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中国抗日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来源:《团结报》 作者:张海鹏   2025-09-06 11:32:25

  【精彩提要】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抗战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经历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特别是八年全民族抗战,付出了巨大牺牲,取得了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毫无疑问,抗日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遭受了日本帝国主义长达14年的侵略;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进行了长达14年的反抗斗争,特别是八年全民族连续不断的抗日战争。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中国共产党作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作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全力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维护,在日本占领的地方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使得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实行战略配合,坚持长期的抗日战争。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抗战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

  对于东方主战场这一认识,近些年来,中共中央很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过东方主战场的作用。今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莫斯科纪念俄国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又一次强调了这一点。怎么从历史事实上论述这一点,历史学界还要作出努力。

  我对东方主战场的理解,有下面八点。

  第一点,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抗战的起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爆发点。欧美各国学者普遍承认,1939年德国占领波兰是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却无视早两年的东方爆发点。我认为这代表了欧洲中心的观点。实际上德国占领波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爆发点。当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时候,中国的抗战已经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作战两年之久。欧洲呢?1939年德军横扫欧洲,30天内灭亡波兰,44天中占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号称“欧洲最大强国”的法兰西,有坚不可摧的马其诺防线,也只撑持了短短6个星期就投降了。法国投降,英军撤退到英伦三岛,伦敦遭到了德国的狂轰滥炸。欧洲几乎无还手之力。据欧洲学者研究,德军进攻波兰时,只有98个师,法国和波兰加起来有130个师。德国进攻法国时,德国在西部边界经过训练的师只有11个,而法国在那里部署了85个师。如果法军敢于攻打德军的西线,德国不一定顶得住。这个简单的对比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抗战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这个东方主战场早在欧洲战争爆发前两年就存在了,说明东方主战场远比欧洲战场强大,远比欧洲战场能够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第二点,拿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相比。1937年底,日本向中国战场(包括东北)投入了21个师团,在朝鲜和日本国内只有3个师团,88%的兵力都在中国;1938年10月,日本陆军总兵力有34个师团,分布在中国的有32个,占其总兵力的94%。1941年12月,日军陆军总兵力有51个师团,分驻于中国的有35个,占其总兵力的69%;分布在太平洋战场的有10个,只占其总兵力的20%。1942年太平洋战场开辟以后,日本投入太平洋战场的军力也不过占其军力的26%,64%的兵力在中国。1943年,日军在中国战场仍部署了28个师团。太平洋战争开始后,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牵制100万左右日本陆军主力。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日本在华投降兵力有128万人,远远多于太平洋战场。中国人民以其巨大的牺牲和百折不挠的抗战精神,支持了苏联的对德战争,使它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又支持了美国、英国的太平洋战场,大大减少了日军对他们的压力;又粉碎了日德法西斯打通欧亚的企图,使日德法西斯不能在更大范围内给人类带来苦难。这一点,充分说明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性作用。

  第三点,就战场死亡人数说。14年侵华战争和1941年后的太平洋战争,日军伤病战死287万人,死于中国战场的有198万人,死于太平洋战场的只有89万人。中国伤亡3500万人,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二战中,英军及其殖民地国家共死亡80万人,美军共死亡32万人,其中一部分是死在对日作战的。苏军在卫国战争中死亡867万人,只有约3万人死于对日作战。可见二战中,两大法西斯势力,一个是亚洲的日本,一个是欧洲的德国。欧洲的主战场在苏联,亚洲的主战场在中国。日军在中国主战场死亡的最多,德军在苏联主战场死亡的最多。

  第四点,中国战场实行两个领导中心,实行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结合的战略态势,能够坚持长期对日作战。这种战略态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所有战场上,中国是唯一的。任何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均做不到这一点。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主导作用。这是东方主战场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因。

  第五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苏、中等国签订《联合国家宣言》,立即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中国战区包括了越南、泰国等国家。1942年初,中国在抗战的艰苦时刻,还派出了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配合英军,取得对日作战胜利。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军中将史迪威在中美合作开辟滇缅公路、中印公路、驼峰航线等陆、空国际交通运输线起了重要作用。鉴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重要性,1944年,美国派遣美军观察组常驻延安,考察华北,与中共领导人和八路军将领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承担了相应的国际义务。

  第六点,1943年1月11日,中英、中美分别在中国重庆、美国华盛顿签订了《中英新约》和《中美新约》,宣布废除英美两国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等项治外法权,废除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鸦片战争以后压在中国人民头上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废除这个条约,说明英美两个大国正式承认了中国抗日战场的极端重要性,为此不得不解除套在中国身上的这个锁链。从这个角度,完全可以说明东方主战场在二次大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七点,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在北非开罗举行会议,商讨共同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对日惩处等问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领土限于本土四州,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包括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应归还中国。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发表表明中国东方主战场的战略地位得到肯定。

  第八点,中国全国抗日战争八年,苏联援助中国2.5亿美元,美国援助中国6.3亿美元。美国援外物资共有460亿美元,绝大部分援助欧洲战场,援助中国战场的不过援助欧洲战场的70分之一。可见,中国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主要是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打的,主要不是靠外援。这一点,可证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个人认为,有这样八点,大体上可以阐明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的艰苦作战和英勇牺牲精神,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暨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欧洲国家不重视东方主战场,不承认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不公平的,是欧洲中心论的狭隘眼光造成的,应该用历史事实予以击穿。

《团结报》2025年9月4日 第8版 作者:张海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