余人,俘日军4人,缴获步枪150余支、轻重机枪6挺。我负伤325人,阵亡102人。这次战斗是120师返回晋西北后第一次对日军的歼灭战,对反"扫荡"斗争和巩固晋西北根据地具有重大意义。
同年8月,358旅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受命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忻(县)静(乐)公路,并协同独1旅715团相机逼退岚县及东村等敌据点。4团2营袭占康家会据点全歼守敌73人、缴获机枪1挺。716团打击援敌,歼日军30余人,俘日军12人、伪军11人,完全占领康家会,腰斩了忻静公路。4团先是破坏宁武至段家岭间铁路2公里多,烧毁枕木400余根,运回钢轨50余根,击毁火车车厢2节,毙敌10余人,并袭击段家岭车站,毙伤敌20余人。后掩护群众700余人,破坏了北同蒲路宁武至轩岗段,将钢轨400余根搬回根据地或投入井中,烧毁枕木2000余根,破坏电线5公里多。
百团大战中破袭铁路
10月,从冀中归来的独立第3支队(老底子是716团的3个连分出发展)缩编为第8团,编入358旅序列。
11月,120师组成晋西北军区(1942年9月改称晋绥军区),358旅兼3分区。旅领导机关兼分区领导机关,旅长兼司令员张宗逊、政委李井泉、副司令员贺炳炎、参谋长李夫克、政治部主任金如柏。辖716团、7团(由原4团改称)、8团,防区为岚县、静乐、忻县、崞县、代县、宁武、阳曲北部和五寨、岢岚以南管涔山。在此后的1941年、1942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时期,358旅兼3分区军民经受住了最严峻的战争考验。对抗日寇"总体战,坚持开展反"蚕食"。自力更生,大力发展生产渡过难关。精兵简政中,358旅被确定为军区甲种旅。这一时期,358旅一直处在边战斗、边训练、边生产状态,部队越战越强,连续打击敌人,从而使根据地进一步得到巩固。
1942年5月,358旅协同新军工卫旅,在兴县田家会与"扫荡"之敌日军69师团步兵59旅团85大队(500余人)和一部伪军(100余人)展开激战,歼灭日伪军村川大队长以下500余人,晋西北军民大为振奋。
358旅战士向田家会之敌发起冲击
1943年6月,358旅奉命免兼第3军分区,由晋西北开赴陕甘宁边区,以加强防御力量,所属7团仍留静乐地区坚持斗争(1944年3月撤销)。部队西渡黄河后,进抵延安以南、鄜县以西葫芦河地区集结,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指挥,但建制仍归120师。为了加强358旅战斗力,120师决定:独1旅715团调归358旅建制。至此,1937年8月旅组建之时的两个老红军团全都回归了原建制。
担负防守延安南大门的任务后,358旅一边开展大练兵,一边开展大生产运动,保持和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当时抽调去陕甘宁的部队好几支,都是所在军区的精锐,虽然保卫了后方党中央和边区,但整整两年,失去了与日伪军再次交手的机会。对于始终战斗在抗战一线的358旅来说,未免还是有些遗憾。
1945年8月,358旅旅长黄新廷、政委余秋里率部队调回晋西北,编入晋绥野战军,开始抗战大反攻,东渡黄河出击晋绥南线。716团在离汾公路中段伏击撤出离石之日军一个大队,歼其100余人。715团攻占柳林镇,歼伪军300余人。8团攻打离石,三次攻城,毙伤伪军团长以下304人,俘伪军少将主任以下1104人。
至此,358旅结束了8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这支既能在山地纵横,又能在平原驰骋,攻击多于防守,善打歼灭战的部队为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业绩。
70年后,这支英雄劲旅已发展为解放军第一个两栖机械化步兵师,即南京军区陆军第1集团军步兵第1师。(文/朱晓明)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